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聚翔东正赛鸽
7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信息统计
聚翔东正赛鸽
地    区:山 东
文章总数:7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2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0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9-6-18


不要放弃对鸽眼的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聚翔东正赛鸽  来源:原创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0-11-12 10:23:55  
  养鸽人如果有一手高超的鉴鸽功夫,就会把比赛和育种的失误降到最低限度,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费用开支、时间以及精神上的损耗。这是大家都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事。一个人懂得鉴鸽,意味着他将拥有好鸽子。然而,鉴鸽又谈何容易。再有,鉴鸽时不看眼睛的人几乎没有,可眼睛里看不出冠军也是事实,谁都没这份把握。
鸽眼同归巢到底有无关系?显然,眼睛是不可能看到千公里之外的老巢,这一点似乎得到共识。鸽眼说也就日趋没落,但是多数养鸽人都是喜爱色彩斑斓的眼睛。
眼志学说产生于英国,可是养鸽人很少有懂英文的,懂眼睛的却不少。他们往往依靠看眼睛来评定鸽子和进行配种。这种由来已久的功夫主要来自平时的观察、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一门学说。
对于鸽眼的研究,是观察面砂、底砂、眼志和内线扣等等,这是属于眼中虹膜的结构。这种研究有些人认为除了观察鸽子的健康外,没有别的用处,特别是用眼砂来鉴别信鸽的优良似乎毫无道理。真是这样吗?我们不防认真的看看虹膜。
《旧约》书中说:一个患手足骨折的人,一个驼背矮小的人,他的眼内有斑点,不可能向神烧化、奉祭,因他有躯体的缺陷。这是最早对虹膜的观察,发现虹膜上的斑点与疾病有关。
从医学角度来看,虹膜只是与健康有关,用研究虹膜来确定其他部位器官的病变损害,损伤位置和机能紊乱,早就是一门专科学说,称之为虹膜诊断学。各国医学工作者一直在研究虹膜,世界虹膜工作者友谊协会是虹膜研究的国际性组织,研究虹膜对诊断疾病是一种手段。
如果说医学上的虹膜研究是为诊断疾病,养鸽人对鸽眼虹膜的研究则是要判断鸽子的优劣,这是一种非医学范畴。因为最令人关心的是鸽子的定向归巢能力,对鸽子健康状况的研究也包含其中,但不是主要的。我们首先明确一下鸽眼的解剖结构:眼睛呈球形,外面为角膜和巩膜,中间是色素膜(虹膜和巩膜,中间有睫状体及脉络膜),里面为玻璃体和视网膜。虹膜富有大量的血管和植物神经,已由解剖证实。除遮蔽光线外,尚具有调节光量的功能,这是由虹膜内可扩大瞳孔的交感神经和可缩小瞳孔的副交感神经支配,虹膜的颜色取决于实质前角色素细胞及后层色素上皮细胞的色素含量,正常情况下,与品种和遗传有关。
虹膜与脑脊系统及植物神经相联系,肌体各部的平衡失调,通过睫状血管的扩张、收缩或肌肉的挛缩、松驰形成信息,呈现于虹膜面上。表现在虹膜纹理的分离、陷凹、变色或色素堆集,以及瞳孔变形上。对于鸽子来说,我们是要找定向与虹膜改变之间的关系,但对于信鸽是依靠什么来定向的,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可能是磁场,也可能是太阳,不在这里讨论。我们应注意到鸽子体内神经和体液系统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各部分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信鸽定向及回归过程中,打破了原先的神经液系统的平衡,富含血管神经的虹膜也就发生了改变,经过数代人为和自然的选择,形成虹膜的一些特征并且遗传后代,机体内部的变化,唯一可以通过虹膜进行观察。所以说,依靠观察虹膜对鸽子的优劣进行判断并非无稽之谈,而且具有科学性的。
远程归巢鸽子的眼砂确实有一定特征,如粗糙、厚实的面砂,就是定向能力的一种表现。这是外部原因(定向、飞翔、紧张等)造成平衡失调,鸽眼虹膜面网状结构受神经体液改变的影响而发生的疏密变化。目前由于基因遗传科学理论得到普遍认识,血统的重要性受到重视,但不应把重视血统和重视鸽眼分离开。优秀信鸽的性能和眼砂都会遗传,同品系的外形和眼砂相似。此外还应重视的是,优秀信鸽的虹膜有其独特之处,应该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
提出虹膜研究是有科学性的,是基于目前对鸽眼研究有轻视倾向。有人认为日本、台湾地区亦不重视鸽眼,他们的杂志极少登鸽眼图片。应该看到他们是世界铭鸽市场最大的买主,偏重血统纯度自然有道理,但无论买或养都要有雄厚的财力。他们并没有多少人潜心于鸽眼研究和培养自己的品种,买优秀的自然来得快。这与中国大陆的情况有些不同,更与我们老一代养鸽家走过的路不同。
这里只是提出虹膜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希望鸽界不要轻易放弃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东西。不要单纯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认为眼睛不可能进行定向就对鸽眼放弃观察研究,应该看到鸽眼与全身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鸽子我们能观察到其内在变化的就是虹膜,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去加强研究和探索。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打球虫时应注意的细节 (650次) 2010-11-12 10:33:07
 ·防治“腺病毒”老法新用效果显著 (578次) 2010-11-12 10:32:01
 ·信鸽鼠药中毒的救治 (2012次) 2010-11-12 10:22:17
 ·信鸽混合疾病感染的防治 (639次) 2010-11-12 10:19:57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