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
琪雨鸽舍 |
|
|
|
信息统计 |
琪雨鸽舍
地 区:河 北 文章总数:542篇 推荐篇数: 0篇 留言数量:27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20 建立时间:2006-1-9
|
|
|
|
作者:琪雨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9-7-18 19:53:48
|
|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很多名家回答不出来或是没有让我满意的答案(也可能是因为在日本他们根本不用来路不清的鸽子)
任秀夫先生的答复是:从外表判断是非常不准确的。
在日本鸽界资深的叶东峰前辈倒是经常拿着一羽鸽子给我讲解,每当这时任先生会在一旁笑,现在回想起来他一定是在笑:鸽子这个东西,能说得明白,讲得清楚吗?
魔鬼系宗师花尻先生则要我多看好鸽子,多记好鸽子,当好鸽子看多了,记多了,直觉就产生了,当看到一羽不知底细的好鸽子时,你的直觉会告诉你,就是它。
大田成彦先生的答复:先看它具备的品系特征,再从该品系的角度来判断。
96年12月我在大阪国际宾馆参加了日本96年度全国品评,任先生把我引见给日本翔圣并河先生,记得当时并河先生竟拍了一羽凡龙系的鸽子,并河先生拿出它递给大田成彦说:大田君,看看我买的这一羽鸽子怎么样。
大田先生拿到手中审视一会只说了一句话:我有80%的把握可以断定这是一羽含有詹森血统的鸽子。
仅此而已。
鸽界没有绝对的事,如果真是一个詹森鸽系或是一个火凤凰或紫罗兰就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那养鸽子就太简单了,也就没有那么多乐趣了。
唯一不灭的真理是:围绕血统做赛绩,再围绕赛绩做血统。
所谓的血统就是家族竟翔史,因此没有赛绩就谈不上血统。
96年已故日本名家岩田诚三(提日本人又要被人扔砖头了)参加近畿联盟颁奖会时曾经说:我这几年从欧洲引进种鸽140多羽(他是财阀,又有70多年的养鸽经验,所以无论是经济还是眼力都是普通鸽友不能比的,因此引进的鸽子质量应该是非常高的),回来掺入我的岩田系中,所出后代实战检验能飞返的不过2-30羽,而96年飞800公里联盟冠军的,一查血统,是777*619的199重近血,还是老血统。 山地对鸽子的身体结构要求比较高,鸽子不归,不是定向问题,是身体结构不适合,(有时我也困惑,到底是血统问题,还是身体结构问题,这两点无法割裂) 我在大阪上手过日本名家鸽子不少于2-3千羽(大阪所处关西地区地理恶劣),这些山地飞的好的,共同特点是腰部结构紧凑(不是粗,也不同于大多数平原超远程的腰部过于平坦),感觉上的东西,心里明白,但很难用语言描述,也许说整个身体结构紧凑更贴切。 詹森鸽子在战后对世界鸽坛的发展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这中影响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很多善打恶战的鸽系逐渐消亡了,鸽子性能倾向于短.平.快.---偏脆了,若干年后才能看出詹森鸽系到底是改良了世界鸽系,还是改坏了世界鸽系。
如果能静下心来,读一些遗传育种方面的书籍,再多研究一些赛马的育种,多找一些大牌鸽子的血统书细读的话,你真的是会觉得收获多多。 前提条件是:优配优。 如果你查找当今世界最优秀的纯血马的血脉,你会发现它们都来自2.3匹阿拉伯公马,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几百年十几代人育种的结晶。
在赛马的育种理论中,1匹优秀的赛马(在优配优的前提下),在它的第4代--6代时,出现更优秀的个体的概率最高。
这就是我始终认为好种鸽就是一定是好赛鸽的原因。
就赛鸽(含赛马)育种而言,在沾血比例方面有一定的技巧。
从战术和个体角度而言,确实有许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但从长久战略和整体来讲:是有许多的规律和公式可以遵循的。 我们在育种方面不应该始终被随机的东西牵着走,应该是有一个通廓的框架,其中用随机的(随缘的应该更贴切)来完善补充。 否则就根本不会出现遗传学和育种学。
我也一直认为养鸽和做菜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样的材料,手艺不同,味道就不一样,同是一个菜,各家有各家的风味,
真正高手的水平体现不在于他用的是熊掌燕窝,而是他能用看似普通的材料做出不同常人的味道。
真正的赛鸽高手不在于拥有多么有名的种鸽血统,而在于他能以看似无名的血统保持常胜不衰的赛绩。
天水老师的--到底鸽眼的重要性有的多大?(疯狂--)一文,尽管我扔了许多砖头,但其中的许多观点我还是非常赞同的。
我是血统论者,这种血统论是建立在真实可靠的血统基础上,在真实的血统上寻觅尽可能高的成功概率。
因为曾经痴迷的拜读姜晨光先生的大作,所以也曾经苦悟过鸽眼,最后在苦苦摸索中认定真实的血统远远胜于鸽眼。但不得不承认,还是有许多的感悟。
我在不经赛飞,直接从当年鸽中挑选留种鸽时,在相同的条件下,会比较重视鸽眼。我所喜欢选用的是鸽眼内环全圈不露底的,尤其是黄眼。我也说不出为什么以及其优劣所在。但在自己知根知底的鸽子中,确实偏爱选用这种类型鸽眼的鸽子。在实践过程中也确实收到了令我非常满意的育种效果。
个人认为赛鸽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在两头--作育和比赛,
在作育方面选种和配对是关键,其实配对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
说简单只要把握住优配优这个大方向,理论上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说难是因为期待的结果出现与否,无法立刻判断,快的要1年半载,慢的要3-5年甚至10年, 配对的手法有许多种,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 我个人除了喜欢采用血统配对外,最喜欢用的配对方式是性能配对,
原理就是突出特长,避免差异互补。
即:长配长,短配短,快配快,稳配稳,
不是简单的500公里冠军配500公里亚军,关键是尽可能选用相同天气分速的上位相配,
在我鸽舍里,我最喜欢把某场比赛一起回来的上位互配,因为它们在某方面的性能一致,力图通过作育,保持和强化这种优势,
另外注意性格和巢态,尽可能把性格脾气和巢态状态点相近的互配。
如果它们之间要是能有少许血统关联,对我来说更是求之不得的了。
这次回去又把原环种鸽替弟弟重组了几对,现在的配对是为3年后的赛鸽作育做准备。 种鸽层面做厚.做实,比赛时才能随心所欲, 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已知的人配,未知的天配。
我在以前的帖子里说过:最好的种鸽是在自己棚里飞出来的鸽子,因为它已经完全适应了赛线地理,鸽舍和鸽主,而原环只是基础过渡。 很多人引进高价原环飞不出的主要原因,扣除少数鸽质原因,大部分是鸽主引进前功课没做细,引进后鸽子没用透,造成很多自己认为不飞的淘汰,结果后代在别人出捷报频传。
98年时我曾经潜心作出1个配对,当时对这个配对给予非常大的希望,但次年子代发挥令我失望,500公里能回不快,(作出鸽子外貌一致,曾经发生过500公里兄妹3羽同放同归,一模一样的3羽在第4批次齐刷刷一起落下,我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所以拆掉重组,但坚持用所剩的子代育种再验证。 两年后我才发现,其实我鸽舍里许多赛绩鸽都出自这几羽子代,孙代从230公里到1500公里都发挥出色,连续3年在长春幼鸽特比进入前10位(在曹辉.冯利庆和我舍),500公里前十进六时,有3羽是它们的孙代鸽,上海中荣首关冠军,在我老师史凤林处连续三代发挥。 后来我把它俩配回一起不再拆对,现在可以说这是我鸽舍里的基础黄金配对。 所以我始终认为最少也要3年。
98.99甚至2000年的上半年我都是持和你相同的观点,许多子代发挥确实出色, 但00年下半年我所作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使我彻底改变了这种观点。 我现在的观点是疑鸽不用,用鸽不疑, 建议鸽友:疑鸽不引,引鸽用透。 在血统真实的前提下,异地引进的种鸽子代2.300公里能单独回来,再下走一代,大部分都会有很大改观,尤其长程血统。
鸽子的代数不要走太快,容易自己也把握不住走向, 我基本是没底之前,偶出1孵观察,确实自己觉得有底了,再大批生产。保持和强化血统性能的特长,扩大优势种群,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