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南通王志刚鸽舍 |
|
|
信息统计
南通王志刚鸽舍
地 区:江 苏 文章总数:163篇 推荐篇数: 4篇 留言数量:67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452 建立时间:2005-11-28
|
作者:南通王志刚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6-5-2 12:31:00
|
|
在遗传学的主题方面,存在着有许多错误的观念,至今乃尚深植在一般的养鸽者的心中。为了将这些观念能彻底理清,我们将集中注意力於遗传学的历史演变和今日生物学的主要争论点上。 在十九世纪初期以前,一般人都还是认为植物和动物都同样具有固定的结构和形式,后来,有一些思想家就极力阐述"转变"的观念,这个观念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生物在历经一边串进步的转变之后,其具有的多样性生命种类是可能的。
所有的生物都有它清清楚楚的"历史",有些过去存在的动植物,在如今已消失了,而在今日乃存活於这个世界的生物种类,其所呈现的生命特徵都是早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我们从许多化石的被发掘,就可以很明白地印证生物的转变之理论。 早期,由於宗教势力及哲学思想的影响,而要让人们接受进化理论是极为困难的。
1809年法国自然科学家一拉马克[Lamarck]先生,是首位将进化理论具体应用在他的主要研究工作之中。他想要试着解释进化论,他说所有生物对他们周边环境的一切事务都是相当的敏感,且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跟着改变其生活习性,因此,它们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这种调适环境变化的能力是可经由后天的学习而来的。 拉马克先生指出,任何一种器官假如经常使用的话,就会被强化,假如不经常使用的话就无法助长其发展。譬如铁匠的肌肉就特别有力道,这是因为他经常要长时间地使用铁槌的缘故。拉马克先生又特别强调这种独特的能力是可以一代接著一代地传递下去的,这就是拉马克主义者所认为的后天习来之特性是可以遗传的。
长颈鹿脖子的进化,是经由拉马克进化论曲线推论而来的典型范例:长颈鹿祖先的脖子,本来也是短短的,但因为了要能吃到树干上的树叶以求生存,所以日常就极尽所能地伸展它的脖子,而终于变成今天的这个模样,拥有长长的脖子及长长的前腿。 相似的观点,在心里能力的遗传方面也开始受到关注,曾有一段期间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盛行。例如:有人肯定地指出数学知识非常的人,其后代子孙在算术的学习方面将变得十分容易,虽然尽管拉马克是那样地杰出,但自此以后拉马克的研究渐渐地被遗忘。 在此之后不久,达尔文(Darwin)就发表他的惊世巨著"物种由来"。
在达尔文的观念里,"自然淘汰"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本事实。他从生物个体与相同物种间有那些差异而进一步地做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根据他的观察结果指出,某些生物个体与其相同物种间在某部份起了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其为生存而必须搏斗的最佳装备,使得它们更能适应环境的改变。惟有这些能存活下来的个体才能繁衍子孙,到最后身上没有有利变化的同类族群会被消灭掉,而身上有着有利变化的个体就会很快地占有整个族群。 所以说,大自然会进行一种众所皆知的过程……"自然淘汰"。 另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将遗传的机制及真正原因解释清楚的人,不是达尔文,当然也不是拉马克。拉马克太相信机器或其他构造物用与不用,其结果会直接反映在下代子孙的身上。而达尔文并未攻击拉马克所倡导之后天习来特性的遗传观点,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应唾弃达尔文,毕竟在1859年那时候,遗传学尚未诞生。最早从事遗传学研究的人是法国人孟德尔(MENDEL),他跟达尔文是同时代的人,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是默默无名的人,因为,他的一些论文都只能在一些不著名的刊物中仓促发表而已,一直到1900年,他的遗传定律始被认定。今天,每个人都知道孟德尔的研究出来的遗传因子,会在怀孕的时候经由父母亲遗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为了帮助了解,有必要做更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在显微镜中,我们不难发现细胞核中有着某些微小的丝状物,此物被称为"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就称为"遗传因子",简称为"基因"。染色体内的基因就像项链上的珠子一样,很有秩序地整齐排列,这些基因的排列次序将会直接反映到遗传的结果。孟德尔是第一位将基因的遗传特徵加予验证的科学家,近几年来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更是进步神速,已有许多动物的染色体图已被发现,包括人类和鸽子在内。以人类为例,我们甚至已知道许多基因在染色体内的确实位置。 我们之所以对基因特别加予叙述,主要是因为其与一些遗传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哮喘是由基因遗传而来,在最近已获证实,因此,要如何使遗传因子维持稳定而不致产生病变,这实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简言之,染色体的突变或是基因之化学成份突然变化,或是排列次序异于平常,都会导致不良的遗传结果。某些突变是自动自发地急剧增加,大部份的突变却都是悄悄地缓慢进行。
总而言之,虽然大多数基因突变的机率只有亿分之一,但是,也有少数基因突变可以在短期间内快速增加突变的数量,这就是产生"突变物"[mutagenic]的原动力。 首先我们必须指出高能量的辐射源(如紫外线、X光、宇宙光及无线电波等)。可能使某些化学物质产生变异。在这里我们可以做个有趣的观察,那就是由化学物质的改变所导致的遗传性突变,跟癌细胞发展的特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化学基因的变异或是癌细胞的形成,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解释为"突变"mutation),前者突变的结果仅会发生在其后代子孙身上,后者的突变将导致疾病和癌症的形成。以现代生物学家的遗传观点来说,藉由自然淘汰的结果,其演变过程可以归纳成两个,头一个是遗传突变结果的产物,第二个是为了求生存所作的调整。 没有任何样事物是可以远离真理的。
在前苏联有一位科学家名字叫李申可[Lysendk],他由於有史达林与鲁雪夫的保护,使得他所提倡的遗传理论得以立足。事实上,他的理论也只不过是新的拉马克主义论而已。李申可早期的志向是在农业技术方面,1935牛仔 在这方面的研究已颇具声望,1938年他已成为俄国农艺学院的领导人,在经过不久,他的研究达到了颠峰,但对生物学家而言,他的确是个头号怕恐怖人物,因为,李申可不愿严守惯例,他先关闭了部份生物学院,并且阻止生物学家参加国外的学术会议。更有甚者,许多的研究人员遭到放逐,或是被送到劳改营改造。 这种疯狂的行为,可以引述当时他所说的一句话来作解释:那就是"古典的遗传学理论是错误的,因为他跟马克斯的列宁主义的教条是互相抵触的"。事实的真象并不需费心推敲,便可以轻易地看出这是政治在干预科学。到1953年史达林死了以后,李申可的时代也跟着结束。他的理论在生物遗传学上留下了一个大笑话。李申可主义的结束,举世的生物学家莫不额首称幸,他的行为可以说是整个科学历史上最大的变态,苏联在这次的"出轨"[derailment]事件中,其农艺及畜牧的发展早已一蹶不振。 现在,我们可以声称对古典遗传学的疑虑已完全消失了,甚至我们可以在所有遗传的发现物中,找到分子位阶的释例。我们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后天特性的遗传问题是不可能持久的,但也并不是说后天的环境的行使完全影响。它只不过是影响到个体。而不会影响到整个物种的进化。
有许多的养鸽者到现在依旧存在着这些错误的观念,尤其是老一辈的养鸽者更是如此,不过,假如他们有定期在阅读鸽刊杂志的话,相信对这些错误的观念就会慢慢地被被导正过来的。
二、 育种价值和年龄
由实证出发看来,我们得知年轻鸽的活力最高于老鸽的,所以我们人们因此而得出一 个结论:年轻鸽的作战精神和本身的生命力,以至于它本身所保持的素质都会显得比老鸽来得高。因之,鸽友们通常都只会想用年轻鸽当种鸽来进行繁殖和育种。相对的来说,老鸽(所指的是10岁或以上的老龄鸽)却无可避免的会被渐渐予以淘汰。也有一些鸽友喜欢用晚期生的年轻鸽来当种鸽。不过,这种的推论却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不论年轻鸽或年老鸽,都绝对不会影响到它们的遗传能力的。
遗传能力本身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的。 我自科学研究上找到支持这项论点依据,同时,自我们人类方面,也可以找到相当丰富的正面实证:老年人所生的孩子不见得会不灵活、不健康或不够聪明。此外,我尚可以用本身对时光的经验于这方面加予说明。 通常,我都会很重视自己的老种鸽和给予极高的评价,甚而,就算它们真的已到达‘劳损‘的程度也好(指的是其肌肉的耗损),但是它们却仍然于育种这方面会给我带来很好的收获。我也晓得,很多鸽友于看到这儿的时候,大概会耸耸肩,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认同。但是,鸽友们对这个问题会有更好的说明和论断吗? 他们不用老鸽来当种鸽;有我他们老早就已将舍内的老鸽淘汰掉了,根本就没有机会再利用这些老鸽,甚而,他们愚蠢到这么说:除非鸽子已完全成长和定型,否则便不足以被利用来当种鸽。
当然,下述的想法也是错误的:能够产生性细胞(生殖细胞)的鸽子就可以育出好的子孙。 当我刚进入鸽界时就将一羽雄鸽(1955年生)配一羽一岁的母鸽(1954年生)。这一对鸽子的交配才是一个大机缘……于1955年的秋天给我带来了"Labeeuwken"这羽极为优秀的母鸽。它于18个月大时就在利摩治(Limoges)的国家赛飞出了很好的成绩,而且再于四岁于移舍后的第四和第六个星期连续两次飞安格拉姆(Angouleme),亦均获得了极佳的成绩,而且那时正值赛季赛程进入至最为激烈的期间,当然,它所迎抗的还是飞鳏夫制的鸽子呢? 但很清洁的,素质很差的鸽子就甚么也不必谈了。不过,我在这里主要是要对所谓的「鸽子的好坏跟它出生的时间有关(也就是鸽的生辰)。」之事提出异议。
自然,也有人认为鸽子配对时所选择的时间也很重要。有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我早在1992年7月第六期的『善翔(Gut Flug)』"杂志曾为文「Die mondtheorie(月相理论)"中讨论过。我的结论是鸽子遗传特质的转移跟月相和季节无关,并不受这些所谓时辰的影响,因此,这可说纯属是一种的想象,难道是说於春天繁殖出来的鸽子就该当选手鸽,而於秋天时所出生的的就会是比较好的种鸽的材料吗?
三、 比赛、训练等等跟育种效能的关系
鸽子的肌肉会因经过长期的训练而变得更强壮,肌肉量也会增加。因此,有不少鸽友的结论跟拉马克完全一样,说这些鸽子的育种效能会一代接一代的愈来愈强。但如果鸽子被囚饲,其肌肉也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训练,方向感也无法得适当的发展,接著其翔赛能效也可能会减退。这也就是说,这些鸽子的育种效能不会进入到其高峰状态。 "016"号(1971年鸽,曾经获得1975年国王杯冠军)是我饲养过的最佳之赛鸽,而它的父亲却从来未接受过常规的训练,不过,我却不会怀疑它的育种能效。因为它乃是我那羽巴赛隆纳11(Barcelon all,1958年鸽)之子,该鸽於1964年巴赛隆纳的国际赛中获胜,跟1962年已两度於国际赛中获胜。训练和参加奖金赛事不会对鸽子的遗传特质有任何的影响,因此,对专门用以担当育种的种鸽来说,常规的训练和出赛是没有绝对的必要的。自然,我的意思也并不是说让种鸽获得一定程度的运动训练毫无必要,刚好相反,我只是说他们不一定要参加比赛而已。
也让我趁此机会,特别指出……人类运动员跟赛鸽选手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差别……这一个观念:若跟人类比较,赛鸽的赛前预备功夫(训练)用不着那么多,便足以顺利地达致其作战状态。有关遗传这一方面的问题,我尚可自这里只略作评论。 很多鸽友,包括有很多一流高手在内,手上绝大部分的种鸽都是被囚饲的,害怕鸽子被飞失了或误食田野间的毒药。我个人是不会剥夺任何一羽种鸽的活动自由,当然,其中有很多却从来都未尝看到过鸽子笼的内部是怎么样子的!在这里我试举一个例子:大部分的鸽友都晓得,我鸽舍里赛鸽的基础大部分都来自A、凡布利安娜(A.Vanbruaene)。这些鸽子则源自鸽蛋(1955年),我将它们购入后自行孵化和培养之。其中有两羽母鸽是"Goud Klompje"号的直女鸽。这两羽鸽子中的一羽体形比较小,但体构却相当杰出,肌肉的构造亦甚佳。而另一羽体型比较大者,它的每一方面似乎比较完美(像是:行为举止、活力、羽毛、一般的体构等等)。然而,它的胸骨却很显突。当然,这是因为其胸肌不充分所引起的。冬天时我曾把舍内的新丁带往凡布利安那处让他试行(评鉴),他大表意外,说我这只怪物尚用不着被丢进垃圾桶里。原先,我是认定这羽鸽子的骨骼已生变型,心想,就算让它飞100公里,能不能翔完地安全归还还是一个大问题是。
我的论证很直截和简单,这只鸽子是"Goud Klompje"的直女,照道理来讲再怎么坏也不会坏到那里去的。而且我也相信,鸽子的遗传特质是不会因它身体出现了某些缺陷而受到避免不了的影响。后来,我这个观点的确获得证实,他是对的。有关这一方面,我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为什么这只鸽子会有缺陷出现呢?这只"年轻的Goud Klompje出壳的情况是正常的,并没有显示出有患病的徵样,同时发育成长也是没有问题,甚具活力。因此,我只能作下述推测,它的胸肌之所以没有获得充分发育,是因为於蛋内尚处于胚胎期的它,出现了异常的发展(也许是归於用运送鸽蛋时出现意外情况所致吧)。
事实上,我於这个例子却安全地引证出一个教训,这就是:不管鸽子出现怎么样的情况也好,鸽友还是必须要加予警惕,这种状况可能不由遗传所引起的。
四、 育种与伤残
我从不赞同一只断了翅膀或是胸骨受过伤的鸽子,不能用来当种鸽的说法,显然,有部分鸽主误以为这些受伤的鸽子,因无法接受正常的舍外飞行,势必会影响到其下代子孙的飞行品质。英国有一位知名的作家声称,由於鸽子有忘本的特性,因此在哺育仔鸽时,为了防止亲鸽飞回原本的鸽舍,故必须将它们囚禁饲养,如此将会使种鸽的肌肉因缺乏运动锻练,所生下来的鸽子也会因而失去了长途飞行的能耐。 我要反驳这种不正确的主张,并不需要特别的科学论证,只要问一间我多少鸽舍拥有断胸骨的种鸽便可以明了了。在我的印象之中,最好的例子就是有位名叫杜伯雷尔( Dibbekaere)的养鸽家,他饲养了一只断了胸骨的赛鸽,虽然它是一只毫不起眼的鸽子,但却在1992年的布利福(Brive)的国家赛中,这只鸽子很难能可贵的两次夺魁,之后,它被取名为"断胸骨号(Broken Breastbone)",当然后来也成为此鸽舍基础黄金种鸽之一了。
为了进一步评论某些愚蠢的理论,在此,我要特别举一些民族的习俗来详加解释。我们都知道,约在一世纪以前,日本和中国的女性都还要被迫穿上比脚的实际尺寸还要小很多的鞋子,这个可怕的事实,直到数十年前才被废止。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被绑得十分细小的脚掌,绝对不会产生遗传的效应。同样的,在美国的印地安那州及非洲的某些部落,也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在他们一生下来,嘴巴就被塞以木头,打算将嘴巴的尺寸扩大,而且还特地将头盖骨扭曲。虽然,这些习俗一代接着一代地传承下来,但是,他们的子孙一生下来依旧还是正常的头颅及嘴巴。由此可以证明种鸽身体上的缺陷并不会影响到下一代的。
五、 种鸽与疾病
有些养鸽者坚信只要有健全的管理,就会让鸽子不会生病,而那些不健康的鸽子,则会显现出一些状况,诸如肺或是喉咙发炎等,这些生了病的鸽子是从来不会被当作种鸽使用的。有些养鸽甚至强调,我们不应该干涉鸽子的健康,且应相信药物的使用将会削弱它们的抵抗力,此种不良的体质还会遗传给下一代。所幸,今日的养鸽者,已很少相信江湖术士的偏方而乱给鸽子投药。目前市面上有琳琅满目、五花十色,各式各样的鸽药一大堆,种类之多实令人瞠目结舌,眼花潦乱,假如鸽子原本是健康的,以不服用任何药品为佳,如果鸽子不幸染病了,也要先了解其患病的病症是什么?然后再对症下药,切忌轻率地胡乱投药,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六、 无稽之谈(Telegony)
有很多人到现在还是十分相信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当种鸽初发情时,其第一次所选择的配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将影响到日后所有仔鸽的品质。不管,这只母鸽是否已休息了一年,还是另外进行新的配对,原配公鸽的精虫依然会留在母鸽的体内,有人甚至断言,指这种影响将会跟着母鸽一辈子。
相反的情形是也有些人相信,当一只素质很优良的公鸽和一只素质很差的母鸽交配过后,这只公鸽将会受到"污染",日后再与其他的母鸽配对时,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这些看法在受精胚胎的真正结构及其成长的转变,尚未被洞悉之前,还勉强可以被接受,然而,在今日,这种荒谬的论调是再也不可能被接受的了。
八、 少许实例
在此,我想列举少许至今仍然深植在一些养鸽人家心中的纯拉马克主义之实例来作结论。
1、 我们经常可以在鸽刊上看到某某人士从另一位知名的养鸽人家的手中,引进翔绩是如何如何辉煌的(纯系)种鸽。引进种鸽确是信心的根源: A、 用这些纯系种鸽来育种,相较于其他血源相近的种鸽,可获得较稳定的品种。 B、 当这些铭鸽换到新环境之后,一般人以为它们很快就会熟悉环境并恢复生气。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因纯种铭鸽是不容易接受新鸽舍的,就是将它关在新鸽舍经过了一段时间也是一样的。反过来说,由於这些种鸽的血统纯正,一般的养鸽人家都会将它珍藏着,甚少在短期间内就移手於他人,因此,这些种鸽都要在饲养一段长时间后,才能真正适应新的环境,恢复原有的生气和活力。 事实上,用这些纯种铭鸽与其他铭鸽交配,所生下来的后裔大部分都毫无原始血统的杰出特性,尤其在离得隔代之后,这种优良特性的承传就愈有问题,因而,各位鸽友们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购得了铭鸽铭系,并不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鸽赛中获得了优胜和成功。
2、 在几年前,有一令人吃惊的报导刊登在业余养鸽家杂志上,作者对"格兰庞得"(Ghent Pouter)型的鸽子,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嗉囊而感到盐分惊讶!根据作者的假设推论,这型鸽子的嗉囊可能是因为吸入过量的空气和水,才会使嗉囊逐渐扩大,经过代代相传之后,此型鸽子的嗉囊终於发展成今日的这个样子。
九、 总结
我相信没有任何结论及叙述比W、T、Keeton和J、L、Gorld先生所讲的更好了(在1986年"生物科学"第847页)。那就是遗传科学已明白显示,藉由外在训练,可以使其生理强度获得发展,藉由饮食及健康的维护(包括食物及药物的给予),可能改变其遗传基因,而使心理能力获得发展。 不管种鸽的生理或心理方面所受的训练如何,也不管它曾服用过哪些药物,种鸽的生殖细胞都还是会维持其原始的遗传特性,这是许多养鸽人家最容易患的错误观念,希望藉由本篇文章的说明,能让大家明了错误的所在,以便可以更改过来,而达到成功,鸽赛胜利。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