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
朱军鸽舍 |
|
|
|
信息统计 |
朱军鸽舍
地 区:河 南 文章总数:39篇 推荐篇数: 28篇 留言数量:136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4662 建立时间:2007-2-19
|
|
|
|
作者:朱军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3-4-12 15:59:38
|
|
2002年香港水禽及部分野鸟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中,从一只死亡野鸽(Columba livia)分离到H5N1禽流感病毒。作为与人类接触密切的留鸟,鸽是否能对禽流感病毒易感,是否具有传播禽流感病毒的潜在危险,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一方面,在疫情暴发的地区很少见到鸽大批死亡或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报道。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尚缺少有关鸽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系统研究以及城市鸽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完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本试验利用禽流感国家参考实验室2002年至2004年间从我国不同地区的鸡、鸭和鸽等不同宿主禽类分离的10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4周龄家鸽,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家鸽的致病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以10~6EID_(50)的禽流感病毒鼻腔感染鸽后,于第3、5、7、10、14天,分别采集存活鸽喉头拭子、泄殖腔拭子,同时剖杀感染鸽各2只,采集各脏器组织并进行病毒滴定和组织病理学分析。于第7、14、21天采集鸽血液,并进行血清学检验,从而着重探讨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鸽体内各脏器的复制、所能引起的病理变化以及排毒和血清转阳情况。 10株禽流感病毒感染组在感染后21天内均未引起家鸽死亡。有关禽流感病毒实验室感鸽的文献报道,不能从感染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分离到相应感染毒株。但是本实验的实验结果与以往禽流感病毒感染鸽试验不同,9株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组的家鸽棉拭子中均可分离到原感染毒株,仅未能从DK/HuNWG/15/04感染组鸽棉拭子分离到感染毒株。 10株禽流感病毒对鸽表现为不均一的致病性,部分毒株感染组,病毒突破呼吸系统,侵入包括脑在内的几乎全身各组织脏器。本研究选取脑组织病毒含量较高的DK/GDJD/23/04与RP/SXXY/47/04两个感染绢的感染7天后剖杀鸽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脾脏、肺脏、肾脏、小肠、盲肠和法氏囊等组织器官均表现出一定的病理变化,如出血、变性、坏死、淋巴结单核细胞浸润等。同样,通过对脑组织病毒含量较高的DK/GDJD/23/04与RP/SXXY/47/04两个感染组感染后7天剖杀鸽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仅可在脑组织内定位到抗原的存在。10株禽流感病毒感染组各细织脏器病毒含量存在组内个体差异和组间差异,其中在不同脏器均能较为有效复制的病毒包括RP/SXXY/47/04、DK/GDJD/23/04、PG/HuN/3902和PG/JLCH/3004,而其他病毒在个体内复制能力较差。 所有感染组中,未能从同居阴性对照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这可能与对照鸽自身品种、年龄和免疫状态等个体因素有关,但感染鸽排毒量也可能不足以引起同居对照鸽的感染,即鸽参与有效传播禽流感病毒的机率有可能较低。10个感染组中,均未见同居阴性对照鸽血清转阳;感染鸽21天血清转阳,抗体效价可达1∶8-1∶32。 针对DK/GDJD/23/04、RP/SXXY/47/04在脑中复制能力尤为突出,在流感病毒的唾液酸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上,从分析病原和宿主两方面入手,分别对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氨基酸利鸽不同类型上皮细胞受体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鸽作为留鸟,虽然对流感病毒不具有明显的易感性,但在禽流感传播中可能具有潜在中间宿主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本研究结合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鸽的实验室感染,还进行了活禽市场鸽自然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系统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病原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未能从采集的200只鸽个体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鸽针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分别达24.4%和11.8%。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