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内蒙美华鸽社 |
|
|
信息统计
内蒙美华鸽社
地 区:内蒙古 文章总数:1267篇 推荐篇数: 309篇 留言数量:415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24741 建立时间:2007-12-12
|
作者:内蒙美华鸽社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0-3-16 15:02:07
|
|
鸽友们在训放赛鸽过程中,一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近距离训放赛鸽的时候,赛鸽升空后总是在放飞地点盘旋几圈之后才离去,而且丢鸽也较多。笔者的一位鸽友曾有一只500公里竞翔季军,却在下一站70公里的训放中一去不返。而在远距离放飞的时候,赛鸽升空后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定位向鸽巢方向飞去。在当今的赛事中,500公里当日归的现象早已很平常,为什么在几十公里近的地方赛鸽却出现犹豫徘徊的观象呢?这里的奥秘等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其中规律为我所用。
某外国学者作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为赛鸽的眼睛戴上不透明的隐形眼镜,目的是盲目飞翔,以试验赛鸽的归巢性能。这个试验的结果告诉我们,这些暂时被弄得盲目的赛鸽们,一只一只地飞了回来。但是,却在距离鸽舍数千米的地方坠落。这件事告诉我们,赛鸽的飞行是靠一种人们难以了解的航行系统导航。对于上面所说的试验,我们在做这样的推测:当赛鸽飞到距离鸽舍数千米的时候,由于在近距离内赛鸽体内的导航系统失去作用而找不到鸽舍。这就象雷达操纵飞机一样,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的时候,飞行员完全是依靠导航系统完成自动飞行,眼睛不必看着外面。当飞机飞临机场要降落时,飞行员必须做“有视飞行”,他一定要了解外面的情况,才能完全降落。赛鸽的归巢原理或许也是这样吧,鸽子在做远距离飞行时靠的是赛鸽的导航系统,但到了离舍数千米时就需用眼睛搜索目标让自己接近目标抵达鸽舍。针对上面的试验与推断我不妨做出这样一个结论:
在远距离放飞的赛鸽,它们是依据赛鸽自身的导航系统飞向鸽巢,在近距离飞行时赛鸽是依据眼睛搜索目标确定飞行方向,它是在做“有视飞行”。那么,从赛鸽的感应导航系统失去特有的作用,到赛鸽做有视飞行之间的这一飞行距离,就是我们所说的盲区。因为,这一段距离中正是两种飞行导航器官功能转换的空挡,此间的飞行是感应导航系统消失后的一种惯性续航,它能基本保障飞行方向的连续性,直到有视飞行后赛鸽再作飞行方向的确认与调整。如果我们在训放赛鸽时放飞地点恰好处在盲区内,赛鸽没有惯性续航能力的支持,只好高飞盘旋扩大搜寻范围寻找熟悉目标。只有找到目标后才作定向飞行直奔老巢。此时,如果赛鸽的短途训放不到位,或是赛鸽的智商较低,记忆力较差就很容易成为他乡之客,沦为天落鸟。
据笔者对天落鸟不完全的调查了解,绝大多数的天落鸟被捕地点与其正确的飞行方向是相同的,且多数是在离巢地较近的地区沦为天落鸟。关于赛鸽的训放盲区问题鸽友们都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赛鸽盲区的确定上只是一个范围不是一个定值,它与赛鸽的品种、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养鸽者自己要深入了解所养赛鸽的品种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训放计划。据有关资料报道,赛鸽能在人目力所不能及的远方区分出一般飞禽与鹰,因此可见赛鸽的观察能力是多么强。遵循赛鸽的这一特性,做有视飞行间的训放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对幼鸽的训放尤为重要,在幼鸽的训放过程中,应由近到远的对幼鸽进行集体训放,在某一地点经过几次集体训放之后,再进行单只训放,然后再逐渐加大训放距离,并保持单只放飞训练,以培养赛鸽的独立飞行能力。在赛鸽的竞翔过程中,独立的飞行能力训练十分重要,它能很快的脱离鸽群的集体飞行,只有这样的赛鸽才能有望成为优胜者。此外,在有视飞行的过程中,逐渐增加放飞距离,可以增加赛鸽的有视飞行距离,从而缩短盲区距离,减少赛鸽在盲区的搜寻时间,有力于赛鸽快速归巢。因为,赛鸽有着很强的记忆力,它能清楚地记忆地面上的物体目标,从而能及时准确的确定飞行方向。
英国的动物学家马休斯教授认为赛鸽是依靠太阳导航的。他曾把数只赛鸽在睛天放出去,看到那些赛鸽在天空中飞转了一个大圈之后就朝鸽舍的方向飞去。他们对各种距离的赛鸽放飞归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一百公里以上放飞的赛鸽归巢比例比较高,相反近距离的放飞,就是在距离鸽舍几十公里的地方放飞赛鸽,迷途的赛鸽反而较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赛鸽远离鸽舍一百公里以上的时候,它们可以凭借着赛鸽体内的导航系统从太阳的位置测量出经度、纬度的差异,以特有的生物电子计算机计算出飞行方向。而在几十公里远的地方放飞赛鸽,由于距离鸽舍太近,赛鸽计算不出精确的方位,所以只能在天空中转很多圈寻找它们熟悉的目标。美国的歌尼尔大学的吉顿教授提出,在阴天的情况下,赛鸽的归巢不是依靠太阳而是根据地球的磁场。吉顿教授与他的同事们作过这样的试验,他们把一部分的赛鸽安装了磁铁,把另一部分的赛鸽安装了与磁铁等重的普通黄铜,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同时放飞,这个试验的目的,是要利用磁铁扰乱赛鸽自身的磁场。
如果赛鸽真的是依靠磁场作为它们的导航依据,那么,它们身上的磁铁必定弄乱其归巢的航向。试验的结果正如他们所期待的,在阴天放出去装有磁铁的赛鸽果然七零八落的乱飞,再也没有飞回鸽舍,但是装有普通黄铜的赛鸽,却毫不犹豫的飞向正确的方向。可是在晴天,两部分赛鸽都能同样的按着正确的方向飞回鸽舍。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赛鸽归巢奥秘的推断早已不只以上两点。例如,利用大气压强差导航、利用气味差、电波等导航系统的推断已被鸽友所了解。但是,总体来说无论是那一种导航系统,都是赛鸽利用某一种物质的地域差别进行导航的这一点是相同的,因为它们都是根据在距离上的不同从而找到两地间的差别。所不同的就是赛鸽究竟对哪一种具体物质的接收实现导航能力的。关于这方面的科学探索问题,笔者认为还是让科研人员去探索吧!作为一个养鸽者能够运用赛鸽归巢的奥秘推断为日常赛鸽的科学饲养服务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在这一方面深入研究,才能有助于养鸽技能的提高,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科学的试验为赛鸽归巢的导航理论推断提供了充足的依据,从试验中我们不难看出赛鸽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不同的人为干扰条件下归巢能力有所不同,这说明了赛鸽的远程导航感应系统至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导航系统。它们在各自适应的环境中发挥其优势,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赛鸽的远程导航任务。当赛鸽在异地放飞时,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或其它因素能够很快的激活赛鸽体内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接收系统,并启动这一导航系统做出正确的飞行方向。它们的工作原理就像是人的大脑一样。
现代医学认为,人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也称两个半球,它们在机能上存在着对称性,即左半球与右半球有着明确的分工,左半球主要对语言、文学、符号、计算、思维、推理起主导作用;而右半球则在具体的形象感知、空间定位、实体认识、面貌识别、音乐、美术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因此,左半球与右半球在机能上各有优势并实现优势互补。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或善于表达能说会道、或思维敏捷逻辑清楚、或能歌善舞理解认识能力较高,这都是每个人的特点。一人能够集中上述所有优点者是不多见的。当一个人走进某一生活环境之中,例如辩论会场,他的左脑便能充分发挥作用,围绕自身观点组织语言进行阐述;如果置身于音乐、书画展之中,他的右脑便能充分发挥作用,得到现场感应作出评价。笔者举上述事例目的是想说明赛鸽各个导航系统之间对外界自然气候条件、环境状况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从而也就产生了赛鸽品系间的不同特征(指内在的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情况),不同个性间存在的对外界环境不同的感应能力。
对此,作为我们广大喜欢赛鸽竞翔的鸽友来说,怎样去发现、去遵循、去发挥赛鸽自身优势,是赛鸽竞翔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试想,一羽自身优势能在晴天快速归巢的赛鸽,如果非要在阴天选送参赛,其结果肯定是不容乐观的。反之,如果一羽适合阴雨天气飞行的赛鸽,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也是难发挥自身优势的。就目前我国各地赛鸽的饲养水平看不乏优质赛鸽,为什么有的鸽友拥有好的赛鸽却不能飞出好的成绩呢?说到底还是对自己饲养的赛鸽没有足够的认识,一个赛鸽高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赛鸽的了解程度是知鸽如知已,如果你能达到这一境界想不赢都难。
言归正传,我们探索赛鸽归巢之奥秘,不是为了科学发明,更不是去搞仿生学的创造,在鸽界谈赛鸽,我们探索赛鸽归巢奥秘目的就是顺应赛鸽自身优势特点,搞好竞翔活动。通过上述的试验与分析,鸽友们也一定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但是,只停留在对赛鸽导航系统的了解认识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成功的利用因势利导才能促进我们养鸽技能的提高。笔者认为,通过上述试验分析至少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启迪供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去补充完善:
一、引种时不要只看竞翔成绩忽视竞翔环境,不要只看自身特点,还要兼顾同一品系特征的一致性。
二、养鸽时不要短、中、远三程并驾齐驱,但要选中一程多系并举。
三、在赛鸽的训放中,摸清各路赛鸽的有视飞行极限,在极限处多方位训放,有利于熟悉周围的地形地貌。
四、选鸽参赛时不要多多益善,且要记住天有不测风云,应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谋略,并具备调兵遣将之能力。
五、远程训放是检查赛鸽导航系统优劣的唯一方法,在远程放飞地点不要同时开笼放飞,应单鸽逐一放飞,其间隔时间要长,避免导航系统较差的赛鸽结伴而归。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仅供鸽友参考!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