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蛋孵化至十五六天(北方地区要晚大约一天左右即十六七天)时,胚胎发育成为了“胎雏”,胎雏在出壳之前,会用喙前端那块坚硬的角化组织——喙齿来顶破蛋壳,民间把这种顶蛋的行为和过程,都叫打齿。蛋壳被胎雏打齿顶破的缝隙称为蛋齿。
在孵化过程中鸽自然会失去部分水分,所以有一些已经有蛋齿的鸽蛋,在出壳打齿时由于缺少水分的滋润,发生身体上绒毛无法摆脱与卵膜毛细血管网之间的连接而胎死蛋中的情况。于是,人们为了帮助它们顺利出壳,就在蛋孵化到十五六天的时候,将之放入三十七慑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一两分钟。这样就会通过蛋壳渗透一些水分到蛋壳内的卵膜上,有利于胎雏完成皮肤绒毛与卵膜毛细血管网分离的过程。这种方法就叫浸蛋,浸蛋时,健康的蛋会在水面上游动,所以在我们内江浸蛋一般被大家叫做“游蛋”。
四年前蓝天主人刚喂鸽子之际,就听一名气很大的“高手赛鸽家”说浸蛋如何如何是育种孵化时的妙招,如何如何是“他密不外传的杀手锏”。那么,浸蛋真就是一个好方法吗?
鸽蛋在自然孵化状态下,基本上都是处于亲鸽的胸脯之下。当孵蛋雌雄鸽进行“换岗”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接替鸽会先将胸部的羽毛展开,然后把鸽子蛋紧紧地抱在胸脯下面。这里有个情况我们一定要重视,就是随着亲鸽胸脯处的温度增高,它的胸脯肌肉也会变得非常湿润。因此当我们鉴蛋取蛋时,将手伸到亲鸽胸脯孵蛋区域时,会感觉到有一股湿热的蒸汽。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孵化蛋丧失的水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在蛋出壳时过程中,蛋中液体的水分本来就应该完全自己满足和维持到胎雏出壳的全部需要。如果不能的话,这蛋就是不合格的,即便是用浸蛋帮助它出壳,所出的也是应该被淘汰的弱雏。
结论出来了:浸蛋帮助出壳是一点必要也没有的措施,更不是什么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