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
祥龙鸽业 |
|
|
|
祥龙鸽业
地 区:湖 北 文章总数:31篇 推荐篇数: 6篇 留言数量:9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0 建立时间:2007-4-28
|
|
|
作者:祥龙鸽业
来源:转载
阅读:次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1-3-5 11:34:53
|
|
探讨公棚鸽双翼特征
尹涤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我国公棚赛鸽运动与世界公棚赛鸽运动的接轨,越来越多的赛鸽运动爱好者挑选最优秀的赛鸽,参加公棚的竞赛活动。甚至经过国内的竞赛,被指定参加世界级的国外公棚竞赛。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爱好者获得了优异的赛绩,但是有关公棚赛鸽种鸽的选配、幼鸽的选送,更多从血源关系上作为依据。随着我国公棚竞赛运动的发展,有关公棚决赛最优秀赛鸽的出现,为我们研究赛鸽飞行,羽毛的结构特征提供了可能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公棚选择的竞翔路线不同,地理环境和地势的差别很大。加上受不同时期风向天气条件的影响,各地赛鸽公棚决赛高位名次赛鸽的飞行羽毛,结构特征显现出共性与差异的特点。当我们能够学习和掌握赛鸽飞行,羽毛结构特征在适应不同地势条件,和风向条件的作用时,能够为我们根据不同公棚竞翔,路线中的地势条件和天气条件,有选择性的选择最适合当地公棚竞翔条件的赛鸽。
本文就是依据部分赛鸽公棚,决赛前十几名赛鸽翅膀,飞行羽毛的结构性图片,和在公棚决赛中高位名次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结构特征的实际观察,从对主副飞行,羽毛单羽结构和整体排列结构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发现了许多共性特征和明显的差异性特征。相信本文研究和探讨有关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结构特征的观点,对于赛鸽运动爱好者,根据各地公棚竞翔路线和不同地势条件及天气条件,选择那些双翼飞行羽的结构特征,最适当的赛鸽参加公棚竞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赛鸽飞行羽毛对飞行能力的影响
根据鸟类科学家对不同鸟类飞行运动能力的研究表明,鸟类是依靠双翼上下扑动的飞行,羽毛使身体在空中飘浮和推进。其中控制双翼上下扑动的大小肌肉群,是翅膀运动的动力来源。由于鸟类飞行时的肌肉收缩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物质,因此,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的无氧化代谢供能,与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直接影响鸟类的飞行速度,和持续飞行时间的长短。
有鸟类科学家研究发现,善于一次性长途迁徙的鸟类,双翼飞行羽毛单支羽毛的形态结构,与整体排列结构,与不善于长途迁徙的鸟类双翼的结构,差别很大。科学家根据他们的研究比较认为,善于长途迁徙的鸟类,双翼的形态结构,更有利于身体获得升浮力,更能利用上升的暖湿气流,进行滑翔飞行。因而它们机体的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更大,更有利于保持长时间不停歇的飞行的能力。当鸟类在逆风天气条件下飞行时,双翼飞行羽稍短,单羽毛形态结构稍窄,整体结构排列紧密。飞行羽毛展开成扇的翅膀,其飞行速度远远快于那些善于长途迁徙的鸟类。鸟类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为我们研究赛鸽双翼的结构特征,提供了启发。
从鸟类双翼飞行羽毛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赛鸽经过人们的选留与淘汰,它们在适应不同竞翔距离,不同地势条件和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时,总能见到一部分十分优秀的赛鸽。并且也有许多爱好者,在研究赛鸽双翼主付飞行羽毛的过程,有独到的见解。本文认为,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结构特征,对其飞行运动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典型的表现是,赛鸽每年遇到脱换羽毛的季节时,其自主家飞的能力受到明显的影响。那么,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结构特性,对它们飞行运动能力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其一,双翼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的长短,结构性扇形面积的大小,以及翅膀下扑与上抬获得的升浮力和推进力等,直接影响赛鸽机能能量代谢过程中,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供能比率。有机体运动科学研究证明,有机体肌肉收缩运动频率加快的同时,体内无氧代谢供能的比率增加,而有机体持续运动的时间明显缩短。这次生物学与运动科学研究的实验表明,当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结构特征,出现单支羽毛窄短,或者主飞行羽毛排列的中间部分的羽毛脱落,出现空隙时,鸽子必须加大扑翅的力量,或者加快扑翅的频率。
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赛鸽机体无氧代谢比率的增加,导致机体有氧代谢比率,继而出现疲劳症状。我们在观察研究公棚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结构特征中发现,公棚决赛当日遇到的不同风向,对赛鸽的飞行运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运动生物力学理论研究认为,赛鸽在静风、顺风与逆风条件下的飞行运动,其双翼飞行的羽毛的结构特性,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一定会在决赛高位名次赛鸽,双翼羽毛结构特征中显现出来。其原因在于,不同风向条件下高速归巢的赛鸽机体,有氧代谢供能的比率占主导作用,否则就不可能保持数小时的高速飞行运动的能力。
其二,赛鸽双翼飞行的羽毛的形态结构特性,在决赛竞翔过程中,适应不同地势条件,不同风向条件等自然因素中,显现出某些共性特征。我们根据2009年某些公棚决赛前十几名优秀赛鸽的研究发现,逆风天气条件和平原地势环境路线,赛鸽飞行高度很低。这种表现在南非太阳城公棚决赛,竞翔的跟踪拍摄影像资料中看到,由于归巢途中遇到逆风天气条件,赛鸽成群结对在平坦的原野,离开地面几米的空间急速飞行。而赛鸽在顺风的天气条件下,则完全不同,它们飞翔在空中距地面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度,当它们见到鸽棚时,从空中直接往下俯冲降落下来。
赛鸽在不同风向条件下的表现,是否在双翼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特征中,显现出有所不同呢?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认为,赛鸽适应逆风天气条件下,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双翼飞行羽毛的结构特征,应该更加有利在逆风条件下的飞行运动。从赛鸽竞翔结果来看,首先是它们持续飞行的时间和保持速度的能力。因此,赛鸽的双翼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和整体排列能够在飞行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向前飞行的推进力。
如果飞行羽毛过长的话,势必影响赛鸽逆风条件下的向前推进力。不仅如此,逆风天气条件下的飞行运动,更加要求双翼飞行羽毛,整体排列的密度。换言之,双翼主付飞行羽毛的整体排列的密度高。这有利于赛鸽在逆风条件下,双翼下扑动作获得更加向前的推力作用。赛鸽在顺风天气条件下的飞行速度,显得很快。如广州浩羽赛鸽公棚,在2009年秋季预赛竞翔,遇到四五级左右的顺风天气条件,最先归巢的赛鸽分速,超过了两千米。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认为,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单羽长度和宽度,均应适应逆风天气条件的羽毛稍长的稍宽些。此外,飞行羽毛的整体排列的展开程度有所不同,适应逆风飞行的整体排列的羽毛主干,之间应紧密而间隔较小,而适应顺风飞行的单羽毛主干之间的间隔较大些,这有利于赛鸽双翼的展开幅度,而能够借助顺风的有利条件。
其三,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生理性脱换,对飞行运动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根据赛鸽实体的观察,和根据赛鸽公棚提供的决赛前十几名图片展示的研究,这些前名次赛鸽中没有任何一只鸽子,主飞行羽毛从第一支到第八支脱掉,而未能生长出来的现象。但是能见到第九支羽毛生长一半,或者第十支羽毛生长一半的现象。根据赛鸽换飞行羽毛的规律,一般换到第十支主飞行羽毛时,紧靠第一支主飞行羽毛的副飞行羽毛开始脱换。我们观察研究发现,公棚决赛高位名次赛鸽图片中,未能见到有脱换而出现空隙的现象。这说明了优秀名次赛鸽,主副飞行羽毛脱换与生长发育的完整性特点。
其四,赛鸽双翼飞行羽毛按顺序生理性脱换与生长,对飞行运动能力的影响。幼鸽出壳后的生长发育阶段,随月龄的增长,主飞行羽毛的第一支羽毛,至第十支羽毛按顺序脱换与生长的生理过程,受先天遗传和健康状况的共同影响。
有些赛鸽飞行羽毛脱换后,新羽毛的生长发育处于不良现象。例如主飞行羽毛从第1支开始,新长出来的飞行羽毛,与尚未脱换的旧羽毛相比较,明显地短了一些,新旧羽毛整体排列出现明显的阶梯状的凹陷。特别是第八至第十支,刚刚脱换的主飞行羽毛长出一截时,对赛鸽的飞行运动能力影响最大,处于这种整体状况的羽毛结构的鸽子,明显地表现出懒飞和飞行动作的吃力。从赛鸽遗传生理学角度的研究发现,赛鸽主飞行羽毛脱换后,新羽毛的不良生长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它们的遗传有关。因此,有这种特征的鸽子,均不适宜作为种鸽使用。
此外,幼鸽生长发育阶段的健康水平,也能影响旧羽毛的脱落和新羽毛的生长。鸽子处于优良的健康状态时,飞行羽毛的脱换严格按顺序进行,并且新羽毛的生长速度很快,其羽毛的生长发育水平,达到或者超过旧羽毛的生长发育水平。从而更有利于赛鸽提高飞行速度,和保持较长时间的飞行能力。当鸽子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时,飞行羽毛的脱换顺序出现问题,可能出现单翼或者双翼,同时脱掉两支以上不同位置的飞行羽毛。特别是幼鸽经常受到紧张情绪的刺激,或者呼吸系统的病症状况时,经常出现羽毛脱换位置错误,和新羽毛的不良生长发育的现象。由于赛鸽羽毛对飞行能力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公棚高位名次赛鸽的双翼展开的检查中,绝对见不到有上述缺陷的形态结构。
二、公棚决赛前名次赛鸽羽毛结构分析
2009年北京爱亚卡普公棚,决赛前十名及鸽王照片展示;北京惠翔“中国红”2009年国际赛鸽峰会,决赛前十名照片展示;2009年河北影视公棚500公里决赛,前二十名及三关鸽王前十名照片展示。此外,我们还获得了广州浩羽赛鸽公棚,2009年秋季决赛冠、亚军赛鸽归巢验章单翅羽毛图片展示。我们从网上公布的展示图片中,集中注意观察每羽名次赛鸽,单翼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特征,并且结合当地公棚选择竞翔路线的地势条件,季节性天气条件的风向等因素,分析和研究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结构性特征,共性特点和差异性特点,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开展学习性研究和探讨:
其一:北方公棚决赛高名次赛鸽,飞行羽毛结构的共性特征。我们对北京公棚和河北影视公棚决赛高位名次鸽,翅膀展示的图片研究,十分明显的表现出它们的共性特征。
1、是主飞行羽毛单羽毛形态结构的共性特征,表现出羽毛稍短,特别是第一支飞行羽毛,与第十支飞行羽毛长度相差不会很大。因此,翅膀展开时形似扇面的状态十分明显,主飞行羽毛尖端部分的排列成园弧形态。
2、是主副飞行羽排列得非常紧密。我们对这种羽毛结构的鸽子,实际展开翅膀羽毛时发现,尽管手指用力展开主飞行羽毛,但是羽毛之间的间距仍然很小。这说明了具有这种短羽紧密的羽毛形态结构,非常适合在静风条件,和逆风天气条件下飞行。事实的比较发现,北京公棚及河北影视公棚,展示的前十名及鸽王图片的飞行羽毛图示证明,全部赛鸽都是这种羽毛特征。
3、图片展示中,除了赛鸽第九支,或第十支飞行羽毛的新羽毛,有些没有完全生长定型之外,从第八支飞行羽往翅膀根部数,中间没有任何脱落羽毛的空隙。这又说明另一个现象,就是当赛鸽脱换的第九和第十支飞行羽毛,尽管新羽毛尚未完全长齐的情况下,在前十几名中,仍然能够表现它们的飞行能力。而从第八支主飞行羽毛开始,倒数的其它飞行羽毛的生长发育状况,有利于赛鸽保持高速和长时间的飞行。
进一步比较优秀赛鸽飞行羽毛,脱换与生长的速度与月龄的关系。幼鸽期的生长发育阶段主副飞行羽,脱换与生长按其不同的顺序进行。当第一支主飞行羽毛脱落与新羽毛长成后,第二支飞行羽毛,进入脱换与生长的阶段。由于幼鸽飞行羽毛,脱换与生长速度受生理成熟的早晚程度的影响。有些早熟赛鸽只有六至八月龄时,就已经完成了第九和第十支飞行羽毛的脱换。正因为如此,许多善于总结经验的公棚赛鸽高手,在他送鸽进入公棚之前,充分考虑了幼鸽出生时间,与它们特殊的换羽毛的速度关系。换言之就是当公棚赛进入预决赛的时间段,赛鸽第九支飞行羽毛,已经脱换并生长完毕,第十支飞行羽毛还未脱换的状态。或者第十支飞行羽毛脱换后,新羽毛已经生长完毕,而副飞行羽毛的第一支,尚未脱换的生理状态。有关公棚赛鸽飞行羽毛,脱换速度与生长特征的年龄特性,值得爱好者深入细致的分析的研究。
其二,广州浩羽公棚决赛冠亚军鸽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2009年广州浩羽公棚决赛最早归巢的九羽赛鸽,其中冠亚军赛鸽飞行羽毛的展示,是从裁判验章的图片中见到的。这两羽优秀赛鸽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与北方公棚高位名次赛鸽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相比较,似乎有很大的差异性。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主飞行羽的第一支与第九支和第十支羽毛的长度相比较,其长度的差别很大。此外主飞行羽单支羽毛的宽度明显的比北方公棚赛鸽的单羽毛宽一些。特别是第八、九、十支飞行羽的单羽宽度的比较更加明显。
2、赛鸽主副飞行羽,按顺序排列的形态结构,也有很大差别。广州浩羽公棚决赛的冠亚军赛鸽,羽毛排列的紧密程度,远不及北方公棚的名次赛鸽。我们通过对另两羽广州浩羽公棚高位名次赛鸽,上手展开翅膀的感受也证明了这一点。观察中感觉到,浩羽公棚鸽翼展的幅度,明显比北方公棚赛鸽大。并且浩羽公棚冠亚军鸽,飞行羽毛尖端排列,几乎成一条线形的形态结构,这与北方公棚赛鸽,翼展羽毛尖端排列成扇形的结构,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们从北京公棚和河北影视公棚决赛,高位名次赛鸽的飞行羽毛形态结构,与广州浩羽公棚的高位名次赛鸽,飞行羽毛形态结构的比较中,看出两种结构特征不同的差别。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的飞行羽毛形态,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很可能与公棚选择的竞翔路线的地势条件,及特殊的风向条件有关。
三、竞翔路线的地形、地貌与天气条件与赛鸽双翼飞行羽毛形态结构的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赛鸽在适应不同风向条件下,飞行高度有很大差别。赛鸽在遇到逆风天气条件时,它们普遍会选择一些阻挡风势的地形或者建筑物,尽量降低飞行高度来减少风的阻力。赛鸽逆风飞行时的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证明,双翼飞行羽毛稍短,整体羽毛排列紧密,翅膀羽毛展开时成圆弧形的形态结构,有利于赛鸽在逆风天气条件下,扑翅动作获得最有效的向前推进力。赛鸽在顺风天气条件下的飞行高度明显增加,特别是在遇到风力较大的天气条件时,我们经常见到赛鸽归巢时,从近百米的空中向鸽舍俯冲下来。赛鸽飞行中遇到顺风的推力作用,双翼飞行的下扑动作的频率,远不如逆风飞行的动作频率,而双翼展开的幅度大反而有利于顺风条件下的飞行运动。正因为赛鸽的飞行运动受顺风和逆风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赛鸽双翼飞行羽毛在适应不同风向条件时,不同的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在不同的风向条件下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除了风向天气条件之外,不同竞翔归巢路线的地势条件,使赛鸽在适应与不适应的飞行中表现出来。经过调查得知,北京及河北影视公棚选择竞翔路线的地势,海拔高度差很小,基本上为平原的地势条件。从这些公棚提供的高位名次赛鸽,鸽翼羽毛形态结构的图片展示中,其形态结构特征几乎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复制品。其共性特征为:飞行羽毛较短羽毛排列十分紧密,翼展开时的羽毛尖端排列成扇形的园弧形结构。再加上每年十一月左右,北京及河北地区更多遇到北风的天气条件,因此赛鸽在平原和逆风的天气条件下,只有这种形态结构的飞行羽毛特征,才会在高位名次赛鸽中出现。
而广州浩羽公棚的决赛竞翔地,选择在江西吉水,赛鸽归巢途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山区飞行,途中一千多米的山峰比比皆是。但是,这条赛线在每年的11月至12月这间,遇到东北风的频率非常高,如遇四五级的东北风,赛鸽在顺风的情况下的归巢速度,可达到2000米以上的分速,由此不难看出广州浩羽公棚这条赛线的特殊性条件。从公棚2009年决赛冠亚军,飞行羽毛结构特征来看,其飞行羽毛形态结构的共性特征是,单支羽毛结构性宽度,比北方平原高位名次赛鸽的羽毛稍宽一些,其中飞行羽毛的主羽的第八至第十羽毛,明显长一些。飞行羽毛的整体排列的紧密程度,远不如北京及河北影视公棚的名次鸽那样,展开幅度显得很大很长。再看主副羽整体排列尖端的形状,连线成近乎直线,与北方公棚名次鸽,羽毛展开成园弧扇形的特征相比较,是种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的表现。这说明了具有这种飞行羽毛结构特征的赛鸽,更适合在山区地势条件,和顺风的天气条件下竞翔。
三、研究飞行羽毛结构特征的作用
我们从北京公棚和河北影视公棚,高位名次赛鸽翅膀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广州浩羽公棚决赛冠亚军鸽翅膀,飞行羽毛形态结构的比较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这说明了它们双翼的羽毛形态结构,比较适应当地公棚选定的赛线,尤其是当地的季节风向条件。因此,北方公棚和南方公棚决赛中高位名次赛鸽,显现出来的羽毛结构特征,具有真实可靠的研究和借鉴的价值。我们从研究分析中,对公棚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研究,提出如下作用:
其一,随着各国和全国各地公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赛鸽运动爱好者,送鸽参加公棚竞翔比赛。由于各地公棚,都选定了相对固定的竞翔路线,这条赛线的地势条件,比赛季节的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的变化,对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在北京及河北的这几个公棚,决赛中前十名赛鸽中,我们没有见到任何一羽赛鸽,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与广州浩羽公棚决赛冠、亚军赛鸽的飞行羽毛结构相类似的现象。我们另外又观察了两羽广州浩羽公棚,前十名决赛鸽的双翼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这四羽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特征,都与北方公棚决赛高位名次鸽的不同。因此,根据各地公棚决赛高位名次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形态结构特征,去正确选送自己赛鸽参加公棚竞赛,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参考因素。
其二,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脱换与生长,对它们的飞行能力的影响很大。由于赛鸽主副飞行羽毛的脱换,与新羽的生长是按顺序进行的,这与赛鸽的日龄特征与气候、温度、光照条件有关。根据我们对上述公棚高位名次赛鸽,新旧飞行羽毛脱换与生长的情况来看,有第九支主羽和第十支主羽,正在生长过程中的,也有第十支主羽已经完全长齐的。从这种结构特性来看,没有见到任何一羽高位名次的赛鸽,脱换掉第一支付羽的现象。展开双翼时能见到主副飞行羽毛象没有裂缝的扇子。
我们经过分析认为,赛鸽的换羽速度与它们的遗传特性、日龄、气候温度、光照及健康水平有关。早熟的鸽子可能从出生后到五六个月龄时,主羽的脱换就可达到。而稍晚一些的可能在,八月龄或九月龄才脱换第九和第十支主羽。由于赛鸽主羽的脱换,与新羽毛的生长速度,直接影响赛鸽的飞行运动能力。因此,鸽友应根据自己培育赛鸽的遗传特性,主羽的脱换与新羽的生长速度,合理安排公棚赛鸽的出壳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过早孵出幼鸽,进入公棚的赛鸽到达决赛这一时间段,很可能出现主羽脱第一支,而副羽毛又脱去第一支,这就可能出现主副飞行羽毛,中间段排列的空隙,继而直接影响赛鸽的飞行速度,所以必须从赛鸽遗传的成熟期,与飞行羽毛脱换的角度加以考虑和重视。
其三、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的脱换,与新羽毛的生长程度,受先天遗传和健康状况的影响。特别是幼鸽在飞行羽脱换后,新羽毛的生长程度,对赛鸽飞行运动能力的影响很大。我们已经知道,父母鸽中如果有新换羽毛,不良生长发育的现象(即新羽毛的生长度比未脱换的旧羽毛短了一截的现象),因此种鸽很可能把这种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幼鸽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也可能导致主羽换羽后,新羽毛的生长发育不良。为此,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种鸽,保证幼鸽出生后,正常的生长发育及维护它们的健康水平,才能促进飞行羽毛,按时间顺序脱落及新羽毛正常生长。
本文涉及到有关公棚赛鸽,双翼飞行羽毛结构特征研究的相关图片的观察,可在网上参看北京惠翔“中国红”2009年国际峰会,决赛前十位的图片展示;北京爱亚卡普2009年决赛前十名及鸽王图片展示;河北影视公棚2009年500公里决赛前二十名的图片展示。而广州浩羽公棚2009年决赛冠亚军,翼展飞行羽毛的展示图片,在归巢时裁判验章的栏目中能见到,并且作为南北不同赛线地势与风向条件的比较。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