在拟态昆虫里竹节虫的进化值得特别一提。
竹节虫是无脊椎动物,属有翅亚纲,竹节虫目昆虫的通称。因身体修长而得名。体形较大或中等,一般体长3~30厘米,最大可达55厘米,为现生昆虫中体长最大的种类。竹节虫,有翅种类翅多为两对,前翅革质,多狭长,横脉众多,脉序成细密的网状。几乎所有的种类均具极佳的拟态,大部分种类身体细长,模拟植物枝条,少数种类身体宽扁,鲜绿色,模拟植物叶片,翅宽扁,脉序排成叶脉状,腹部及胫节、腿节亦扁平扩张。身体延长呈棒状,看上去很像竹节(如竹节虫)或阔叶状,看上去很像竹叶(叶修)。体色多为绿色或褐色。头小,下口式。触角长丝状,多节,亦有短形的。口器为咀嚼式,复眼小;单眼为2~3个,或缺。
竹节虫酷似一支长着爬生藓的棍子,这种酷似是如此的真切,以至于大家总误认为这棍子上的叶状突出是真正的藓。于是,有人对这种“拟态完全化的最后妙计”不可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使用进化论的自然选择观点对此就不难解释了,我看其中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奇的力量。
捕食昆虫的鸟类或其他动物,大概视力比人类要敏锐一些,所以昆虫类似性的每一个阶段,凡是有助于避免被发现的,必然有被保留的倾向。因为这种类似性越完全,对昆虫的生存越有利。只要观察竹节虫这一目昆虫的种间差异的性质,便可知道,它们身体表面的突起之多有变异,而且或多或少地带有绿色。因为在每一类动物中,凡几个物种间的不同性状最容易变异,而属间的性状即它们所共有的性状却最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