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小疯子鸽舍
12 1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4)
我的养鸽感悟(0)
我的收藏文章(8)
我的赛鸽日记(0)
我的鸽圈动态(1)
   最新评论
   我的好友
更多>>

小疯子鸽舍
地    区:云 南
文章总数:12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1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0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12-5-20


 



鸽病全书【五】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小疯子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2-5-22 21:54:35  
  116.坏疽性皮炎的剖检病变?

一般具有肿胀、坏死、溃疡,发出腐臭味,病变部呈暗紫色,其内部有时还出现带泡沫的浆液性渗出物。其坏死部位细看似同蜂窝一样,故又名为坏疽性蜂窝组织炎。其他如腺胃、肌胃的黏膜也有出血和溃疡。肝、脾、肾肿大,除肾外还有坏死性病变。慢性病例则贫血,其骨髓的颜色变淡。虽然本病与葡萄球菌局部感染很类似,但葡萄球菌局部感染的腺胃、肌胃黏膜均没有出血、溃疡变化。

117.坏疽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首先应消除笼舍及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锐利、尖刺物体,以免因创伤而引起感染发病,若仅发现个别病例时,还是作淘汰处理为宜,以消除疾病隐患。并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全场性清洁消毒和预防性投药(一般抗生素均可),在处理和剖检病鸽/鹌鹑时,宜将尸体及污秽等必须全部作无害化处理,如深埋或焚烧加消毒均可,这样可以避免人为地扩散病原。对于病鸽/鹌鹑的治疗,关键是及时选用土霉素、强力霉素、磺胺类药物,可控制本病的发展,笼舍用0.1%高锰酸钾进行消毒。

118.葡萄球菌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⑴新生雏出现脐炎: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其中有部分是由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1~2天内死亡。临床表现脐孔发炎肿大,腹部膨胀(大肚脐)等,与大肠杆菌所致脐炎相似。

⑵败血型葡萄球菌病:该型病鸽/鹌鹑生前没有特征性临床表现,一般可见病鸽/鹌鹑精神、食欲不好,低头缩颈呆立。病后1~2天死亡。当处于频死期或死亡之后,在鸽/鹌鹑胸腹部、翅膀内侧皮肤,有的在大腿内侧、头部、下颌部和趾部皮肤可见皮肤湿润、肿胀,相应部位羽毛潮湿易掉。外观蓝紫色,皮肤坏死,皮下渗出液呈茶绿色或紫红色胶冻状。

⑶关节炎型的葡萄球菌病:多发生于跗关节,关节肿胀,有热痛感,站立困难,以胸骨着地,行走不便,跛行,喜卧。有的出现趾底肿胀,溃疡结痂;肉垂肿大出血,冠肿胀有溃疡结痂。

⑷发生禽痘时可继发葡萄球菌性眼炎,导致眼睑肿胀,有炎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出血等。

119.葡萄球菌病的剖检变化?

败血型的局部皮肤增厚、水肿。切开皮肤见皮下有数量不等的紫红色液体,胸腹肌出血。有的皮肤无明显变化,但局部皮下(胸、腹或大腿内侧)有灰黄色胶冻样水肿液。

120.葡萄球菌病应该如何防治?

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在治疗前应做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全群给药。实践证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痢特灵、恩诺沙星、新霉素等均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治疗中首先选择口服易吸收的药物,当发病后立即全群投药,控制本病流行。

预防本病的发生,要从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养殖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入手,尽可能做到消除发病诱因,认真检修笼具,切实做好禽痘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在常发地区频繁使用抗菌药物,疗效日渐降低,应考虑用疫苗接种来控制本病。国内研制的葡萄球菌病多价氢氧化铝灭活苗,于15~24日龄皮下注射,2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121.什么是白痢?有哪些临床症状?

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多在出雏几天后出现明显症状,7~10天病雏逐渐增多,急性者突然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翼下垂,缩颈闭目昏睡,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停食后出现软嗉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常发出“吱吱”的叫声,有的病雏出现眼盲或肢关节跛行症状,耐过者常发育不良。

122.白痢在临床上有哪些病理变化?

死于几日龄的病雏,有出血性肺炎,稍大的病雏,肺有灰黄色结节和灰色肝变。育成阶段病死的,肝肿大,暗红至深红,有的呈土黄色,有砖红色条纹,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质地极脆,易破裂。成年阶段病死的,卵黄萎缩,卵泡无光泽呈青色或铅黑色等变化。

123.白痢应该怎样预防?

⑴加强环境消毒工作,发病的及时淘汰,注意种蛋入孵前消毒。

⑵投药:痢特灵0.02~0.04%拌料,恩诺沙星拌料或饮水等。

124.伤寒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成年肉鸽/鹌鹑突然零星死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头下垂、厌食、下痢,卵巢充血、出血,甚至卵黄破裂进入腹腔,形成腹膜炎。

剖检可见肝脾肿大,肝脏呈青铜色,肝和心肌上有白色粟粒大小的坏死点。产蛋鸡出现卵巢炎或卵黄性腹膜炎等。

125.伤寒病是如何防治的?

⑴重病的及时淘汰处理,彻底消毒,种蛋入孵用甲醛熏蒸。

⑵投药:痢特灵0.02%拌料,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126.什么是鹌鹑双球菌病?  
鹌鹑双球菌病是由双球菌引起的以拉稀、歪头为特征的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闭目昏睡,呼吸困难,羽毛蓬乱无光。多数病鹌鹑歪向一侧,不断倒地,人工扶起,歪着头又倒地,个别倒在地上采食。腹泻严重,排黑色粘性或白色稀便。有的关节肿大,腹部肿胀发紫。产蛋小或产软蛋、白皮蛋、棕色蛋,产蛋率显著下降。病程7~21天。

127.鹌鹑双球菌病的剖检变化有哪些?

体表脱毛处皮肤发红,腹腔内有浆液性、出血性或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小肠壁增厚,肠管变粗,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斑点,有的溃疡面有高梁粒大小的黄色干酪样物,拨去干酪物可见红色的溃疡凹陷。肝脏肿大,被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黄色条纹。脾脏肿大1~2倍,有出血斑点。肾肿大3~4倍,色暗。输卵管发炎。

128.鹌鹑双球菌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链霉素2克,用水溶液拌料2~4千克;0.05%的痢菌净饮水,均连用7天。间隔5天,再用上法连服7天,可治愈。在服药期,对舍及饮用具经常清洗消毒,保持鹌鹑舍环境卫生。

129.什么是人畜共患的鸟疫?

鸟疫的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本病以鹦鹉、火鸡、鸭、某些海鸟易感染。幼鸟(禽)发生本病一般较成年鸟(禽)严重,且死亡率高。病死鸟(禽)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经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吸入的带菌的小水滴或尘埃而感染。经消化道感染不太常见。本病从鸽传播到人的较少见,但从鹦鹉传给人的较常见且较严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鸟中常可呈地方性流行。各种不良因素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130.患鸟疫后,有哪些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禽类感染本病后多呈隐性。鹦鹉、鸽、火鸡等鸟类呈显性感染。发病后表现精神沉郁,厌食,眼和鼻有粘脓性分泌物,拉稀。后期脱水、消瘦,幼龄鸽死亡严重;成年鸽多可康复而成为带菌者。

剖检可以看到肝肿大,有坏死灶,气囊发炎,呈云雾状混浊或有干酪样渗出物,常有纤维素性心包炎,有时有肠炎的病变。 

131.如何防治鸟疫?

应隔离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对舍内外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还应保持舍内干燥清洁,防止各种应激。同时,由于本病为人畜共患,因而场内有关人员也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还要严禁外来人员进出疫区,以免感染和病情扩散。消灭吸血昆虫,严防吸血昆虫叮咬,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选用氯霉素、红霉素、金霉素等,鸽群如混鸽感染霉形体病时,也可用泰乐菌素。值得注意的是,人可经过呼吸道、与病鸽及其产品接触,或经伤口感染鸟疫。




三、寄生虫病





132.球虫病是怎样发生和流行的?

球虫病是一种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雏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病愈的雏禽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禽多为带虫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

病鸽/鹌鹑是主要传染源,凡被带虫禽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人及其衣服、用具等以及某些昆虫都可成为机械传播者。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笼舍潮湿、拥挤,卫生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在潮湿多雨、气温较高的梅雨季节易爆发球虫病。

133.球虫病有哪些症状?

羽毛蓬松,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鸽/鹌鹑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134.球虫病有哪些剖检变化?

病禽消瘦,冠与粘膜苍白,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两支盲肠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3~5倍,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肠粘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

135.平时应该怎样防治球虫病?

⑴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笼舍干燥、通风和卫生,定期清除粪便,堆放;发酵以杀灭卵囊。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补充足够的维生素K和给予3~7倍推荐量的维生素A可加速患球虫病后的康复。

⑵药物防制: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防制主要是依靠药物。我国养禽生产上使用的抗球虫药品种,有好多种,如氯苯胍、硝苯酰胺(球痢灵)、磺胺间六甲氧嘧啶(制菌磺)、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噁啉等。具体使用剂量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进行,定期更换抗球虫药物,防止形成耐药性,用药后及时更换垫料,防止反复感染。
136.什么是冠癣病?它是怎样发生和流行的?

冠癣又称黄癣,是禽的一种真菌性皮肤病。它的特征是在头部的无毛部分,特别是冠的肉垂上面生成的一种黄白色、鳞片状的癣痂。本病多见于夏季,主要通过皮肤伤口(如蚊子咬伤、擦伤等)传染,禽群直接接触就可以互相传染,逐渐散播。养殖密度过大和环境卫生不良,更易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137.冠癣病有哪些病变特征?

开始先是在冠上面产生一种灰白色的斑点,表面形成鳞屑,好像撒落的面粉。以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冠部、肉髯、眼睛四周以及头部无毛部分的皮肤,整个冠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癣痂。当疾病进一步发展,皮肤上沉积的鳞屑增厚,形成一种表面皱缩的结痂。病变也可能蔓延到身体有毛部分的皮肤,致使羽毛成片脱落,皮肤增厚和覆盖着上述的鳞屑和结痂。

在有些严重的病例,病菌也可以侵入内脏器官,在上呼吸道粘膜上形成一种坏死结节和淡黄色的干酪样沉着物,偶然也可能发生在支气管和肺,甚至引起嗉囊和小肠粘膜发生坏死性炎症。当疾病严重时,由于皮肤痒痛,表现不安,精神萎顿,衰弱,消瘦。
138.什么叫螨虫?它是怎样寄生的?

螨虫是一类寄生在寄生于腿部无毛处及脚趾部皮内的坑道内进行发育和繁殖寄生虫,属永久性寄生虫。引起患部炎症,发痒,起鳞片,继而皮肤增厚,粗糙,甚至干裂,渗出物干燥后形成灰白色痂皮,如同涂石灰样,故称“石灰脚”,严重者腿瘸,行走困难,食欲减退,生长缓慢,产蛋减少。膝螨寄生于羽毛根部,刺激皮肤引起炎症,皮肤发红,发痒,病禽自啄羽毛,羽毛变脆易脱落,造成“脱羽症”,多发于翅膀和尾部大羽,严重者,羽毛几乎全部脱光。

139.怎样防治螨病?

主要是用药物杀灭禽体和环境中的虫体,房舍地面和墙壁、床板等用杀虫药液喷洒。治疗时应先将病鸡腿浸入温肥皂水中使痂皮泡软,除去痂皮,涂上20%硫磺软膏,或2%石炭酸软膏,或将病禽腿浸在机油、柴油或煤油中,间隔数天再用一次。也可将20%杀灭菊酯乳油用水稀释1000~2500倍,浸浴患腿或患部涂擦均可,间隔数天再用药一次。治疗禽螨病,可用上述杀灭菊酯或除癞灵(溴氢菊脂)喷洒患禽体或药浴,或用含伊维菌素制剂进行肌肉注射。

140.身上长虱子应如何防治?

主要是用药物杀灭机体上的虱,同时对笼舍及饲槽、饮水槽等用具和环境进行彻底杀虫和消毒。杀灭机体上的虱,可根据季节、药物制剂及受侵袭程度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

⑴烟雾法:20%杀灭菊酯(敌虫菊酯,速灭杀丁,氰戊菊酯,戊酸氰醚酯)乳油,按每立方米空间0.02毫升,用带有烟雾发生装置的喷雾机喷雾。烟雾后笼舍需密闭2~3小时。

⑵喷雾或药浴法:20%杀灭菊酯乳油按3000~4000倍用水稀释,或癞螨灵(溴氰菊酯)按说明用水稀释,或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按4000~5000倍用水稀释,直接向机体上喷洒或药浴,均有良好效果。一般间隔7~10天再用药一次,效果更好。

⑶阿维菌素:混饲或皮下注射,均有良效,用法及注意事项参考药品说明。

141.什么是毛细线虫病?

本病是寄生于鸽子小肠前半部的毛细线虫引起的鸽最普通的蠕虫病。引起本病的毛细线虫有鸽的毛细线虫、捻转毛细线虫、膨尾毛细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前两种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后者需蚯蚓为中间宿主而间接发育。虫卵随粪便排出,鸽食入含有幼虫的虫卵后被感染。

142.毛细线虫病的临床症状?

幼鸽患本病一般不表现任何症状,严重感染时,表现食欲消失,大量饮水,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低头闭目,消化紊乱,腹部不适。开始时呈间隙性下痢,继而呈相当稳定性下痢,随后下痢加剧,或排出红色黏液样粪便,还出现皮肤干燥和贫血严重。病鸽很快消瘦。重症的童鸽1周后严重脱水,昏迷衰竭死亡。(如感染捻转毛细线虫时,因主要是嗉囊受损,外表可见嗉囊膨大,使颈部迷走神经受压迫--导致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麻痹而死。)

由于毛细线虫在肠壁内穿行,并分泌溶肠组织的物质,造成肠道严重炎症和出血,肠壁增厚,内有较多积液。病程长的变成黄白色小结节以至坏死,形成伪膜,有异臭味。

143.毛细线虫病防治措施?

左旋咪唑、四氯化碳、噻咪唑等药物,为预防本病的发生,首先应避免鸽与粪便接触,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其次要定期驱虫,一般童鸽每3个月全群驱虫1次,成年鸽每年驱虫1次;同时驱虫前增加饲料营养,多喂含维生素A的多维素或鱼肝油。

144.什么是蛔虫病?

本病是鸽子常见的一种内寄生虫病,病原为蛔虫。虫体寄生于鸽的小肠,夺取营养物质,影响肠的吸收消化功能,并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导致鸽子发病,明显消瘦,消化功能障碍,生长发育受阻,长羽不良,严重的也可导致死亡。鸽子只有食入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才会患本病。饲料、饮水、保键砂、泥土、垫料被带有虫卵的粪便污染,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各种日龄的鸽都可感染发病,幼鸽易受感染,尤其是与亲鸽隔离后的童鸽,对蛔虫更易感染,病情也较成鸽严重。成鸽的易感性较低,即使感染,病程也较长,只有虫体较多时,才会引起严重损伤以至死亡。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不足和缺乏,会促进本病暴发,无症状的球虫感染鸽对蛔虫的易感性增强。

145.蛔虫病的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时无可见症状,但实际上这些患鸽的生产性能已降低约10%了,严重感染时,鸽的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和食欲等会明显下降,甚至出现麻痹症状;时间较长时,病鸽体重减轻,明显消瘦,垂翅乏力,常呆立不动,黏膜苍白,表现便秘与拉稀交替,粪中有时还带有血或黏液。羽毛松乱,趾部浮肿。啄食羽毛或异物,除头颈外,体表的其他部分长羽不良,食欲不振,皮肤有痒感,有时还可出现抽搐及头颈歪斜等神经症状。信鸽则飞翔能力下降。

剖检可见病鸽肠道苍白、肿胀,上段黏膜损伤,肠道内可见蛔虫成虫数量不等,严重时竟达几百条之多,阻塞整个肠管,严重损害肠道机能的恢复。因此,定期驱虫控制感染极为重要。

146.蛔虫病的防治措施?

防治本病主要应注意搞好平时鸽舍的清洁卫生,尤其要及时清除粪便,要求1~3天清粪一次,并尽量避免鸽与粪便接触,确保饲料和饮水卫生;鸽舍、食槽以及饮水器等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最好能做到童鸽与成鸽分群饲养。同时要定期驱虫,一般童鸽每2~3个月全群驱虫1次;成鸽每年驱虫1次;信鸽于比赛前半个月驱虫1次。驱虫药物可选用以下几种:盐酸左旋咪唑 、哌哔嗪(驱蛔灵)、四咪唑(驱虫净)、抗蠕敏(丙硫苯咪唑)。在驱虫后还应增加饲料营养,多喂含维生素A的AD3粉,AD3E乳剂或鱼肝油,尽快医治肠道创伤。




四、中毒病





147.什么是食盐中毒?发病机理是什么?

食盐中毒是由于摄取食盐过多或连续摄取食盐而饮水不足,导致中枢神经机能障碍的疾病。饲料中添加食盐量过大,或大量饲喂含盐量高的鱼粉,同时饮水不足,即可造成中毒。饮水充足与否,是食盐中毒的重要原因。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如VE、钙、镁及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可增加食盐中毒的敏感性。

148.食盐中毒的症状和剖检变化是怎样的?

精神沉郁,不食,饮欲异常增强,饮水量剧增。口、鼻流粘液,嗉囊胀大,水泻。肌肉震颤,两腿无力,运动失调,行走困难或瘫痪。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

剖检变化可见可见皮下组织水肿,食道、嗉囊、胃肠粘膜充血、出血,粘膜脱落。心包积水,心脏出血,腹水增多,肺水肿,脑血管扩张充血,并有针尖状出血。

149.怎样诊断食盐中毒?

①有摄取过量食盐而饮水不足的病史。

②有烦渴、腹泻及神经症状。

③有脏器组织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

④鉴别诊断:要注意与聚醚类抗生素中毒、禽脑脊髓炎等鉴别。

⑤测定饲料食盐含量。

150.鹌鹑为什么会发生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中毒?

鹌鹑排泄的粪便、尿液或剩余的饲料中,都含有大量蛋白质,当被厌气菌等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在少量的情况下或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一般无多大妨碍,但是通风换气不良的情况下,不断积聚,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刺激粘膜和呼吸道而引起发病。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病。  

(1)诊断:病初角膜红肿,眼流泪,鼻流液。食欲不振,呼吸困难。严重者常因气体交换受阻窒息而死亡。人进入病鹑的圈舍时,明显感到有刺激口、鼻、眼的感觉和有特殊臭味。剖检角膜发炎,喉头和气管粘膜水肿、充血,气囊膜增厚;肺部水肿或坏死,并有贫血症状。  

151.发生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中毒的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中毒,应保持鹌鹑舍内清洁卫生,每天或隔天清扫1次粪便,剩余的饲料及时清除,垫草及时更换;鹑舍保持通风,特别是夏季应有换气和鼓风设备,或设立天窗,以便空气流通。  

发现中毒应立即通风换气,清除粪便。为防止细菌感染可在饲料中加入0.06%的土霉素饲喂,严重者可应用添加抗生素的口服补液盐灌服。

152.怎样防治鹌鹑呋喃唑酮中毒?

呋喃唑酮是常用化学药品。鹌鹑一般用量为饲料量的0.01~0.03%。用量过大。如在饲料中按0.5%比例饲喂1周,就可出现幼鹑大批死亡。如果搅拌不均匀,也能引起中毒,中毒后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站立不稳,或出现高度兴奋。张口尖叫,乱蹦乱跳或就地打滚打转,瞳孔缩小,体温下降,继而转入沉郁,最后痉挛抽搐而死。慢性中毒,生长发育受阻。剖检变化,急性死亡的,全身瘀血,口腔、嗉囊和胃中有黄色粘液,其它无变化;严重病例,肠道炎症明显,粘膜充血、出血,肠腔有黄色带血粘液;肝脏变黄或红黄色,色泽不匀,质脆,心肌变性,皮下水肿。脑膜充血。  

153.鹌鹑呋喃唑酮的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中毒,要严格掌握好用药剂量,1个疗程最多不超过I周。用药时,片剂必须磨细,并先均匀拌入少量饲料,然后再与全部饲料混合均匀。 

发现中毒时,立即停止用药,可应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口服补液盐溶液饮用或灌服。

154.怎样防治鹌鹑磺胺类药物中毒?

磺胺类药物常用于鹌鹑病的防治,正常用量不能超过饲料量的0.1~0.2%,用量过大或混合不均匀均可弓起中毒。中毒后精神沉郁,羽毛蓬乱,食欲减少或废绝,呆立不动,产蛋下降,并产软壳蛋,雏鹑发生抽搐,有的高度痉挛而死亡。剖检可见,皮下胸部肌肉和内脏有出血斑点,肝呈土黄色,质地变脆,表面有出血点和坏死小点;肺部水肿;心脏有刷状出血斑;肾、脾肿大,有的有灰白色坏死结节;肠道粘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肠腔内存有带血的粘液。  

155.磺胺类药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中毒,用磺胺类药物应严据掌握剂量,先用少量饲料把药物搅拌均匀,然后,再与全部饲料充分混匀;给药期间供给充足的饮水;一般3天为一个疗程,停药1~2天后方可进行第2个疗程。  

发现中毒后立即停止用药,在饲料中均匀添加0.03~0.04%的碳酸氢钠,可促进毒物的排除,同时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对出血严重者,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每公斤饲料均匀添加5毫克。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 信鸽疾病预防顺序 (520次) 2012-5-23 21:33:00
 · 信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249次) 2012-5-23 21:31:13
 · 鸽病全书【六】 (1055次) 2012-5-22 21:56:32
 ·鸽病全书【四】 (998次) 2012-5-22 21:51:54
 · 鸽病全书【三】 (1060次) 2012-5-22 21:49:51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