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眼虽不及鹰眼那样尽善尽美,但它可以轻而易举地针对不同的距离调整其焦点,容纳不同量的光线,并校正球面以及色彩的偏差,其结构之精巧也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当然由于祖先都已经死去,现在也什么没有办法可以将今天的鸽类拿去与它们的直系祖先进行比对,从而了解鸽眼的具体演化过程。但是我们相信鸽眼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必定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糙到精致的过程。根据上文所说的理论,从现存物种的眼睛之间的差异大致能够推测出鸽子眼睛的变异过程。
能够叫做“眼睛”的最简单的器官,是由一条视神经围绕一些色素细胞被透明的皮肤组织所覆盖的结构,但是没有什么晶状体或其他折光体。比这种“眼睛”更简单的“眼睛”叫视器官,仅拥有一些色素细胞安装在肉胶组织上,而没有任何神经。它并没有真正的视觉能力,只不过能够区别明暗罢了。有些海星,围绕神经的色素层有小的凹陷,其中充满着透明的胶状物质向外凸起。这种结构也不能成像,只能收集光线。关节动物的“眼睛”又进化了一步,它们具有了绕有色素细胞的视神经,色素层有时还能呈现瞳孔状,但还是没有晶状体或其他化学装置。昆虫的复眼结构就更为复杂,它们角膜上的无数小眼区,都已经形成了真正的晶状体。并且这种圆锥形晶状体里藏有奇妙变异的神经纤维。
这些事实足以让我们去想象鸽子眼睛的原始状态,不过有人说:“在自然界最初形成叫‘鸽子’的物种的时候,鸽子的眼睛或许就已经相当精致了。”这的确是很有可能的事实,不过即便如此,这个“鸽眼”在鸽子成为“鸽子”之前也必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异演化过程。还有一点万分重要,就是不管今天的鸽眼进化到了何等高深莫测的程度,也还不至于依据它就能够判断出赛鸽善飞与否和育种价值的高低。鸽眼功能的完善,只能在视觉这个层面上起作用,因为眼睛本质上就是一种视觉器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