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北京鸿鹏鸽舍
182 1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BE18-335
中信网友:BE18-335
中信网友:AU2013BO
中信网友:CHN20200
中信网友:TPA是哪里的
中信网友:2020-09,
中信网友:NJTB2016
中信网友:我捡到了一只鸽子
信息统计
北京鸿鹏鸽舍
地    区:北 京
文章总数:182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14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40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11-5-5


杂交鸽能做种鸽吗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北京鸿鹏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1-8-15 9:03:16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种非常规的概念,所论虽大逆不道,却足以令人深思 ...... 一、杂交鸽到底有多大使用价值 在人们的概念中,杂交鸽由于遗传不稳 定,不宜用其育种,多用于竞赛,而且杂 × 杂交还是一种退化,参赛获胜的机率很小。 但笔者所知的一些例证,结果却并不全是那么回事。
例1、 98 年武汉公棚赛综合第 5 名、首届“稳拿金鸽大奖赛”单鸽总冠军,是郑州赛鸽俱乐部主任周文王的 98-16- 016567# 赛鸽,该鸽育出过程和血统是这样的:
上海放哈密 74 名之子配哈密 127 名 ( 全国品评冠军 )× 台鸽之女,孙代取一雄再配一荷兰雌,出得 016567# 参赛获奖鸽。其上三代亲鸽全无任何血缘关系,典型的杂 × 杂交配合,公棚比赛却也照样获高位奖。如果你认为“偶然”的一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下面还有更多的实例。 例2、郑州鸽会后起之秀“精锐鸽舍”陈雷, 98 年参加郑州市、赛鸽俱乐部、郑州分局鸽会等组织的大、小 300 - 500 公里比赛约计 9 次之多,共获得 3 个冠军、 5 个亚军、 2 个季军和 4 - 10 名内 15 个高位名次,其所有参赛获奖鸽全部是杂交鸽(请参阅‘赛鸽天地’第 18 期彩色插页的血统说明),同时陈本人也不认为这些获奖鸽的上代是纯种鸽。以全部多品系的杂交鸽互配也能赢得如此骄人战果,我们对杂 × 杂交的鄙夷态度是不是得改变一些? 其实,杂交的概念被血统论者过于贬低了,事物都有其正反的两面,不论是纯种鸽还是杂交鸽,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信鸽比赛的是距离和速度,决定胜负的关键首先是配对,再好的纯种鸽,配合不当未必就能胜得了配合适当的杂交鸽,相信这个道理谁都认可。从配对角度分析上述杂交鸽获得成功的原因,就能较为清楚地说明杂交鸽不但能做为赛鸽,还有一定能力或潜力成为种鸽。
二、 放翔能力上的强 × 强配合
信鸽的配对有强 × 强配合及差异配合。通常所说的强 × 强配合是指将同一级别的优秀雄雌种鸽相配,以达到强化和获得稳定性极高的优秀子代鸽的目的,常用的同一级别鸽赛绩配也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就纯种鸽来讲,每一个好血统都有一个最适合的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赛距范围,纯种鸽之所以能致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的优异放翔特性具有高度地纯合性和遗传稳定性,这是强 × 强配合所带来的优势。但若配合双方的放翔能力有明显地差别时,即使品系相同,也因最初遗传结合的是杂合放翔能力,形不成强 × 强结合的放翔优势,就会演化成事实上的同品系间的杂交配合。主观认为一个品系鸽子的放翔能力绝对是相同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所谓纯系只是相对的,现实中因种种原因,形成纯系不纯的现象还是很多的。因此,从纯合强势放翔能力求得强 × 强配合这一目标出发,不同品系间的相同放翔能力鸽的有益配合,不再称谓杂合,而变成了事实上的一个品系,也不能保证任一纯系的雄雌鸽相配就能绝对育出较多地好鸽子来,否则他们不会采取这种用时间和运气换效益的做法。如此说来,既然用纯系鸽也得花些时间才能“碰运气”式地育出好赛鸽来,杂交鸽为什么不能做为种鸽用呢?反正最终总是要以后代的赛绩来进行验证和选择的呀。
再举一些例子。从公棚赛上拍回一羽优秀的获奖鸽做种鸽,另配一羽绝大多数不同品系或说不上品系的来源鸽出雏,次年上公棚参赛就获奖的屡见不鲜,而且几乎成了一种不变的真理和最捷径的作育方式。如有兴趣收集一下这些获奖父母鸽的血统,恐怕没有几羽是纯系鸽,还是杂 × 杂交的多。
综上所述,一羽好种鸽的做种依据最重要的不是血统是否纯净,而是放翔能力、遗传力、亲合力的强弱。因此,以纯合强势放翔能力为目的地杂交配合,只要方法得当,筛选准确,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强势放翔特性的逐代退化,同样有机会从后代中获得优秀的个体,所以,杂交鸽也能做为种鸽。
四、杂交鸽放翔能力的纯合方法
信鸽放翔能力的差别是由人为因素育成的,还因赛事距离的相对定位而分别形成了现在的适合飞短、中、长、远和超远程等不同能力的专长鸽,以及适飞恶劣天气或特殊地形的特长鸽。一般来讲,全部适应上述赛程的全能型赛鸽是极少的,大都存在只适应一至二项赛程的能力,超越其适应赛程能力极限时,会出现明显迟归或丢失的现象,这主要是鸽子定向能力和体力原因所造成的。为改变信鸽这种“专项特性”的缺陷,通常以长 × 短配合、优势互补的方法进行改良。但实际应用时,因方法不当,在短期 ( 数代 ) 内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例如, 《 鸽友 》98 年第四期“近亲交与杂交的繁殖应用”一文作者徐金鹏就曾用短程快速台鸽配超远程吴凇鸽,得出的结论是后代“即飞不远又飞不快”,这是由父母双方获得的遗传因子因差异太大而不能融合的原故。这类鸽作为赛鸽的使用价值不大,但以其做为改良放翔特性的过渡鸽也还是可行的,如周文王的 016567# 鸽的祖代鸽。回顾前述其 016567# 鸽的育出过程,可以帮助弄明白这种以改良为目的,最终实现纯合杂交鸽放翔能力的运作方式。
他是将同为 500×2000 公里能力的过渡鸽互配。按照遗传规律,后代会出成 500 ×500 、 2000×2000 和 500×2000 三种类型鸽,其中, 500×500 和 2000×2000 是纯合型的,并且 500×500 的个体由于掺入了 2000 公里鸽的一些特性,在保持原有快速的基础上,还会具备一些远程鸽的持久力和耐气候能力; 2000×2000 个体会掺入一些快速鸽的特性,在有能力飞完 2000 公里赛程的基础上,速度还会进一步得到提高。这种认识并非杜撰, 《 詹森育种原理 》 一书中就有“借异血的加入,改良原有血统的生命力,如速度、续航力及抗恶天气的能力”之说。当然,如出成 500×2000 的杂合能力鸽时,由于其原有强势放翔能力在连续杂合遗传的过程中被逐渐消弱,已不具备做为改良型“过渡”鸽的要求和“隔代遗传”的能力而要淘汰的,这也是通常未经筛选的杂 × 杂交鸽放翔能力会逐代退化的重要原因。
对于配合双方都是相同纯合型放翔能力的,不论纯系鸽还是杂交鸽,后代一般只出成父母原有的放翔能力和特性,个别会依上几代纯合力度强弱而出现差异和返祖现象。
以完全不同的杂合型放翔能力鸽互配是非常不可取的,如以 500× 700 的配 1500 ×2000 的;或者以纯合鸽配不同放翔能力的杂合鸽,也是不可取的,如采用 500 × 500 配 1000×2000 等。两种配合所育出后代的放翔能力都是杂合,前者的杂 × 杂交没有任何意义,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子代放翔、做种的使用价值都不大;后者只能作为改良用过渡鸽,没有多少放翔使用价值。
五、杂交鸽的差异配合方法 经实践证明,欲想尽快实现差异配目的时,宜采用差异不大的方式进行。如用 500 ×700 、 700×1000 、 1000×1500 等循序渐进地方式,因放翔能力的接近而易于融合。即使不融合,对赛程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仍有一定地获胜能力,后代再如此配合一、二次,就会有一些鸽子实现基本融合。当然,要想完全将这一纯合特性固定下来,需得几代的努力。 选择差异配组合时,最好采用双方都是纯合型的和强势的(如 500×500 的纯合鸽配 700×700 鸽的纯合鸽),这样获得的后代,同胞间放翔能力差异不大和相同的机会多,成功率较高;或者配合双方至少有一方是纯合型的,另一方的两种杂合放翔能力都与配对纯合鸽的放翔能力差异不大,如 700×700 的纯合鸽配 500×1000 的杂合鸽,其后代多可以对半出成 500×700 和 700×1000 的较小差异能力鸽,可据情分别用于 500-700 和 700 -1000 公里的比赛。其它赛距放翔能力的获得方法可以此类推。
六、有目的地纯合杂交鸽的放翔能力
因天气变坏、顶风或山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使赛鸽实际飞行距离加长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只将仅有 500 公里能力的赛鸽参加该赛程的比赛是不太保险的,据情和有目的地适当培育一些飞翔持久力好、抗恶气候强的赛鸽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笔者了解的一些成功例证,采用 500× 700 的较小差异配合方式,有机会在一、二代内基本育成 600 公里放翔能力的纯合型赛鸽(视融合能力的不同,纯合时间会有差别),其适应赛程是有些难度的 500 公里和一般赛况的 700 公里。而当前国外众多名家赛鸽的实际放翔能力是高速、短距之类型的较多, 400 公里内的赛程是其绝对强项,超过 500 公里赛程、实际飞翔时间过长、顶风或变天时,就易于飞不回来。这也是多数短距、超强能力外血鸽在中国国内一些稍难飞公棚赛的决赛中不易出成绩的原因。真正能在上述不利条件下出成绩的,实际是一般强度的赛鸽,其中, 适用性最强的是 600 公里能力鸽。如参加北京的秋季公棚赛,因顶风的机会较多,参送专飞 500 公里能力的赛鸽一般因体力不支当日很难飞回来,使用 600 至强势 700 公里能力的赛鸽,因飞翔持久力较强,顶风容易奏效。
但在信鸽中,具有 600 公里放翔能力的相当少,其主要还是依靠 500× 700 等形式的差异配合方法,逐代纯合、获得。这种先差异后纯合的配对方法对最终合成的是什么品系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合成相同的强势放翔能力。
至于快速 × 耐气候鸽的培育方法,本文第四节业已论述,不再重复。
七、 杂交鸽后代的选择方法 认为杂交鸽不易做种的理由大体有两种,一是鸽子不整状,可能什么样外观和放翔能力的都有;二是遗传因子很杂,很难鉴定何者为主遗传。这种顾虑有其一定地道理,毕竟信鸽内部的遗传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给正确选择带来了一定地难度。虽然如此,有经验的养鸽者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遗传规律和外观判断做些甄别。如利用父亲的放翔能力可传子、女,母亲的放翔能力仅传儿子的遗传特点进行推理式选择,还可借鉴伴性遗传的一些遗传特征,从外貌(如眼睛、羽毛)上进行对照选择等方法,尚能够起到一些选择作用。
没有能力或无把握以上述方法进行选择的,现在也没什么可作难的,使用专用测试器具,可以很准确地将杂合型或纯合型赛鸽的放翔能力和遗传形式甄别出来。世界上,唯中国大陆鸽友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
至于杂交所带来的信鸽外形不整状,这不是主要的,饲养能够获奖的赛鸽才是最主要的。试想,养一棚外形再漂亮和整齐化一的纯系鸽,如果总是拿不到好成绩,又有多高使用价值?何况你又有多少把握认定自己棚中的所谓纯系鸽的放翔能力究竟纯合或者强到哪种程度呢?
八、结束寄语 本文之意不是专门和饲养纯系赛鸽的朋友和根深蒂固的纯系育种法作对,笔者本人也饲养、使用纯系或近血繁殖赛鸽,也很清楚使用纯系鸽比杂交鸽容易得多,但从不固守一法,而是适情纯、杂混用,唯追求各级别放翔能力鸽的纯合性、稳定性和羽色的统一性(个人癖好,全棚一色瓦灰鸽)。无论使用纯系繁殖还是杂交繁殖,自信有能力从容应付。只是面对普通会员棚中纯系鸽太少,多为杂交鸽和遗传知识又知之甚少的现状,努力寻求、探索出一种在其现有赛鸽水平的基础上,稍加功力或投入不大就能有些改观的方法。未必一定就是绝好的主意,但也不见得会误人子弟。事实上,无论采用纯系鸽还是杂交鸽做种繁殖,只要方法得当,都是可以育出好赛鸽来的,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就连大师级人物 ──《 詹森兄弟传奇 》 的作者艾迪 . 夏拉肯也“完全不相信纯系和近亲繁殖是保持赛鸽品质的好方法”,其还认为“追求纯系的养鸽家,经常是个失败者”。
可见,要想保持好赛鸽的活力和品质的延续,杂交繁殖是必经之路。说穿了,那么多育种家千方百计地保持纯系或适时地采用近交,其所担心的就是怕好鸽的优良放翔特性失去或把握不住,应用纯系或近血配合的重要目的之一,实质就是易于识别、把握配合双方的放翔能力,而使用杂交鸽不易把握罢了。
本文推荐的以杂交鸽为题材的“血统杂交 . 能力纯合”的方法介与纯系和杂交两种观念之间,即有强化赛鸽放翔能力、提高后代身体素质和便于掌握运用等优点,又能免除血缘亲交所带来的生理缺陷,说不定还是解决信鸽纯系繁殖通病的一种办法,为何不能一试?
需要交代清楚的是,以纯合杂交鸽放翔能力为主导思想的作育方法,只是对信鸽定向能力和飞翔耐力方面的一种近似纯合,结果不会象纯系鸽那样纯合的点、面较广,故不能认为是同等于近血性质的同品系纯合。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养鸽感悟50条 (2872次) 2013-2-19 17:45:29
 ·佛巴斯46的传奇王朝 (8877次) 2011-12-17 9:25:56
 ·我自己看鸽子的套路 (4780次) 2011-9-29 8:39:03
 ·近血配高手法寶 - 新手陷阱 (4064次) 2011-9-23 9:20:12
 ·高手与新手的对话 (3912次) 2011-9-13 9:32:21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