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是赛前或是赛后,还是茶余饭后品茶聊天,鸽友之间谈论的话题耐人寻味。就比赛而言,大家觉得比赛越来越难比了,归巢率如此之低,大家众说纷纭,也有网友评论说:“都是短平快惹的祸”。
本地鸽友的说法多倾向于:引进平原快速的鸽子多了,适合本地区比赛的老品系鸽被淘汰的所剩无几,也是归巢率低的一个原因。
我觉得大家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过去,大家手里的鸽子,不论是通过什么渠道得来的,都和过去的老品系超远程赛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细数起来超远程品系还真不少,李种、吴淞、飞轮、秀龙鸟、高家绛、常州花、马家灰(二对五)、灰玉门等,这些鸽子在本地曾经有过很好的发挥,无论幼鸽赛还是成鸽赛,从150公里到1000公里都产生过冠军鸽。这些老品系鸽抗逆性、意志力特别顽强,三百公里的比赛,顶风冒雨也能顽强归巢。野外生存能力强,在外面呆个三五天、办个月的都不是问题。而现在的鸽子大家有时就觉得奇怪,当日不见的鸽子就一刀切了。虽然现在比赛都要求速度,但在山区艰苦的比赛,老品系超远程的耐力鸽系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
反观短平快鸽系,在近距离、不需要翻山的比赛中,确实速度不凡,在鸡西,即使150公里的丘陵赛线,分速也能达到1600多米。当比赛达到一定的距离、需要翻山的时候,有一部分快速鸽就名落孙山了,甚至沦落为天落鸟。其原因不外乎定向和体能的问题。这些快速鸽,因为速度快,一旦定向出现偏差,就会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飞出去几百公里,即使有二次定向的本能,也会因体能无以为继而无法归巢。本鸽会200公里、300公里归巢率极低大面积失鸽,在吉林、辽宁都有天落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当然,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快速鸽系也有在山区飞好的,老品系在比赛中也有名列前某的。鸽子的快慢是相对的,鸽子对比赛的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却是绝对的。选择适合环境的种鸽、合理的与本地赛鸽融为一体,才是发展和进步的巧妙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