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琪雨鸽舍
542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0)
我的养鸽感悟(0)
我的收藏文章(542)
我的赛鸽日记(1)
我的鸽圈动态(0)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神一样的男人培育
中信网友:赛格皇帝,一点也
中信网友:不是乱杀理智点&
LINI:klpr是哪个国
古雲鸽舍:天生我才必有用,
中信网友:请问您,鸽子吃自
小磕拉:琪雨您好! 我
琪雨鸽舍:先清淡,后营养!
   信息统计

琪雨鸽舍
地    区:河 北
文章总数:542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27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20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6-1-9


 

 


鸽坛乾坤大 棚中日月长——琐谈鸽舍中的观察、操控功夫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琪雨鸽舍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6-2-22 20:33:00  
  信鸽爱好者在自己的赛鸽棚舍中摸爬滚打,时间久了,总会积累一些常识性的经验。但其用心程度、眼光的锐利与否和是不是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决定着对棚中赛鸽的认识深度和管理质量。近来走访了数个赛绩卓著的鸽舍,共性是棚舍硬件、赛鸽种质和素质、主人管理质量,总体上均属上乘。个性是每一个棚舍在某一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赛鸽各有特色的认识理念和各不相同的管理方法,对自己启发很大。现将众鸽友的经验和自己的认识体会相结合,主要以日常棚舍中对种鸽、雏鸽和幼鸽的操控、管理方式和小的技巧为主体,拉杂成文并借《赛鸽天地》杂志与广大鸽友交流切磋。


Ⅰ、雏鸽辨雌雄:经多年注意观察,排除少量双雄双雌现象不计,一对鸽蛋中次蛋出雄的概率很高。但由于双雏往往同时出壳,个头差不多时,还是不能区别哪一羽是次蛋所出。公棚送鸽以雌为宜(发育快),普通赛鸽尤其是特比环,总想套在雄鸽的脚上,因为理论上雄鸽随时都能出赛,还可实行鳏夫制操控。但是出壳7天给雏鸽套环时,明明选了那只大的,认为笃定是雄而套的特比,但套环没有几天,小的那只“雌”,飕飕的撵了上来,很快超过了大的那羽,体壮胫粗,威武雄壮——雌雄颠倒了过来!几乎每年每个鸽棚每个鸽友都能遇到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例,真是无奈。成文的赛鸽资料,极少涉及有把握的介绍雏鸽性别鉴识的内容,实践中的情况也显示,雏鸽的性别辨识实在是个老大难问题,两性雏鸽确实太相象了。想当初,在20世纪约70 年代以前,全世界唯一的一个纯蛋鸡品种,是原产意大利的白羽“来航”(又译“来亨”或“来克亨”)鸡。此品种鸡的出壳幼雏,全部为鹅黄色绒毛,雌雄极难区分。但笔者亲眼看见养鸡场的工人师傅,从刚刚出壳的成千上万羽黄色鸡雏中,进行雌雄鉴别分流!其做法是以一秒钟一只的速度,单手将鸡雏往两个不同的筐中放,一筐为雄,另一筐为雌。我曾好奇的询问师傅,雌雄区别的准确率约多少?——99%左右。何以如此之快?——熟能生巧。鉴别的关键在于?——手感。母鸡是什么感觉?——软和。是不是用手捏它们?——不能捏,握在手里的一刹那感觉它们本能挣扎的膨胀力。其实,真正熟练的师傅,技艺纯熟,还没等到小鸡挣扎呢,已经有感觉了!没有挣扎力的小鸡,和手感温度偏低的小鸡,是弱雏,出了壳也是活不长久的。以此类推,同为禽类的家鸽,双雏在性别上也相应有硬软之分,有孩子的鸽友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同月龄的婴儿,男婴比女婴重,女婴抱起来手感更柔软,而男婴则相应有偏硬的感觉——性别差异有共性,从“人之初”阶段就已经显示。按照这样的道理,笔者在给雏鸽套环时,将两羽雏鸽放在手上轻轻把握,掂掂重量,试试硬软,为避免干扰,将眼睛闭上为宜,感觉更准一些。倘若两只雏鸽个头差不多,将手感偏硬的一羽认定为雄。倘若两羽雏鸽大小有差异,也还是将手感偏硬的那羽认定为雄。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感觉雏鸽雌雄辨别的准确率有明显提高。再者,若7——8天的雏鸽有一羽体形偏长,另一羽偏短偏圆,则身长的那羽为雄的可能性要大的多,可参照判断。

Ⅱ、陶质巢盆的使用:陶质巢盆包括江苏宜兴紫砂巢盆近年来开始流行。这些材质的巢盆和石膏巢盆有共同的优点,可长时间使用,隔潮干燥,不易生虫害,保温性能也较好。挑选时应注意能平稳放置不摇晃,没有裂纹即可。但陶质巢盆的一个主要缺点,是盆壁较光滑且呈圆弧型,有时容易造成雏鸽一侧肢体畸形,即一条腿往外撇,收不回来,成为肢残幼鸽而报废。陶盆配套使用的圆形毡垫能较好的避免和解决雏鸽肢体畸形问题。曾经有一羽雏鸽在套环前后,因陶盆中没有毡垫而出现肢残趋势,笔者将毡垫放置于陶盆中后,雏鸽的肢型逐渐得到纠正而痊愈。只是毡垫未待一窝幼鸽出巢,就因粪便污染和种鸽、幼鸽踩踏而变得惨不忍睹。陶质巢盆是耐用型消费品,配套的毡垫是一次性消费品,我们应多准备一些毡垫替换使用。幼鸽15到20天大,毡垫可撤掉不必再续。巢性强的种鸽和义鸽,产蛋前还是本能地要往盆中衔放树枝草棍絮窝。若树枝太硬且缝隙太大,能硌破鸽蛋并能戳伤出壳雏鸽,或使雏鸽出壳后掉落到树枝空隙中夭折。建议亲鸽双蛋产齐后,将巢盆中草棍、树枝撤下,保留毡垫令种鸽能顺利孵蛋即可,孵蛋期的种鸽绝对能使巢中保持干净。堆满树枝草棍的巢盆深度不够,冬季和早春晚秋气温低时,雏鸽爬出巢外回不去,易冻死在巢盆外的巢格角落中。观察和实践告诉我们,种鸽对巢格的位置记忆极为准确,对巢盆的形状和质地、颜色认识模糊,即使将巢盆更换,种鸽也没有“异议”,照孵照哺。曾经有种鸽将蛋产在巢格的木板上,给它追加一个巢盆,将蛋放在其中,种鸽会迅速接受这个巢盆,心满意足地伏在里面孵蛋。雏鸽出壳了,寒冷季节怕雏鸽居于陶土巢盆中不易保温,趁清扫卫生时将陶盆换成草巢,种鸽亦欣然接受。它们只关注巢格的准确位置,巢格是万万更换不得的。

Ⅲ、力戒潮湿:有雏鸽的巢盆中,要想方设法保持干净,潮湿任何时候都是鸽子的大敌。出壳后早夭的雏鸽,尸体总是湿漉漉的,巢中严重潮湿的雏鸽和幼鸽,即使不死,也会发育迟缓或中止,成为僵化的“小老头”。20多天大的戴环幼鸽,如果老是蹲踞在潮湿的巢窝里,会出现反复排稀便,足趾细瘦,毛片稀糙、干涩,趾爪上沾满死硬的粪球,龙骨高尖等发育不良的一系列症状,终难成器,只好淘汰,一轮作育愿望落空。潮湿是虫害、菌毒孳生的的温床,害虫直接噬咬,轻则雏鸽或幼鸽腹部布满浅的坑洞,重则伤口见血引起害虫狂噬于一点,造成幼鸽皮肉穿孔,有的竟连内脏都显露出来。鸽子的胸部龙骨两侧是没有羽毛着生的,为裸区,幼鸽全身羽毛未生长齐全,裸露部分更广,皮肤上许多毛孔。病菌和毒素能通过毛孔渗入到幼鸽体内,使幼鸽致病或中毒。某年夏天,为防止害虫噬咬雏鸽,笔者试将一块使用过的,已经明显褪色泛白的电蚊香片,放置在一羽还没有戴环的雏鸽身体下面,欲利用蚊香片残留的驱蚊药物气味,驱除夜里噬咬雏鸽的害虫,次日晨看结果,那羽雏鸽已经死去了!浑身上下一切正常,饱食的浆水没有消化,看来纯粹是中毒而死,而我们认为已经基本消耗完毕的残留药物,对敏感的幼鸽和雏鸽还是足以致命的,而毒素显然是经由皮肤接触沿毛孔进入雏鸽体内造成中毒。

Ⅳ、幼鸽适时开家:幼鸽出巢开家的原则,是宁早勿晚。30天以内,如果幼鸽自己上了房,它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本能地在家巢上面观察周围景物地标,实际上,此时的幼鸽,已经对自己家巢的位置,有定位感觉了,只是在将周围景物与自己原有的位置感进行复合认证,是棚内棚外两种感觉的合二而一。自觉翅膀还不够硬,幼鸽通常是不会贸然起飞的,至多在棚顶亮翅,原地飞跳起落做起飞前的练习。即使鸽群受惊突然疾飞腾空,留在棚顶的,还是胎毛未褪,羽翅未丰的幼鸽,哪怕是遇到突发的巨响,幼鸽也仅仅是身体一蹲做隐蔽状,或者匍匐行进从巢门处溜进鸽棚躲起来。多年观察的结果,幼鸽感觉翅膀发育完成(主翼羽有了足够的长度),没有成鸽带领,它也会自行起飞。只要自己飞上了天,幼鸽都已具备返舍的能力,如果游棚不归,原因不在于飞行能力。有一次,我棚两羽幼鸽在棚顶观天,尚未起飞,傍晚一羽幼鹰从天而降,以不很老到的姿态摇晃着冲向棚顶的鸽群,全群惊飞,一羽不剩。未起飞的幼鸽是否被鹰捉去,当时没看清楚。当晚查棚,两羽幼鸽均不在。次日早,见一羽躲在邻楼的烟囱后面,一羽在天上幼稚地飞行,因不会降落,几乎飞了一上午。最终两幼鸽平安回到鸽棚。开家晚了情况不妙,幼鸽羽翼丰满,憋足了飞翔的劲头,一旦出棚,一飞冲天。某次外出参加一个会议,棚中三羽幼鸽45天左右还没能开家,开棚后,大龄幼鸽免掉了棚顶观天的程序,当即随成鸽翱翔蓝天。当晚三羽幼鸽全部没有回来,次日见它们在附近或飞或落,身影或远或近,各自为战,虽凌空飞过己棚而不落。再次日,天降滂沱大雨,幼鸽宁肯站在附近楼顶矗立淋雨也不进棚,直到第三天傍晚,三羽幼鸽才先后回落己棚,吃食喝水汇入成鸽队伍,开家过程算是完成。这样的惊险场面,在推迟开家的幼鸽们身上,出现过多次。笔者的体会是:幼鸽在棚中已经建立了位置感,虽说终于出棚惊喜狂飞,但始终以棚舍为依据不会远遁。此时的幼鸽追求自由,追求飞翔的愿望异常强烈,它们显示很耐饿,两、三天不吃不喝不影响情绪,也不影响飞行。另外,笔者的鸽棚位置高度和净空都比较好,最终开家的幼鸽都飞住了。倘若棚势不佳,或许丢失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Ⅴ、新进幼鸽的熟化合群:一座鸽舍,最理想应当有三间鸽棚,即种鸽棚、成年鸽棚和幼鸽棚,但许多鸽友限于条件,只能有一间棚或者两间棚。这样就难免出现出巢幼鸽从种鸽棚移往赛鸽棚,或鸽友赠送的幼鸽以及求鸽友代孵的幼鸽,不能在幼鸽棚开家,必须与各个年龄段的成鸽混群的过程。新来的幼鸽除了开家问题之外,首先面临一个众多成鸽因认生而群起攻击啄打的问题,易使幼鸽躲避不及受伤或者直接导致幼鸽开家时不敢回棚而游失。对于这样的局面,我们既不宜迅速开棚,让幼鸽在还不熟悉新棚环境的情况下随成鸽出飞,也不宜连续数天关棚禁飞,强迫幼鸽与成鸽“不打不相识”。笔者多年试行一种让原棚成鸽与新来幼鸽迅速熟悉的办法,效果还不错。做法是取一个比较大的笼子,将一批多羽出巢的幼鸽集体置于笼内,放到赛鸽棚中,原棚成鸽见到生面孔幼鸽会立即聚拢来威胁啄打,但隔着笼子不能如愿,即使成鸽跳到笼子上面,也威胁不到幼鸽,幼鸽很安全。头一个半天,笼内不放食水,因幼鸽不熟悉笼子开始阶段会冲撞挣扎,放置食水会被碰翻撞倒,此时幼鸽也无心进食饮水。冲撞一会,不能脱离,幼鸽将安静下来,观察棚中情况,隔着笼子,成鸽和幼鸽双方渐渐地认识,减少敌意。后半天可在笼内放置饮水,最好是小型引水器,不易弄脏,也不易翻倒。喂食可以随大棚进食时间进行,将幼鸽笼直接贴近原有食槽,让幼鸽认识食槽,在笼中探出头来练习从食槽中取食,成鸽还是不能啄击幼鸽,一举两得。如此约两天时间,双方基本互相熟悉了,这时放出幼鸽来,成鸽追打几下便罢,不会像啄击从巢箱中掉出不能返回的幼鸽那样,直至头破血流也不肯罢休。出笼的幼鸽,将很快融合到大群当中。

Ⅵ、鸽蛋的检视方法:种蛋在孵过程中,总是要检查的,这是鸽舍管理内容中,基本的环节。经验是检视时一次只取一枚,一次两枚都拿出,会顾此失彼,本身易碎,还要防备种鸽啄打,不安全,容易出意外,这样的教训很多。检视完回放,更要注意,取时种鸽可能不在意,放回的时候,种鸽突然击打的概率更大,种蛋往往在此时被损毁,前功尽弃。取蛋检视时将鸽蛋轻握于手心,手背向上拿进拿出。因为鸽子对温度很敏感,其头部有测温器官,无论手或蛋,只要有温度,种鸽均啄击热源,容易啄伤鸽蛋。手心向下,种鸽顶多咬住主人的手背,不会伤及鸽蛋。多年的实践证明,一窝双蛋出雏,种鸽或保姆鸽可以哺喂的很好,通常不比两喂一效果差。幼鸽哺喂质量的关键,在于雏鸽本身素质,讨食强烈程度和亲鸽状态。雏鸽正常,亲鸽哺育的是头一窝,质量不会差。连续哺喂,质量必然下降,专门喂鸽的保姆鸽也是这样,有必要连续哺喂时,第二窝可只哺一羽。一窝喂两羽雏鸽,雌鸽产夹窝蛋较晚,只喂一只雏鸽,雌鸽会早早产夹窝蛋,退出哺喂。雌鸽产夹窝蛋对雏鸽、幼鸽不利,因为产蛋之前好多天,雌鸽在没有另外的巢格产蛋的情况下,整天挤在原巢中趴窝等待产蛋,影响雄鸽哺育幼鸽,也影响幼鸽发育和休息。雌鸽产夹窝蛋后,即使撤掉,绝大多数雌鸽也不再哺育幼鸽,有条件时,可将雌鸽隔离,雄鸽可单独将幼鸽喂大。实际上此时幼鸽已经接近出巢,有自行采食的举动和欲望,可将一个广口瓶放置在巢箱内,训练幼鸽认食。单放粮食,自重轻,瓶子会经常被幼鸽扳倒,将瓶子的下半部分装上保健砂,只放半截粮食,瓶子就很稳固了,幼鸽或种鸽能轻松吃到粮食,还能选用保健砂,又是一举数得,幼鸽将在未出巢前学会采食,也减轻雄鸽哺喂的辛苦。此时的广口瓶中,要放置小粒粮食,花样尽可能多,因为幼鸽开食时的共性,是不肯吞食大粒粮食的,如大粒的豌豆和玉米等,幼鸽的喙不够灵活,想吃也叼不住,其实,亲鸽在哺喂幼鸽时,始终避免采食大粒粮,放置在巢箱里的鸽粮,玉米总是被剩下,小粒鸽粮总是被细心的挑拣着吃光,颗粒不留。迎合此阶段亲鸽与幼鸽的习性,不必要用玉米诱食,当幼鸽起飞后,胃口出奇的好,饥饿时同成鸽一同抢食,这时先投喂玉米,幼鸽会狼吞虎咽地摄食,只需要两天,幼鸽就会熟练地采食玉米了。(2003/5/3)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长春王氏感悟录------《鸽道》16 (4312次) 2009-7-18 19:59:12
 ·长春王氏感悟录------《鸽道》15 (4678次) 2009-7-18 19:58:00
 ·长春王氏感悟录------《鸽道》14 (4088次) 2009-7-18 19:57:11
 ·长春王氏感悟录------《鸽道》13 (4091次) 2009-7-18 19:56:26
 ·长春王氏感悟录------《鸽道》12 (4213次) 2009-7-18 19:55:35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