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以深入淺出的說明,為鴿友們強化醫療概念,維護賽鴿健康更加輕鬆有效率。
有多種疾病可引起鴿子的神經症狀,這些疾病可大致區分為具傳染性與不具傳染性兩大類。具傳染性且較為常見的疾病為巴拉米哥傳染症和沙門氏桿菌症(副傷寒),而疱疹病毒腦骨髓炎(PHEV)所引起的鴿子神經症狀則較為少見。不具傳染性而引起的鴿子神經症狀之及病則包括:當以迪美唑(Dimetridazole)來治療鴿子的毛滴蟲病時,由於藥劑的過量(熱天氣或哺育幼雛時最易發生)而引起的神經紊亂;產蛋期的雌鴿(尤其在第二輪蛋或第三輪蛋時)由於低鈣血症而引起之神經症狀更是時常發生;當鴿子受傷時,亦應顧慮到神經症狀的後續問題;另外當某些原因而導致食慾長期性的減退時,其神經症狀的發生乃起因於低血糖症或維生素的缺乏;然而一般除了迪美唑以外其他藥物所引起之藥物中毒而導致神經症狀則較為少見。
台灣地區的海翔競賽,由於星期五交鴿,如果再遇到惡劣天氣或較長的賽程,則時常可見到比賽鴿降落於甲板後爬行入舍,此種情形乃起因於:1.速度型賽鴿乳酸蓄積之結果;2.腎功能不佳以致於過度的脫水,鈣、納等陽離子過量的流失,肌肉神經傳導被截斷而引起之肌肉麻痺。
巴拉米哥感染症(PMV-1)Paramyxovirus Irifections
巴拉米哥症在鴿子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而且亦為法定傳染病之一。獸醫當調查鴿子的神經症狀時,於類症鑑別方面,本病皆應列入考慮之列。本病為禽類新城病之血清1型,其變異株廣泛地於1980年時由中東傳播入歐洲大陸,而在1983年傳至英國。1978年,伊拉克和埃及也有一種類似的鴿病發生,期初不曾被懷疑為鴿疱疹病毒,但是後來被證實本病亦為PMV-1。1984年和1991年在大列顛和北愛爾蘭曾經證實過,本病會個別性的從鴿子傳播至家禽。
臨床症狀
高比例的鴿子突然間發生劇烈和多尿,其糞便呈現象似一攤透明尿液圍繞著中心的綠色便。有些鳥會演變成神經症狀,諸如平衡感的喪失而導致沒法啄取食物(尚有食欲)、斜頸、單側(左側)或雙側性的腿或翅膀麻痺,喪失正常的反射動作,反轉身體,到退或頭頸部的顫抖以及圓圈性運動,這些神經狀當鳥被刺激時其症狀將會加劇。繁殖鴿也許生出變形的蛋,產蛋率下降且孵出率低落。成鴿的死亡率很低,幼鴿由於二次性的營養不足或腎衰竭之結果,其死亡率可能會很高。從下痢和中等程度的神經症狀,其病程約需3~8週;而嚴重的神經症狀之病鴿其預後則難以預知,但某些鳥最終皆可恢復正常攝食。
剖檢
屍體剖檢一般傾向於沒有很典型的病變,可能只見到內臟全面性的充血,以及斑駁的腎、胰和脾臟。
診斷
取病鴿的腦或腸或糞便作分離可證實本病之感染,或測定血清抗體力價(感染力價)來對照免疫歷程(免疫抗體力價)也可獲得證實。病毒學和血清學也許不能確診,因此取樣時應從多樣化的病例去取樣。組織學的檢查於病毒性腦炎和間質腎炎可提供本病之佐證。
類症鑑別
於本章節內所提出會引起神經症狀的病因皆應被區分,尤其在鴿子的副傷寒方面。下痢方面的病因亦應區分出來。
治療
電解質液補充於飲用水中相當的助益。有神經症狀顯現之病鴿應被分開隔離,並以人為的方法來補助其攝食和飲水。營養物質的補充包括必須氨基酸、綜合維生素和促生物質的天加,皆可幫助病鴿復元的速度。病鴿於病徵顯現,並以上敘述支持療法操作2個星期後,如果病情尚未改善則應以汰除。
保健和有效率地使用核准的消毒劑來截斷本病的傳播是必要的手段,而且可以控制二次性的寄身蟲感染。於腸道寄身蟲方便,檢查鴿舍中的糞便和沙門氏菌的診斷皆是合宜措施,如此能針對病發性疾病去對症治療。
流行病學
由於不活化的巴拉米哥疫苗未被重視,所以在1983~1993年之間,於美國至少有100個鴿舍(法定報告)爆發本病。本病好發於8~11月之間,大部分發生於年輕的、未有免疫的鴿子。感染的獲得一般皆還自於正當比賽或已被感染的鴿子於鴿舍內直接接觸傳播,亦包括迷途歸返的比賽鴿。野鴿往往成為重要的感然源。
本病爆發時首先最常出現於沒有免疫、非比賽的幼鴿群,病毒的引入或許是經由比賽的鴿子機械性地攜入舍內。其潛伏期至少為6週:潛伏病毒的鳥如果已有免疫則可能及時引起發病。在一個鴿舍中如果病毒的數量最終演變成很高的話,有完整免疫過程的鴿子也可能受感染而發病(建議疾病爆發時必須配合消毒措施),是故於臨床上當遇到以免疫過的鴿子再爆發本病,也非意外之事。
控制
1994年起,欲參加全英國或其地區性的比賽鴿或展示鴿,皆應接受PMV-1之抗體檢測。在1995年春季英國共核准3種PMV-1疫苗(皆為不活化疫苗),而且被建議使用於皮下注射來預防本病。
在1994年曾針對36個感染鴿舍,以活化疫苗之滴劑去做強制性的免疫,其效果是可靠的。
疫苗之製造商對其產品皆名列使用指示,但是在一般的建議之下,幼鴿應於3~4週齡時接種一次,6週以後再補強免疫一次:成鴿每一年免疫一次(不活化疫苗),且每當配對前4~6週必須再補強一次。免疫後的鴿子也許幼小比例會發生副作用,包括免疫性的小腫塊、大的皮下膿瘍(尤其是油質佐劑的死毒疫苗於疫苗尚未"回溫"之前即施行注射),或於免疫後立即或不久之後急促死亡。以上的缺失如果遵循疫苗的教導手冊去使用,則失誤將會降至最低。
沙門氏桿菌症(副傷寒)Salmoneliosis(Paratyphoid)
鴿子感染Salmonella typhimurium(通常為phage types2和99),時常被稱為副傷寒,本病於某些國家亦把它歸類為法定傳染病之一。
臨床症狀
以下所列之各種症狀在發病鴿可成為任何組合的呈現:喪失平衡感以致無法維持頭部的正常姿態、攝食困難、產蛋時側面橫臥等等,皆被聯想微腦或耳內的影響:食慾喪失故體重下降、下痢症也時常可見:嘔吐較為少見:腿部和羽翅關節也許有灼熱感、疼痛和腫脹,並導致破足或翅膀下垂:鴿舍內的幼雛最先發病並引起突然死亡,而其殘存者則發育受阻;在這相同的時間哩,正當發育中的胚胎死亡數量增加,無形的無精鴿蛋也會增加。局部症狀包括竇炎、全眼炎、皮膚膿瘍等。
剖檢
屍體尚溫熱時(剛死亡),裸是即可見帶有黑色的肌肉和充血的血管:肝脾腫大,直徑1~10mm的蒼白色肉芽腫出現於肝、肺、腎和胰臟,另外於腸壁處亦可見到:小腸黏膜也許有潰瘍碘或顯示局部性的淚白喉性壞死灶:一個或多個關節常可見到牢固的纖維樣變性:在雄鴿少數會有一個睪丸腫脹,但是在成年的雄鴿身上可能會出卵巢退化。筆者於服務鴿友時,常聽鴿主反映,當其鴿群發病並使用某廠牌之藥品時,當病鴿痊癒後,卻發生繁殖障礙(不下蛋),因而怪罪於該藥品的毒性作用。筆者藉此機會提醒鴿友,當種鴿群感染沙門氏桿菌後因病理之結果,若有不分種鴿發生繁殖乃是正常現象,並非毒性所致。其他的解剖病變亦如同臨床症依樣,可見到化膿性竇炎,以及皮膚處出現局部性膿瘍和全眼炎。
診斷
欲確定沙門氏桿菌的感染,通常皆從被感染者之組織或糞便(異常者)來培養。從被懷疑罹患本病的病鴿採集血液做血清學凝集反應亦可確診,但應顧慮到病鴿是否有排出病原體於血液中。
類症鑑別
當病鴿有傳染性的發並且出現神經症狀時,應與巴拉米哥傳染症來區別。
治療
流行病學
鴿子可以成為無症狀的帶原者且間隔性地排出病原於糞便、唾液和鴿乳中,以及侵入正在孵育的蛋中(介蛋感染),此種帶原鴿為大部分的感染源:另外直接購入鴿子或迷途鴿或間接地經由正在比賽中及展示歸返的鴿子來傳入;與野鴿的直接接觸亦為感染途徑之一。
控制
一般的保健標準為避免鴿舍過度擁擠、拒絕迷途的鴿子、當緊迫時(尤其是氣候因素所造成)適當使用抗菌劑(敏感性藥劑)。鴿舍及環境以酸化劑來處哩,可以預防本病再復發。另外種鴿於配對前應依慣例得去清除沙門氏桿菌。
在某些國家有生產鴿子的沙門氏桿菌不活化菌苗,可以以控制沙門氏桿菌症的再復發。
附表:巴拉米哥症與沙門氏桿菌症期臨床之比較
特徵 |
註解 |
鴿群下痢之比率 |
巴拉米哥症很高的比率 |
鴿神經症狀之比率 |
巴拉米哥症很高的比率 |
下痢便的性質 |
巴拉米哥症: 過多的水樣性下痢 沙門氏桿菌症:較溫和的泥狀便 |
神經症狀的性質 |
於緊迫或刺激時,巴拉米哥症變得很明顯 |
體重的喪失情形 |
沙門氏桿菌症較嚴重 |
食慾的減退狀況 |
沙門氏桿菌症較嚴重 |
關節熱與腫脹 |
為沙門氏桿菌症之特徵,巴拉米哥症無 |
死亡率 |
沙門氏桿菌症很高 |
毒物Poisoning
如果大量的鴿子同時出現神經症狀,而且有一個去接近潛在性毒素物質(包括治療性藥物)的歷程,或如果於神經症狀出現之早期沒有合理的解釋被發現,那麼中毒的可能性則應被思考到。
迪美唑注射劑曾廣泛地被使用來治療豬的赤痢症(已禁用),本劑亦時常被使用來治療鴿子的毛滴蟲症,由於藥劑過量(特別發生於大熱天或補育期時)因而引起死亡:這種過高劑的發生,除上述兩種原因之外,也可能起因於製造廠商對於本劑之於鴿子得劑量不確知,或鴿主物用所致。相似的症狀也許也會出現於佛南他酮(Furaltadone)的過量使用,或以高濃度的硫酸銅(Copper Sulphate)溶液使用於對抗寄生蟲和黴菌時。
鴿子也可能因食用到含有農業用藥劑的穀類、豆類和小種人而發生危險。有機氯殺蟲劑,諸如艾氏劑(Aldin)、狄氏劑(Dieldrin)和DDT等,縱然不是長期性地食用,亦可能引起顫抖、肌肉經鑾和僵硬,並可能因經巒和麻痺而以起死亡。當以上的症狀出現並附加呼吸道的痛楚和下痢時,有許是有機磷劑,諸如殺螟松(Fenitrothin)、方佛斯(fonofos)和毒蟲畏(chlorfenvinphos)等引起的毒物傷害。另外,氧化性金屬物的傷害,其引起的神經症狀則包括供劑失調(全身協調力失調)和斜頸。
比賽鴿也許偶然會曝露於α-氯醛(Alphachloralose~為DDT之原料)之下,這種藥劑時常被當作滅鼠藥來使用,其症狀為因肌肉的共劑失調而引起感覺遲鈍,以及因共劑失調而麻木,如果鴿子不因低溫而死亡的話,那麼可能可以耐過此症。1991年曾有發現,極多鴿子因物時被殺草劑殺死的草而引起中毒症狀,但其發生機轉並不明確,然而隨著鴿子曝露在單氯草醋酸之下所引起的肌肉協調功能喪失和死亡,近年來曾被報告過。
鴿子當懷疑毒性中毒時,首先應給予保溫、安靜,並置於半黑暗之環境下,給與一種最少量的刺激物和供給飲水或電解質液;嗉囔應以溫水清洗並出清,出清時不能致使鴿子發生痛苦:吸附劑諸如活性碳和白陶土等應以嗉囔管來給予:極冷的茶內含有鞣酸可幫助金屬性毒物和植物鹼的沉澱而預防毒物被吸收。當鴿子有痙攣症狀時使用待捷粉(Diazepam)(0.5-1.5mg/kg,IM或PO)可降低痙攣的發生:而當判定為有機磷劑的中毒時,則應以阿托品硫酸鹽(Atropine Sulphate)來給與。
低鈣血症綜合症候群Hypocalcaemia Syndrome
繁殖期的雌鴿發生本症是常見的,病鴿演變成腿部和羽翅的輕癱,這種輕癱較常出現在當母鴿懺下第一輪蛋後,由於再產第二輪蛋之時或蛋產下之後因鈣不足而惡化之結果。病鴿一般呈現不能飛翔,而且以牠們毒翅膀來拖拉身體向前移動。
特別性的,當鴿子鈣不足時再附加上鴿舍內永久性的日照不足或維生素D3的缺乏,皆可能導致鴿舍內大量的繁殖雌鴿發生本症。
治療
給予綜合性的維生素,其內含有維生素D3,投與途徑可選擇嗉囔管餵食或溶水飲用,另外應保證鴿子可以攝取鈣來源,如何溶解性的砂礫或某些含鈣的補助品。
相似的問題也可能發生於正在哺育幼雛的父母鴿、剛斷乳的幼鴿,或剛經歷疲憊的比賽之後,此時給予鎂(Magnesium)之錠劑或綜合性礦物質劑,皆可得到良好的反應效果。
筆者曾針對比賽鴿歸返後羽翅和腿部麻痺的問題,做過長時間的追蹤與調查,而歸納兩大原因:
速度鴿(白肌細胞比例較高,此種細胞其血管分佈較少,細胞質內的糖解酶量豐富,但粒腺體之含量則較缺,依賴葡萄糖(肝醣與肌醣)迅速的取得能量,但相對的,乳酸得蓄積也較快。
腎功能不全的比賽鴿(高蛋白食物過量且長期地供給,高鈣食品加上鈣磷比的不平衡,腎毒性藥物的過度給予)容易引起脫水,進而導致體內陽離子的流失;鉀鈉不足引起平滑肌的蠕動趨緩,嚴重者引起食滯:而當鈉、鎂、鈣不足時,則引起橫紋肌得麻痺與痙攣。由於鏈球菌性敗血症的感染而引起不能飛翔和翅膀的下垂,也曾被報告過,一般以安比西林(Ampicillin)、安莫西林(Amoxycillin)等劑來治療,皆可獲得滿意的結果。
維生素B1缺乏症Vitamin B1 Deficiency
維生素B1(Thiamine)缺乏時,可引起鴿子共劑失調、衰弱、顫抖、角弓反張和死亡。通常在正常環境下,鴿子傳統性食物內即含有足夠量的維生素B,然而在某些季節裡,如果鴿子變成沒有食慾,那麼也可能演變成二次性的維生素B1缺乏症,是故當鴿子的攝食量降低時,是當得給予內然含有維生素B1之補助品是必要的。
疱疹病毒(PHEV)腦脊髓炎
本病不像PHV那麼常見,是故其篇幅將群列在PHV傳染症之篇幅內。
比賽鴿的免疫鴿子可以以免亦來對抗三種疾病:
1.鴿八米哥傳染症(Pigeons paramyxovirus infection,PMV-1)
2.鴿痘(Pigeon pox)
3.副傷寒(Paratyphoid)(急診性疫苗)
所有鴿舍內的鴿子也許必須同一時間去免疫,這表示牽涉到數百隻的鴿子,如果操作熟練,一個小時即可完成一百隻鴿子同時施行巴拉米哥和鴿痘疫苗的操作。針筒上的針,每根注射針可免疫25隻鴿子或更多。好的免疫方法應當去練習,因為有時候並沒有獸醫師來幫忙操作,也因此飼主應該去了解正確的免疫程序,並去承擔免疫的執行工作。
免疫時的重點
低度的免疫執行能力也許會引起鴿子的死亡或易感受自然的感染,尤其在於細菌性(沙門氏菌與黴漿菌)或毛滴蟲方面。
注射性膿瘍
這種臨床問題偶爾會遭遇到,其發生原因為注射針被糞便所汙染。針間往往經由兩個途徑為汙染:1.針頭掉進鴿糞中,2.持鴿者的手因抓鴿而汙染到傳染源。
注射性膿瘍的相關臨床症狀
免疫後第7~18天,膿瘍可被飼主觀察到,但是當只表現出潛伏性的問題,而尚未發展到嚴重的程度時,鴿子便往往被鴿主遺棄。鴿子於免疫後發生注射性膿瘍之臨床症狀為:倦怠、沒有食慾、不願去飛翔,而且再注射部位呈圓型的隆起、腫脹增大,覆於注射部位之羽毛可看到羽毛逆立之狀況。如果放棄治療,膿瘍將繼續腫大而引起鴿子死亡。
膿瘍之細菌學檢查
注射性膿瘍做需氧性和厭氧性培養可發現到糞鏈球菌,另外也可分離到梭菌屬(Clostridium perfringens),Bacteroides oralis和大腸桿菌。
上述前兩種細菌,亦為產毒性(毒素)細菌,其毒素亦可引起鳥的死亡:這些病原菌,常被聯想到與糞便的汙染有關。另外的研究,由4個鴿舍取出8隻鴿子做皮膚的細菌培養,其中厭氧菌的培養失敗,但有4隻被培養出葡萄球菌,另外四隻則培養不發育。然而檢察一個鴿舍的4隻鴿子的下痢便,檢出需氧性陽性菌,包括:鏈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菌。所有不活化的疫苗包括佐劑,免疫時似乎易導致細菌的侵入而引起膿瘍。
免疫部位
廣泛的皮下靜脈叢(Plexus Subcutaneous collaris)延伸至頸尾端和側面之下方而終止質頸的基部。不活化的佐劑疫苗當被粗心的注入靜脈叢之靜脈時,會引起鴿子死亡,其死亡時間通常發生於免疫後1個小時之內。因此,當給予不活化疫苗時,盡可能注射於頸基部附近,而且針尖應保持銳利。
無菌技術
藥用酒精使用於注射部位,有兩點助益:
1.注射部位的消毒
2.使注射部位周圍羽毛潮濕,而使免疫注射時更容易看得見。酒精不會沾汙羽毛,而且於熱天氣時將迅速蒸發。
一根注射針可能用來注射甚多的鴿子,針頭及針管的衛生應注重,以酒精來浸濕海綿(或棉花)病至於小的瓶子內,可隨時取用來消毒注射器具或注射部位之皮膚。
免疫時得注意要點
1.飼主應被告知,於免疫當天不能進行飛翔運動:接受鴿痘活毒疫苗的鴿子於6週內,不可混處於沒有免疫過的鴿群中。
2.不健康的鴿子不可施行預防注射。
3.避開可能引起注射性膿瘍的原因。
4.繁殖期的雌鴿接受免疫後,可能引起蛋的滯留。
5.鴿痘免疫不可塗在流血的毛囊上,亦不可塗在幼鴿針羽的毛囊上,才不會產生羽毛的栓塞。
鴿痘免疫
由雞胚胎增殖,蛋的增殖或組織培養所產製得鴿痘疫苗,必須以小而硬的刷子,於胸部或腿部不多於4~5根去除羽毛的毛囊向上性的刺近接種。鴿子也可能被以double needles來接種於翅膀的蹼之處,但是飼主大部分皆會避免使用這種方法,因為它也許會引起飛翔之活動處隆起腫塊。毛囊或種痘處的腫脹特別容易發生在接種後第5~7天:此種隆起(表示成功免疫接種後的局部反應)的呈現為變厚,變紅,腫脹且形成結疤,表示疫苗是適用的結果;使用可靠的疫苗產生之結疤可能持續3~4週。當丘疹(隆起物)內含有液體時,表示鴿子有被接種,但疫苗是不適合的(例如雞痘疫苗的使用)或無效的;當鴿子接種後丘疹沒有正確地形成,皆應再重新接種。當疫苗混合使用時,如沒有被妥善的保存(溫度、時間、日照等)則將不會有滿意的效果。
免疫後第10~14天可達到抗體的最高保護力價;腫脹於免疫後第3週開始消退,似乎也正是免疫反應的最高點。所有健康的鴿子於4~6週齡時或稍大時皆應被免疫,但免疫並沒有年齡的限制。正當免疫反應的發生其不可著手去治療寄生蟲或其他疾病。全部的鴿群必同時接種,接種後的鴿子應和未接種的鴿子隔離,直到免疫的發展成功和腫脹消退為止。免疫應施行於春天或早夏或再因蚊蟲會開始引起疾病的流行之前;而在熱帶氣候,終年皆有蚊蟲,故任何時間皆必須為幼鴿接種(4~6週齡時)。
已被感染的鴿群期緊急處理為:1.未被感染的鴿子隔離並在同一時間接種疫苗,2.已被感染的鴿子不必再接種,但治療法和碘液的外用應去執行。
比賽或展示之前的所有鴿子皆應已被完成免疫,而且接種處的腫脹皆已經消退;新購入或從比賽場、展示場歸返之鴿子應隔離2週,直到確定牠們的健康情形後,才可混入鴿群中。
如果比賽推薦量更多根的毛囊被接種,則二次性傷害也許會發生在鴿體的其他創傷位置。免疫後得發熱期一般為5~7天(免疫後適當的使用Almaril plus可縮短發熱期),發熱也許會使攝食量降低。接種時應選在一裡最涼爽的時間去實施,可以減少免疫後的緊迫。
疫苗被分成藥餅和稀釋液,應同時冷藏貯存(3℃~7℃);免疫失敗的原因與疫苗得不正確操作及貯存有關,任何瓶上的封緘破損亦會降低疫苗得效月。有時候則是野鳥引入另一種病毒型發病,Jactotetal(1956)表示,鴿痘病毒對金絲雀痘病毒不具交叉保護,所以縱使精確地使用痘病毒得接種技術,也可能受到野鳥的傳染,因此野鳥的隔離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巴拉米哥症的免疫
展示和比賽的鴿子來自於許多鴿舍,且非常自然地混合在一起,這是一種傳播疾病的理想條件;本病由於有一個長的潛伏期,因此在飼主不知道之情況下,呈現健康的鳥潛伏感染時即可傳播本病。
即時處理處理已被感染的鴿子,很少能夠控制住及病的傳播;立即以不活化油質佐劑的鴿PMV-1疫苗也許可降低損失,如果飼主的反應速度夠快的話。
在美國,使用第一型的死毒禽巴拉米哥病毒去預防和控制本病是有效的,這種油質的乳劑疫苗為緩慢地釋出死亡病毒而產生作用;於台灣地區,筆者建議於3~4週齡時以活毒疫苗接種一劑,於6週後再補強不活化的油質乳化疫苗來接種一劑,即可達到比賽過程的保護力價。
油質乳化疫苗應保存在3℃~7℃之冷藏溫度,使用前必須慢慢地回至室溫,且充分搖晃均勻後再使用;溫度使疫苗較易流動因而抽取較容易,對鴿子來說可降低因冷而休克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