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贵州飞龙赛鸽养殖中心
2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我本人养湖本
中信网友:我盖湖本白成一号
中信网友:我的鸽养的好
信息统计
贵州飞龙赛鸽养殖中心
地    区:贵 州
文章总数:2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0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0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17-1-1


西翁故事 下一篇
作者:贵州飞龙赛鸽  来源:原创   阅读:  分类:养鸽感悟  发布时间:2017-1-2 20:41:29  
  单位春运又即,家中琐务缠身,自已身体欠恙。本不该再去趟养鸽圈中那趟浑水,既无心,也无力,更无兴。又见马力先生那篇《我说中国西翁》一文,深感有些话大家还是挑明了说,说清楚了让大家都明白好。相信绝无人身攻击之嫌,只是想从一个西翁养鸽人的角度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西翁鸽和西翁人。五年前就曾草拟一文《反弹琵琶说西翁》,谈一谈自已对西翁的看法,深恐自已人微言薄,混淆了视听。提纲拟了不下十次,还是束之高搁,不觉中却成就了《鸽必食古忌不化,独僻蹊径贵大胆——杨登元西翁麻雀育种试析》和《重读杨登元定向培育 贵在坚持一文有感》。深感马力先生言之偏颇,今撷取片语,说说吧。

马力先生的文采,本人是很为佩服的。其中信网文《退化的时代(盘点新世纪鸽坛)》至今读来深感回味。看得出马先生是一个思想前卫,勤于思考的养鸽人。但深恐有些事件非您亲历或只了解事情的一个方面就拿出来说事情,那我就你所述几件事来说吧!

马先生说到老杨斗室隔棚,几十年下来,终也成了名,并一一列举,再推演数位西翁人的赛绩来反证西翁育种得不偿失的结论。不过马先生忽略了一点的是∶这几位先生是弃易从难用亲交的鸽子和杂交的鸽子比,用一个品种和很多品种的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几位西翁长者在文革期间鸽子和人都受到冲击,都有辍养的经历。杨登元、杨登高兄弟养鸽的磨难上海滩上的老养鸽人都是知道的,这也是其鸽几经波折的最大原因。至于陈飞鸿,文革中受冲击,连全家生活都难以保全,能够把鸽子养着就已经是很大的壮举了。而且几位先生棚舍条件也是一般鸽友所不能想象的,能够有此成就,相信是谁也应即生敬意的。这种人生经历和人事、鸽事变动放在马力先生你的生活之中,不知你将作何感想和应对?你能比他们有更强的耐受力?和对鸽的爱心否?

丁培新先生在论述赛鸽的育种捷径时,拿上海西翁来做反面教材。我不知原文原意,不便对老前辈妄加评论,不过有一个非常真实而典型的例子告诉马力先生。96年我在丁培新先生的河南挚友,洛阳九都鸽舍陈希昌先生(已故)处,陈先生当着数位当地及外省鸽友的面,抓出近十羽戴丁家私环的种鸽让众人把赏,其中陈先生特别向我推荐一羽具有西翁鸽头脸的丁家鸽(纯欣赏,非鸽买卖性质的)-----这是一羽丁先生为改良自家鸽系,刻意用杨登元西翁鸽与自家鸽相配的作出鸽。具陈先生介绍,把长得相自家鸽子的再回到自家血统里,长得不相自家鸽子的剔除掉(丁培新原语)。

有头脑的鸽友可以仔细想一想(马力语)。如果西翁育种是育种捷径的反面教材的话,声名赫赫的大师级人物会对自已的反面典型善加利用?另外,据笔者了解,丁大师对西翁鸽的评价决非如马力先生所言一无是处,相反很多对西翁鸽经典的评语还都是从他老人家嘴里说出来流传不衰的,马先生如有兴趣笔者可以提供几句,当然,这不是我们讨论的主题。

西翁养鸽人的名声。我想这出于西翁人自信于自已的鸽子,在鸽子和鸽技上的投入完善比在人际关系上的投入大得多。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在中国这个社会圈中的悲剧结果。对于非常讲派系的鸽圈来说,你不能入流,不能为我所用肯定是要被斩尽杀绝的。这也就非常直接的导致的他们的命运。

那些说西翁人大言欺世,肆意瞎吹的评语。我想马先生也多有误会。第一,因历史和几位鸽 主的自身原因,几羽老口西翁数度易手,可也没听说谁要秉承正统,充当掌门呀,倒是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自已归述于“李祖光西翁”这一范畴里面。

后来的小麻雀一鸽,也并不是“被数人宣布出自自家门庭,争的是头破血流而不亦乐乎。” 而是因为在历史上麻雀一族太过有名,小麻雀一名被冠以到同血系的几羽鸽身上,而其鸽族发展初期正值杨登元、杨登高兄弟养鸽被“革命”之时,种鸽之变动,作出之不定数,这也是麻雀一鸽被人捉之以话柄的事实。但此等种种不应成为西翁人之罪,而是历史原因所造成。



至于“西翁后代成绩单”只不过是鸽系研究者的一种研究途径,也不能算作极尽拉扯攀附,因为马先生在后面的讲叙欧洲名鸽名系的时候不是也出于自身需要作了同样的事情。

说几位西翁老者利欲熏心,卖假猖獗。鸽市鸽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挂羊头卖狗肉。有两点说明∶因历史、鸽主棚舍条件、人为破坏原因,在西翁育种谱系中多羽名鸽皆有流落鸽市而后被主人或熟悉之人收归棚中经历,主人上鸽市了解圈中信息(那个时候这可能是唯一获取信息的途径),顺便发现自已意外失鸽应不为过吧?况且,几位早期西翁老人卖鸽多佩有自已的姓名、棚号私环,鸽市鸽能够再戴上私环出售吗?(前面提到的几位老人棚太小,他们是养不了保姆鸽的。)更重要的,稍稍懂西翁鸽的人应该有体会的-----外相长得再相西翁,但纯系西翁鸽独有的肌肉、骨质、性情和其它等等固有特征是与那些貌合神离的“水货西翁”决然不同的。

我不明白把个好好的鸽界搞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的人是西翁人还是别的养鸽人。那些借鸽掺血说成借保姆喷窝,说好暂借变成肉包子打狗,满世界偷鸽掏蛋的事情大多数西翁养鸽人确实是经历,不过他们往往是以受害者角色出现。相反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以非常的风度,自身的人格处置好这类事情。也不见事非缠身,口碑不佳。相反还赢得圈中更多不养西翁养鸽人的尊重。

直到今天上海滩上还流传着“吴淞××偷了曹占松一棚西翁麻雀,成就了吴淞几个当红鸽系”的鸽坛轶闻,而当时策划和参与此事的诸位现今圈中叫响的名家,回望这段历史,是不是还应有更深的想法呢?因为为他们谋得最大名利和财富的恰是因为“西翁鸽”。西翁养鸽人用别人的鸽子改良鸽系从来光明正大。相反倒听到很多别的名家偷偷用西翁鸽的事情。这就是鸽界怪现象,独特的风景——贼喊捉贼!

再看西翁在欧洲的表现,西翁父子为何未曾获得任何国际冠军头衔,我想马先生那么明白欧洲赛鸽,却偏偏忘了法国在整个欧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具体的状况大家还是去看地图吧!),地域、地形与竞赛制度之间的矛盾就决定了西翁父子拿不了国际冠军。对于马力先生极力推崇的布利库一系,众多史料记载都已经显示,他和西翁就是一个兄弟鸽系——不仅布利库与西翁鸽是一个源头,更重要的西翁每年都要和布利库交换一批幼鸽的!至于杨阿腾、狄尔巴、司翠克鲍特、凡布利安娜等鸽系,都已经有历史文献记载,在创系之初一羽或多羽西翁鸽的进入使鸽质获得实质性突破的事实。

还有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与马力先生商讨∶对鸽系求纯求精是任何饲养竞技动物的人的心理,也是必须!而外观貌似整齐定型却正是西翁养鸽人在育赛中有别于人和高于人的精妙之处,他们比其他的人更明白血统外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形成自已的育种文化。现在放眼鸽圈,在这个是非、美丑都可以错位的圈中西翁也并非如马力先生所说疯狂繁衍,泛滥成灾。相信在国内专门喜爱西翁一系的鸽友不会比养詹森鸽的多吧,说他们没有天敌的制约却正是相反,因为他们在某些比赛中恰恰成为那些自认为无敌于天下泊来鸽的天敌。今天,马力先生所期待的外籍名鸽在国内普遍生根开花的美景已经显现,也没有见到西翁鸽入土为安吧!

废话多说无用,如果马力先生果真是一个切切实实对西翁鸽、西翁人深恶痛绝,且是一个投身于赛鸽的养鸽家。我认为唯一能平抚你心灵中成见的只有通过比赛比较方显本色一途,如有兴趣可否由先生顺便选一你我所居城市的第三地,各自作出几羽送赛公棚,先生养什么鸽我不知道,那我就送几羽自已作出的,行将朽木,入土为安的西翁鸽吧!你应该胜算在握了吧。顺便说几句,我因市政拆棚,悉数原棚种鸽和上位奖鸽多已分让各地鸽友,仅留的几羽鸽子已在司放小笼中挤压数月,毛糠翎乱,惨不忍睹,作育状态肯定比不上你们几位指点鸽圈江山的豪杰壮士。然,为荣誉而战,在所不惜。

生活和竞赛的严酷锤炼了西翁人和西翁鸽的品性和德性,而世世代代孤寂自砺的育赛使他们的性格孤傲突兀难以从善如流,太多地相信自己,较少地顾及他人。这是西翁养鸽人的硬伤,也是在这个扑朔迷离的社会里一种自我保护。理想主义,看似不近人情的追求完美足以使他们的根扎得深牢厚实,但这也容易遮住他本应当更开阔些的眼界;西翁鸽赋予他们执着倔犟宁折不弯的硬汉脾性,却也同样可以使他闭锁心灵狭隘固执难以与他人交汇融通。但这些并不会影响他们投身一线鸽赛,打拼出属于自已的天空,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多元的社会里,西翁自在天地间,任尔乱语又胡言。

正好《重读杨登元定向培育 贵在坚持一文有感》在最近的《中华信鸽》上发表,那就一并刊出,以娱观者吧。
重读杨登元《定向培育 贵在坚持》有感
今年是西翁鸽育种大师杨登元先生去世四周年,几年间关于他和他的西翁鸽的文章出了不少。有传记有鸽事评说,有鸽技探索也有育种研究。这得感谢圈中关心西翁鸽族的各位鸽友在鸽事研究中的不懈付出。笔者曾不遗余力访寻早年老杨转让于各地的原环种鸽并追溯这些原种鸽在各地的变迁发展。习鸽,研鸽、赛鸽、育鸽之间深感西翁鸽竞育之博大精深,可以在文本技术上发挥的实在太多。虽说并不曾略窥西翁鸽之堂奥,也并不曾稍谙鸽之门道,但我却乐此不疲。
在与杨登元先生将逝的二年间相识,我不敢说对之熟识,更不敢谬称知已,但凭一份西翁鸽的爱心感悟其人生与赛鸽。因为我明白∶太熟识或太了解,有时并不一定是优势。倦怠和疲惫,迟钝和漠然往往都产生于熟知和了解之中。陌生则正好相反,它蕴含着新奇和刺激,蕴含着灵感和激情,这种灵感和激情有时会激发人在鸽事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潜意识,让人茅塞顿开。并因此会抓住成功的机遇,发现新的道路,会见到别有洞天的风景。不知不觉中也就进入了一个平常养鸽人不易理解的“西翁世界” 。
有感于近年“经典鸽系”热的出现,主要侧重对鸽系、铭鸽的甄别、推介,而缺乏学理层面的探讨。因此,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解决“种系”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品系” 的问题很有必要。特别在当今鸽圈中西冲突、古今交汇的历史时代,人们对“种系”的认识之所以常有分歧甚至千差万别,是因为各人所持对“种系”的尺度是不一样的。《定向培育 贵在坚持》无疑可从育种角度为大多鸽友答疑解惑。
这篇《定向培育 贵在坚持》早前曾发表于国内某鸽刊,但在鸽事研究中此文地位的确定还应是发表于九二年第二期四川鸽友杂志。该期杂志在刊以这篇文章的同时还刊登有杨登元先生饲养的绛鸽及其鸽系较有代表的鸽眼照片,这在当时鸽事传媒资讯贫乏的环境中,无异于让鸽友对“杨登元西翁” 有了更多了解,要知道在赛事艰难的川中赛事“无杨不翻山” 早己是很多鸽友的共识,但多是神龙见尾不见首的高瞻仰止。这篇文章在川中鸽刊发表让更多的鸽友直击其鸽系风采,正迎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也为西翁育种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实战天地。
《定向培育 贵在坚持》在各种赛鸽育种原理或根本不需要育种的思潮漫天飞的今天重新翻出来解读,也许太晚了。我们早已步入新世纪,在现代化的赛鸽圈里眼花缭乱的名人名鸽,“多元”得仿佛已经不再需要这些早已是上个世纪的声音和鸽子。然而更晚的是,读过它的十年之后,我才想起一段痛心疾首的话:一些微不足道的文章都被当作是杰作……而优秀的作品却被束之高阁。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假如这篇文章能在今天的鸽界媒体环境,写完后就能和更多读者见面的话,那么,我们所有的人对鸽子、鸽系、赛鸽育种的认识就会比现在不知要丰富多少倍了。
回顾杨登元先生的养鸽历史,他和诸多成名大师一样都曾在养鸽的道路上遭遇一些坎坷和挫折,沪上老辈人熟知的关于老杨人事变故直接影响着老杨的养鸽事并没有影响他在鸽界成为“一代宗师”。相反这些坎坷和挫折,非但没有磨灭尽他强烈的进取精神,反而赐予他越挫越奋的人生勇气和接受更大挑战的锲而不舍的努力。
在他所处的“李祖光西翁” 圈中,他是最晚获得并使用那批“中国西翁” 源鸽,使用材料最少,且在当时老种鸽多为几经易手己近十年龄,很多起家种鸽并非自育且多为低代的不利条件下开始自已的西翁鸽路。在同辈人中他偏又是成名最早,赛绩最好,育种成就最高,鸽系特征最明显,鸽种流传最广的“一代宗师”。笔者并无意以此贬低或轻视其他诸位圈中先贤,只是望通过他渗透着鸽事及人生哲理的叙述转告我们的鸽友“成功得失,形势固然关键,而人内心所能承受的喜怒哀乐也至关重要”。这才是“中国西翁” 文化承载的历史责任。
中外赛鸽历史一次次向我们揭示∶养鸽家的头衔不是自封的,也不是给予的,而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的使命。他们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养鸽历史,要对得起自己的赛鸽文化。他们就是要用活生生的赛鸽来向人们呐喊,向人们展示,他不一定要沉重,但却一定要真实。惟有对赛鸽真实,方才能得到历史文化的真传,赛鸽的历史文化是宁死不屈的,任何的纷繁杂扰,利益惑诱欺骗都会自动丧失作为"他"的本质所在。而赛鸽的历史文化又是妩媚动人的,惟有求真求实的人才能获得"生存",得到世人的青睐。
杨登元及其西翁鸽作为一道充满魅力的人文风景。
这表现在其鸽在现今各地赛事中的超凡霸气-----不管何地,只要有一位真正熟谙西翁育种的核心鸽棚,往往会辐射诸诸多在当地赛事中引领风骚的赛事强豪;
还有其在育种中的诡秘“煞气”------不管何型(形)何羽、何眼的国鸽、外系,无论是纯种还是杂合,一旦与纯种杨登元西翁鸽配合到一起,保管向着杨鸽独特的肌肉、骨骼、眼、羽、鼻、嘴爪方向转化,甚至于需由鸽主很长时间饲养参赛才能琢磨出的鸽性一项立马也能显露端倪。
最为引人入胜的是杨登元先生经历半个世纪独事一系,在育赛中不断总结出的一套“近亲远配” “同血异质,同质异血;同眼异羽,同羽异眼” 交叉配对的繁育技巧,更成为一种放之四海皆准,无论“国血” “外系” ,“长程” “短矩” 都能适用并能付之于实战检验并与现今鸽界广为传颂的国外先进育种程式如出一辙兼有更多文化内涵的先进理论。这些都已成为西翁鸽育种继承发展的独特风景。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向读者展示西翁鸽和西翁人善于“藏” 的本来个性,如今重读杨登元先生《定向培育 贵在坚持》,感悟“藏”与“显” ∶ 原来所谓藏者,就是把它们放在柜子里五十年,拿出来还鲜活乱跳,通体散发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而不是静静地站在书架上忍受着尘灰的侵蚀。
而所谓显,就是相信它成为一种“实用的赛鸽文字”,能活在读者的眼睛里,活在读者的口头上,合着读者的鸽事实战一起跃动。
杨登元先生是真正“传统鸽族”灵魂的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寂寞和孤独换来历史的馈赠,而不是世人的花环。作为中国现代赛鸽育种史上少有的“宗师” 之一,他的学术和做人是统一的。现代人如鱼得水于紧张激烈的大奖赛和摩肩接踵的名鸽展示会、拍卖会,而我却悄然醉心于需要细细咀嚼、鉴赏的那一派寂寞与寥落。我想这才是《定向培育 贵在坚持》的真正内涵。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贵州飞龙赛鸽养殖中心 (833次) 2017-1-1 22:56:28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