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余在取鸽蛋。尹晓维 摄
【社区达人】
江都区郭村镇东进村的村头,有一个貌不惊人的养鸽场,里面却聚集了2万多只鸽子。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鸽场时,主人曹中余刚刚做完他每天的第一项工作收鸽蛋,一年下来,他能收数十万只呢!
1
每只鸽子下蛋都有记录
每天上午7点到鸽场上班,一直忙到太阳下山鸽子休息了,曹中余才能有点空闲。“鸽子通常在凌晨3点半左右产蛋,所以每天上午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鸽蛋。把一筐筐的鸽蛋放到仓库时,也是每天最开心的时刻。”
不过曹中余收鸽蛋,并不是简单地将鸽蛋从鸽笼里取出来装到筐中完事,在收鸽蛋的同时,他还要记下每只鸽子产蛋的日期。“一只鸽子一个月可产6只蛋,但也有可能只产三四只蛋,或是一个月一只蛋也不产。给每只鸽子建档案,就是要了解鸽子的生长情况,不产蛋是不是因为生病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由于病毒感染。”
目前,曹中余的鸽场每天产蛋量在700只—1000只,一年下来,鸽蛋的产量几十万只,“我这里的鸽蛋主要销往浙江、上海和苏南等地,基本上供不应求。我还要从成都、山东、武汉、洛阳等地拿蛋,成了这些地区的鸽场在南京、上海等市场的重要中间转批商。我还在南京设了办事处,我女儿女婿在那边负责。”
曹中余正介绍着,接到一位上海客户的电话,对方准备过来取货,提前了解曹中余的鸽场目前有多少只库存,需要什么样的货车装运。“我现在库存差不多有1万只蛋,明天客户全部提走。”
2
从打工者改行养鸽子
从2000年创办之初的700对鸽子起家,经过13年的努力,曹中余如今的鸽场已经发展到12排鸽舍,1万多对鸽子的庞大阵容。
10多年前,曹中余在南京从事中央空调的安装,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他决定回到农村开创一番事业。经向省农科院咨询,到广州等地考察,2000年,曹中余把打工多年的积蓄58万元拿出来投资办起了养鸽场。
刚开始时,没有技术、没有经验,鸽场第一年就亏18万元,接下来的几年,一直在亏本。曹中余也几度后悔当初的选择。然而,面对巨大的损失,曹中余还是坚持了下来,他一边总结经验教训,一边托朋友找到了泰州一位畜牧病毒防治方面的专家,逐步熟练了肉鸽饲养技术、防疫要领。“我现在从鸽子的精神状态,粪便的颜色就可以判断出鸽子有没有生病。”
随着鸽场的养殖逐渐好起来,曹中余开始萌生了品牌意识,2004年7月,他的鸽场先后获得江苏省无公害畜禽产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
打出无公害品牌后,曹中余的肉鸽卖到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位在上海开酒店的台湾客商认准了曹中余的“无公害”,与曹中余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010年前后,随着绿色鸽蛋受到城里人的青睐,鸽蛋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卖肉鸽太繁锁,鸽子在送到饭店之前先要宰杀、洗干净,然后再冷冻。而且饭店都是半年结一次账,看到鸽蛋很有市场,我就从肉鸽的销售转向鸽蛋销售方面。”曹中余介绍。
3
一人致富带动众人创业
鸽子的寿命在5年左右,曹中余的鸽场每年要淘汰4000只老鸽,然后再补充5000只幼鸽,“因为需要鸽子下蛋,我要保证幼鸽以母鸽为主,少部分的公鸽作为种鸽。”
养殖过程中,创新也给曹中余带来蒸蒸日上的效益。“现在,我将正常饲养的白羽王种鸽"一夫一妻制"改为一公二母。”曹中余告诉记者,这是他的新办法,目的就是让鸽子多产蛋。“这种配对省去一只公鸽的饲料等开支,多了一只母鸽下蛋,同时在鸽窝里放一只塑料小框,内装一只假鸽蛋,这样让母鸽跳进框内下蛋,避免了鸽蛋被踩破的危险。”同时,曹中余还想出了一个大胆的技术革新:设计一个恒温保质装置,将淡季的鸽蛋贮存起来,待到旺季销售。
在他的帮助下,目前已有11户村民办起了养鸽场,曹中余给他们长年提供饲料,聘请病毒专家上门指导,帮助他们销售种鸽、鸽蛋。 通讯员 傅江兵 郁兴
本报驻江都记者 尹晓维 来源:扬州新闻网-扬州晚报 作者:尹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