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黑山硬汉鸽舍
2 2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有,2015年0
中信网友:你好,北京开创赛
中信网友:文章写的不丑蛮有
中信网友:高人那!
信息统计
黑山硬汉鸽舍
地    区:辽 宁
文章总数:2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0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2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13-7-19


赛鸽致胜法则
作者:黑山硬汉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7-5-1 16:14:00  
  不管是育种前的种鸽保健调理,还是进入育种期种蛋挑选,雏鸽的筛选、幼鸽的筛选、家飞训练、路训等手段,都是一个目的,就是淘汰弱者,选出强者,产生王者,这就是赛鸽致胜的自然法则。

  下面着重就以下环节,谈谈个人的建议,仅供参考。

  要想做出好的赛鸽,第一步必须确保种鸽健康

  当选定种鸽配对以后,为了达到最佳的育种目的,不管是雄鸽还是雌鸽,身体一定要健壮、精力旺盛、性欲强烈。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产出优质的种蛋,保证种鸽的遗传和种蛋的质量,以及雏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保证种鸽的健康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各人有各人的妙招。不管采取什么样的保健方式和手法,从什么时间开始,使用什么样的保健品进行调理,不用刻意地去追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养鸽环境和经济条件来决定。但是,有一个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证种鸽强健的身体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做好育种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础。



种鸽孵化
  第二步,种蛋的选择

  种鸽配对后,正常的情况下,十天左右即可产第一颗种蛋,隔一日,第二颗种蛋产齐。这个时候即可进入淘汰阶段。

  种蛋淘汰有三种检查方法:

  一是淘汰畸形蛋

  方法是从外观上淘汰,淘汰那些过大、过小,或不是椭圆形的,比例不对称的畸形蛋。过小的种蛋,比如像麻雀蛋、鹌鹑蛋一样的种蛋,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种蛋,一般来说是雌鸽身体状况不良产生的。特别大的种蛋,是雌鸽卵巢状况不正常造成的。此外,还有一种是种蛋胎身形成的。比如说,双黄蛋等。

  畸形蛋,一般来说都不是正常健康的种蛋,应该坚决予以淘汰。




种蛋大小不一
  二是根据蛋体质地淘汰,也是外观淘汰的一种

  把蛋壳光亮润泽,单体坚硬的种蛋留下孵化。将麻壳蛋、蛋壳质地不均匀,有螺旋纹理的种蛋遗弃。出现麻壳蛋和有螺旋纹理的种蛋,说明种鸽身体素质没有调理好,不具备育种条件。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雌鸽身体的营养成分和钙质没有达到育种指标所致。这样的种蛋既达不到育种的目的,也不能保障孵出健壮的雏鸽,因此要淘汰处理。



麻壳蛋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蛋内部蛋黄、蛋清的分布状况淘汰

  这种方法要借助灯光或太阳光照射,逆光观察。具体方法:可用手掌的拇指和食指握成圆形夹住种蛋,掌心朝向灯光或太阳光方向观察。第二种方法是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挖出一个略小于鸽蛋的圆洞,一只手拿住种蛋,另一只手拿着准备好的有圆洞的纸,把种蛋放在圆洞外面,逆光观察。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清种蛋的内部结构了。然后,根据种蛋内部形状,把那些蛋黄饱满、凝聚紧凑、质感较强、蛋清饱满清亮的选出来孵化。把那些蛋黄质感不强,有松散感、蛋清浑浊,大头部分与外壳之间空隙较大的淘汰。
  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种鸽含量配比的遗传规律来选择种蛋。

  也就是说决定要第几窝蛋,或者决定那一窝的那一颗种蛋。当然,这种选择方法只有具备一定育种经验才有把握,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种蛋胚胎发育前期

第三步,是胚胎发育期的淘汰

胚胎发育期的检查方法与种蛋内部查看方法一样,也要借助灯光或太阳光来查看。

胚胎发育的检查主要是观察雏鸽胚胎发育期情况和胚胎形成过程,胚胎发育期是指种蛋开始出现血丝,转向胚胎的这一时期。主要检查的是胚胎在形成过程中的胎形,也就是血丝强弱的变化。把血丝饱满、分布清晰、生命力旺盛的种蛋留下,把血丝细小偏弱,看上去生命力不强的种蛋淘汰。当然,雄鸽、雌鸽的胚胎形状有所不同,强壮大小也不一样。因此,要区别对待。

也就是说,两颗种蛋的血丝形状是不一样的。但是总的要求是一致的。比如饱满程度、清晰程度、生命力的强弱等,这些基本要求是一样的。两颗种蛋胚胎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雌鸽与雄鸽的胚胎表现形式不同,雄鸽血丝分布较多,也比较强壮。雌鸽血丝相对来讲比雄鸽偏弱,血丝构成的形态也不一样。所以,根据这一现象,也可以从胚胎的形状上分辨雌鸽与雄鸽来。


种蛋胚胎期



胚胎期的血丝分布



胚胎初型



胚胎发育期



雏鸽即将发育成型

第四步,雏鸽的选择与淘汰

种蛋孵化到18天,第一颗种蛋的雏鸽应该破壳而出了,第二颗蛋的雏鸽一般隔日破壳。

雏鸽破壳的第一时间就要进行选择淘汰,这一选择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看蛋壳破口痕迹是否整齐

具有很强生命力的雏鸽,破壳痕迹在一条水平线上的,表明雏鸽嘴缘破壳有力,出壳也快,说明这样的雏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相反,破壳较慢的,破壳痕迹残差不齐的,或者不能破壳的,说明生命力不太强,雏鸽的身体也应该不是很强壮。这样会影响雏鸽的哺乳与发育,应该在淘汰之列。



雏鸽艰难破壳状态

二是看蛋内营养物的吸收

主要观察蛋壳内的血丝吸收情况,强壮的雏鸽出克后,蛋体内光滑干净,血丝痕迹很少。比较弱一点的雏鸽出壳后,种蛋体内往往会有一些血丝留在其中,而且还会有白色物质残留。血丝和残留物质越多,越说明这只雏鸽没有完全吸收蛋体内的营养物质,体质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应在淘汰之列。



蛋内营养吸收及正常的破壳状态
  另外,雏鸽出壳后,身体上的黄色胎毛清晰可见。这个时候就可以观察胎毛的稀密,长短的一些变化。胎毛密集、较长、毛色较重的发育较好,稀薄、比较短的相对要弱一些。

  根据脐带收缩情况淘汰

  很健康的雏鸽的脐带,一出壳就很干净,很快开始发白和收缩,收口干净、脐瘢整洁。相对弱一些的雏鸽出壳后脐带收口不平,脐带收口处有一个小疙瘩,有的脐带收口处有黑色的斑点。这些都说明雏鸽的发育不是很正常,应当引起重视。如果一两天内脐带仍然不能自然收平,即便是采取任何办法补救,都将难以弥补雏鸽发育的先天不足,对雏鸽发育起色不大。这样的雏鸽,应该进行淘汰处理。

  当雏鸽到第二天或第三天的时候应该可以抬头,而不再是低头睡觉了。这个时候就要检查胎毛是不是完全竖起,叫声是否有力、响亮。小腿是否粗壮有力,翅膀是不是开始贴身。这是雏鸽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所以,很多有经验的饲养者都给与高度重视。当然,发育不好的雏鸽就要开始淘汰了。



雏鸽破壳而出



雏鸽
  当雏鸽生长到三至五天的时候,套环之前,即可根据雏鸽的吃口颜色、口线位置、鼻型、头型、背部颜色、腿部结构,开始对雏鸽进行淘汰。把那些适合赛场需要的雏鸽挑选出来,再根据自己的育种经验和赛场需要分别套上不同的大赛足环。

  简要介绍另一种淘汰方法

  在这一时期,一些有经验的育种家在雏鸽三至五天的时候,就已经决定雏鸽的命运了。这些育种家,针对赛场的需要,根据配种前对种鸽配比比例的要求,再根据雏鸽的外形结构现状,把符合育种配比比例,收底收位的雏鸽留下,把不符合育种要求的予以淘汰。

  当然,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淘汰方法。他们认为,幼鸽的外形表现是育种技术的结晶。种鸽配对过程中基因含量配比规律,比如说一对种鸽相配后,基因会产生含量配比上的加减分合,排列组合等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规律直接反映出赛鸽自身的纯度值和品种值交换数字的相应变化。纯度值和和品种值交换数字的结果,是赛鸽致胜的关键,决定着赛鸽致胜的成败。因此,掌握了这些规律和这项淘汰技术,在育种过程中将发挥出必然的优势。

  在雏鸽出壳三至五天的时间内淘汰雏鸽,一是将不适合赛场需要的雏鸽及时加以淘汰,二是有利于减轻种鸽育雏压力,集中精力哺乳被选出的雏鸽,让它雏鸽得到更好的发育,表现的更为强壮。



发育中的雏鸽

雏鸽成长到一周以后,生命力开始强盛。这个时候已经向幼鸽期过渡。在这一时期,主要观察雏鸽的发育情况和神态,以及反应程度,性格表现,驯服状态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竞赛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第一手资料。

性格,状态和智慧,决定着一羽赛鸽的前途与命运。



套环后的雏鸽


成长期的雏鸽

第五步,幼鸽开棚后的淘汰。

幼鸽的开棚与家飞主要从巢态和肌肉上选择。

一般来说,幼鸽在25天以后即可出巢,追逐、亲鸽、争食,或自己尝试啄食。这个时候要逐步增加幼鸽的日照时间(当然,日照并不是说阳光直射)。下午或傍晚时,可以把幼鸽放在落台上,让幼鸽观察周边环境,进食时自己练习进棚,或拿回。幼鸽开家前应熟悉鸽舍周边环境,这样有利于幼鸽开家,不易飞失。



即将出巢的雏鸽

幼鸽成长35天到40天的时候,为开家期间。这时的幼鸽应该可以在鸽棚周边散步,或练习起飞和降落,个别幼鸽可以起棚家飞。


出棚开家训练


跃跃欲试,展翅起飞

幼鸽家飞是观察一羽赛鸽好坏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是观察赛鸽的巢外状态和家飞能力两个方面。
  第一,巢态的选择

  一羽幼鸽出巢后的巢外状态,也叫巢态。这是观察一羽赛鸽表现聪明程度和飞行能力的最佳时期。一羽聪明的赛鸽出巢后表现非常机警和兴奋,一双眼睛深邃有神,活泼而好动,时不时地展翅跃跃欲试。当它熟悉环境以后,有足够胆量的时候,就会一跃而起,一飞冲天,然后迅速返回。当遇到风险时会机警的钻入巢中。如果一羽刚出巢的幼鸽对外界没有兴趣、无精打采、不善飞行,就是去了致胜的希望。

  第二,飞行状态的选择

  幼鸽开家结束后就是家飞训练。一羽优秀的幼鸽起飞、飞行、降落应该非常轻灵,起飞轻盈、飞行轻松、时间持久、落棚稳健。飞行后没有疲劳感。在自由家飞得阶段,自己能多次主动起飞,长时间绕舍飞行。如果这时的幼鸽不爱飞行、双眼呆滞、萎靡不振、缩头缩脑,就应该选择淘汰。

  第三,肌肉的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飞,肌肉基本形成,羽毛更加丰满,膀羽有力,双腿健壮。这个时期,一定要掌控好饲料的调整。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好饲料的配比,适当增加幼鸽需要的营养物质。在这一时期,如果幼鸽肌肉没有发生变化,肌肉不充盈,而是干巴巴的,紧贴胸骨两侧,身体发育不起来的,就应该选择淘汰。

  第六步,路训的选择

  路训是赛鸽进入竞赛状态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锻炼赛鸽的飞行能力,辨别方向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赛线记忆能力。这是锻炼赛鸽全面启动导航,飞行技巧,躲避风险的重要阶段。

  随着赛鸽路训距离的不断加大,频次的增加,赛鸽的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赛鸽正常的发育状态应该是身体不断发育成熟,体型趋于完美,身强力壮,肌肉发达,身体轻灵。肌肉发达,是指肌肉饱满,鸽子握在手上,明显感觉肌肉发育壮大,有一种涨手的感觉。但是,有一点至关重要,不但要肌肉发达,身体也一定要轻灵。给人的感觉是肌肉肌肉饱满,身体有明显的涨浮感。这一时期,如果赛鸽出现肌肉僵硬,身体沉坠,体型得不到改善的应该淘汰处理。

  另一种情况是,在这一时期有的赛鸽会出现体力透支,懒怠疲劳,力不从心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有条件的可以采取职业鸽舍的饲养方式,区别饲养管理。可在它的巢箱内单独进行营养饲料的调理,也可增加营养剂饮用。经过调理后,仍得不到改善的,这样的赛鸽在竞赛中不会有好的发挥,甚至会反复出现极度疲劳现象,致胜无望,应该果断淘汰。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撞伤,抓伤和打伤等意外伤害。一般损伤严重的,造成飞行障碍的鸽子也要进行淘汰了。

  关于赛鸽的淘汰比例问题

  一棚新年份作出的鸽子,从出生到参加比赛前,一般的淘汰比例是两个3:1的比例,最后也就是剩余总量的30%左右,淘汰60%至70%的数量。所谓的两个3:1,就是说在雏鸽期淘汰比例基本上是3:1,在家飞路训阶段淘汰比例也基本上是3:1,到比赛阶段只有40%到30%的赛鸽能够参加比赛。当然,这些不是硬性的指标,只能说是一般的概率。不过,经过两次3:1的严格筛选淘汰,赛鸽就有致胜的希望了。

  如果经过这样的淘汰和选择还是致胜无望,就要考虑其他因素了。

  总之,只有严格科学合理地做好赛鸽淘汰,才有希望达到致胜的目的。在养鸽的道路上,你多一分努力,多一分付出,就多一分希望。少一分努力,少一分付出,就少一分希望。至于能获得多少,除了种鸽质量和配对技巧以外,就看你的运气了。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是:“知之易,做到难!”

  (宋福玉报道)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