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的环境中,信鸽活力旺盛,免疫抵抗能力很强;而若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其抵抗力很差,容易感染疾病,还容易受到环境的刺激,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鸽舍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氨气会刺激信鸽,导致打喷嚏,流涎,丧失食欲,易发呼吸道疾病;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常常会导致食欲减退,抵抗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因中毒而死亡。
气体
要保持舍内空气清新,最好的办法是开窗通风,及时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即使在冬季,也不要长期封闭门窗。但在冬季要注意:排除过多的水汽,使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适宜状态;维持适中的气温,不致发生剧烈变化;气流稳定,不要形成贼风,要求整个舍内气流均匀,无死角;清除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以及舍内的有害气体和恶臭气味;防止水汽在墙壁、舍顶、用具上凝结。
光照
光照可以促进鸽体血液循环,还可以使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化成为维生素D,是增强信鸽机体抵抗力的好方法。舍内的采光一般要通过窗户来实现,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同舍内地面面积之比叫采光系数,适宜的采光系数是:1∶7~9。
噪音
噪音能使信鸽受惊,出现应激反应,导致体内环境失衡,诱发多种疾病,使飞翔力严重下降。为减少噪声,建造鸽舍应远离交通干线,远离工厂生产区,舍内要合理规划,周围有大量树木,可以降低外来噪音的干扰。
幼鸽晒與不晒
——(转自中信网论坛)
信鸽的幼鸟为晚成鸟,像家雀、喜鹊和猛禽的雏鸟一样,出壳时是个“肉蛋”,没有羽毛,紧闭双眼,没有活动能力,完全靠双亲哺育;而我们司空见惯的家禽如鸡、鸭、鹅以及鹌鹑、仙鹤、鸵鸟等的幼雏,是早成鸟,出壳后就有浓密绒毛,有视力,毛干以后很快有活动能力,可以在成鸟的带领下自行觅食、游泳。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凡筑巢隐蔽安全,或亲鸟有卫雏能力的,多为晚成鸟。而水禽或地栖类鸟,多为早成鸟,以水面上的游动或地面上的迅速跑动躲避天敌的侵害。即使这样,自然界中早成鸟类卵和幼雏的死亡率比晚成鸟都要高得多,所以早成鸟的产卵数目也多。这样看来,信鸽继承了其野生状态的隐蔽就巢孵化习性,要求在遮蔽、安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筑巢产卵抚育后代。同理,信鸽的幼崽也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和习惯于在黑暗环境中发育成长。这个习惯的顽固性与稳固性绝对不可低估,大概相当于它们在巢中10多天大的时候,会主动向一切可疑的对象发起攻击,也相当于它们在巢中排泄时,喜欢将粪便扔出很远以及它们的爪极为尖利,能够抓住附近的一切物体很少从巢中掉出来,即使主人将它们从巢中拿出来欣赏时也同时将草圈带了出来一样,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也不想改变了,以上就叫做自然习性,顺应它就是顺其自然。就在中国信鸽信息网的讨论过程中,也有网友指出,野生状态下的鸽子,和在农村房屋黑暗山墙孔洞及屋梁隐蔽处营巢繁殖的散养家鸽,其自行繁育的后代,比人工照料下鸽子哺育的幼崽强壮得多。真正在悬崖峭壁岩洞中生活的野生鸽,其幼雏在出飞之前是根本见不到太阳的,凭借亲鸽的辛勤哺喂,凭借亲鸽本能的自然营养及矿物质搭配供给,野生鸽的后代生长发育情况很好。
人工建筑的高规格巢房,未必符合鸽子的意愿和要求。放着宽敞明亮的巢房不用,配对的种鸽,经常自己选择鸽舍中的墙角地面旮旯筑巢产蛋,有的还极其隐蔽,让我们发现后竟可望而不可及,很难管理照料,真的是哭笑不得。原产澳大利亚的虎皮鹦鹉(娇凤),被人工饲养久矣,但其在隐蔽树洞中产卵繁殖的习性顽固地保持着,我们必须给它提供上下两层的木箱,上下层之间仅留一个很小的孔洞,供亲鸟钻进钻出,下层几乎是完全黑暗的,它们才放心产卵繁殖,条件不具备,决不妥协凑合。没有人能预料到哪个世纪虎皮鹦鹉的这种繁殖习性才会有所改变。实际上,我们提供给种鸽的巢房可能是明亮的,甚至可以有阳光直接射入。凡是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雏鸽,生长发育明显比黑暗巢格中的同日龄雏鸽缓慢,尤其是10天至30天这个阶段。它们在明亮的光线下显得很不安,频频耸毛咂喙做攻击状。一有动静,飞快撞向相对黑暗的巢格角落躲避,惊恐不已。捉来上手,这样的幼鸽会拼命挣扎,全然没有“见过世面”的从容风度,倒是暗光巢格里的幼鸽,具备雍容沉稳的大将气概。亮巢中的雏鸽和幼鸽,手感也明显比暗巢中的同龄幼鸽轻、瘦、硬,发育情况不佳。
查阅资料获悉,就人体来说,阳光与钙的吸收是有关联的。虽然阳光的照射不能使人体直接产生钙和直接转化成钙,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帮助人体对钙质进行吸收。以此类推,阳光应该也同样对其他动物的钙质生成有帮助。我们饲养小鸡小鸭时可以看到,一有接触阳光的机会,它们会本能地将身体匍匐伸展,同时将小小的翅膀举起,扩大身体对阳光的接受面积,眯起眼睛轻轻呢喃,享受温暖阳光,十分惬意。本能是不糊弄人的,也不糊弄生物体,它们显然需要阳光。但生物体是奇妙的,进化得极其合理,功能也足够灵活实用。儿童生长发育迅速,他们对钙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成人,早产儿或低体重出生儿对母乳中钙的吸收率,高于足月婴儿和正常出生婴儿——他们虽然幼小,却在自然弥补钙的缺失,以便赶上“先进水平”,这是一种自然的巧妙平衡。人类和哺乳动物通过肠道吸收钙质,当然,最好有阳光的配合,田野里被阳光喷洒上黝黑肤色的农家孩子,比城市水泥森林里养尊处优白白胖胖的小“纨绔”们,壮健得多了!让盲人大爷捏一捏胳膊腿儿也能感觉到差别。家鸡和家鸽都有研磨力强大的肌胃,可以利用沙砾来帮助磨碎坚硬的谷物颗粒。早成鸟家鸡,可以随时直接觅食富含钙质的沙砾和甲壳类碎屑,既磨碎了食物,又补充了钙质,典型的一举两得!黑暗中度过童年的鸠鸽类幼崽,千百万年中一定也有一套获得宝贵钙质的方式方法。野生鸽在大自然中获得钙质的方式当然不用我等操心,我们鸽舍中的种鸽在繁殖期内,持续享用我们为它们准备的富含钙质的“保健砂”。封闭种鸽舍中的保健砂消耗量,是平时的数倍,种鸽、保姆鸽大量喂食幼雏红土、保健砂,个个嘴边染上红褐色,一看就是在哺育幼雏的“劳动者”。活条的种鸽,此时活动范围很大,远飞寻找适合幼雏生长发育的矿物质。而且,这时候种鸽尤其是白天外出的雌鸽,还特别容易丢失,为了寻找并取得合适的含钙矿物质,它们不惜钻进平时绝对不涉足的临近鸽舍而被俘!幼鸽借助亲鸽哺喂时伴随食物提供的大量含钙矿物质,取得迅速生长消化食物所必须的研磨材料和宝贵的钙质,直至一个月大时,身体成长得与父母个头几乎一样大!幼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下巢了,什么时候可以试飞,出巢日龄不是“一刀切”的,但是自己绝对心中有数。出得巢来,幼鸽就是真正的“阳鸟”了,也就在此时,太阳在幼鸽身体钙质的合成中,才开始起作用,不就一个月吗?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