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那几天里,马顿先生好几次对我们嘱咐说:"我已经老了,大家就不要太在意我,要去多关注和关心高双小姐."
用现在的观点看,刚60岁的人绝谈不上什么好老.其实马顿先生说他老了,很大程度上是指他身体不行,做事力不从心了的意思.马顿先生是一个英国富有的绅士,又是一个受大赛鸽家尊重的赛鸽家.以他的傲气,而对几个普通的中国鸽友说这出这番话来就大有深意了.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马顿先生在赛鸽上已经达到辉煌的顶峰,即使他重返赛场,即使再获比利时全国冠军,甚至即使再夺南非太阳城汽车大奖,对他来说也不是突破,除了说明他"还不老"之外,再不能说明其他的了.
那么,他现在最在意或者最希望的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他鸽子的未来.特别是他的鸽子今后在中国的表现.中国是当今世界赛鸽目光的焦点,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上海高双鸽舍里那50羽种鸽,绝不仅仅是50羽鸽子,也不是用多少金钱就可以完全定义的,那是马顿.米歇尔先生毕生的心血和至高的荣誉!现在把这一切都交给了年仅二十几岁的高双,换言之,今后高双的成功便他的成功,高双的不成功就是他的不成功,他能不有所担心吗?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高双小姐以她的人品,素质和能力已经深得马顿先生的信任.作者前面写了一篇《中国最具潜力的女赛鸽家》,文中分析了高双的八大潜力或者说是优势.但是以蓝天主人与马顿先生之间水平的天壤之别,一定还有一些更为重要,更为本质的东西是没有看到的,而马顿却心中有数.后来的事实也说明了这点.
在马顿先生去实现他诺言即亲手为我们做一顿西式晚餐的时候,高双小姐邀请蓝天主人进行了一次交谈.高双小姐非常客气地说:"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注,这次又与罗世泽先生一起不远千里来到上海,谢谢您!"
"能够得到马顿先生的邀请来上海是我的一种荣幸.至于我写的那些关于您的报道,总有些人说三道四,无中生有,甚至说些很下流的语言.我深感遗憾,于是一删了之."
"要诽于人,何患无词?"
“我以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干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是人性的弱点.至于那些素质低下人的流氓语言只能让他们的父母感到寒心而已.”
"我们不能使每个人都满意的,如果真的让您说的那些人都满意了,都不说了,那倒是我们的堕落."高双小姐的思想深度好象和她的年龄不成正比,让人佩服.她接着说:"有人也说您这样那样的吗?不要在意,那是因为您很优秀.我们只需要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有人要说什么让他们去说好了."
"谢谢您的开导!"她反而安慰起蓝天主人来.这时一下子感到马顿的眼光的确独到,有中国鸽友称马顿先生为"老马".是啊,老马识途.
接下来她把话题一转问道:“您认为赛鸽是什么?”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是一个看非常简单实则极其复杂的问题,这是一个每位赛鸽者都会思索和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今天必须要回答她的问题.
"赛鸽内涵极为丰富,对不同的人来说意义不同,或许游戏,或许是竞技,或许是赌博,或许是信仰,或许是不服气... ...对于您来说赛鸽可能第一步是为荣誉,第二步是事业;对于我来说赛鸽主要是文化."高双小姐笑了,只是不知道那是表示满意还是不满意.
马顿先生主厨的晚餐开始了,其厨艺的高超让人感到十分意外,一向对西餐不感兴趣的罗世择先生胃口大开,频频举杯.这些天来一起的生活,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友情,好象一家人一般.罗世泽先生十分高兴,席见妙语连珠,幽默诙谐,大家欢声笑语,呈现一派愉快的气氛.忽然高双小姐拉着罗先生的手望着罗先生好象要说什么,但是又没有说出来,眼里似乎充满泪水.一下子把大家搞懵了.缓过来之后她说:"罗先生您能不能多呆一天再走,就一天?"
更让人意外的是马顿先生这时说话了:" 我邀请内江客人今年秋天来上海观看他的第一次比赛.不,应该说是来看高双的第一次比赛".我们绝不怀疑他的邀请是真心的,但是在这个具体的场合显然也有打圆场的目的,以调解高双那因离别而产生的悲伤.可问题是,他不懂中文呀,不懂高双刚才说的是什么,怎么知道她悲伤的原因呢?看来马顿是太了解高双了,难怪能委以重任.
有道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敬请关注系列报道《走出内江》的第八集《上海三日行我们走出内江》.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上海
以马顿先生的傲气,而对几个普通的中国鸽友说出这番话来就大有深意
他在意的是他鸽子的未来,特别今后在中国的表现
这里有50羽超级种鸽
那不单是50羽鸽子,那是他毕生的心血和至高的荣誉
鸽子的那些事儿
马顿先生用过的烤炉
“请问赛鸽是什么?”,那是在拷问一个赛鸽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