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华晟鸽舍
159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2)
我的养鸽感悟(0)
我的收藏文章(157)
我的赛鸽日记(0)
我的鸽圈动态(0)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好文章
中信网友:谢谢啊非常好
国凯家园:学习了
wxt沭:请大师指导
   我的好友
更多>>

华晟鸽舍
地    区:江 苏
文章总数:159篇
推荐篇数:6
留言数量:0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272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16-7-13


 



认识信鸽肌肉组织(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华晟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6-7-25 9:09:56  
   

   信鸽肌肉组织

   肌肉(muscle)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细胞的形状细长,呈纤维状,故肌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肌肉是运动系统的能量来源,也是运动神经的反应器。神经系统通过刺激肌肉,从而达到牵引骨骼系统,进而达到生理运动的作用。一般而言,鸟类依据它们的颜色和功能有二种基本型态的肌肉,如白肌大部分见于鸡的苍白胸肌,红肌出现在信鸽、鸭、鹅等类的深红胸肌上。

    信鸽实际有红、白两种胸肌颜色,但红肌占大多数。鸽体胸、腰腹和背部等肌肉的强弱决定其飞行速度的快慢,不同的肌肉类型又决定了鸽子的特定飞行能力,是爆发力强些还是耐力强些,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

    肌肉的机理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主胸肌是由许多细小的状如雪茄的纤维所组成,对纤维切片观察,这些切片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是红纤维窄,白纤维宽。在生理功能的差异上,红纤维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它们高容量地使用氧气燃烧转换成燃料和机能,这些肌肉纤维可以处理持续距离的飞翔,并不至很快耗尽。反之,白色纤维只有比较少的血液供应,它们可以使用少量氧气来燃烧转换成燃料,可以让信鸽快速地突然移动,比如操控信鸽瞬间投入空中或改变航道。同样的,当您的幼鸽乱舞和突然地飞向空中,这都是白色纤维的工作。

  进一步使用电子显微镜将红、白纤维放大数千倍观察,可以看出两者有显著的差异。红纤维中有很多“线粒体”,可以比作“炉”;每个“炉”没有例外地都需要燃烧,每个“炉”都有充足的燃料来源。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多燃料不是别的而是“脂肪”,作为储存的燃料,脂肪的好用绝对超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因为一个单位的脂肪能提供相当于二倍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加在一起的能量。

  另外,当脂肪在使用时,它会释放出水,释放水的数量也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做的更多。气候炎热时,这种水的来源对于长程飞行是很重要的。此外,红纤维也含有动物淀粉(一种糖);但主要的还是作为燃料的脂肪,脂肪在燃烧时产出的另一种副产品是由血液、肺等散发热量使信鸽保持凉爽。由肌肉“加工”制造出的高能量化学化合物是供给肌肉工作的能量。

  白纤维只有很少的“炉”,因此只需非常少的脂肪,充满了由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许多单位的天然糖、葡萄糖(有时称作电解质)之动物淀粉。当信鸽起飞时,可利用的燃料已经准备妥当,动物淀粉就是燃料,快速分解成葡萄糖供应最佳的能量所需。

  以赛鸽飞行过程为例,当信鸽从赛鸽车飞出,白纤维内储存的动物淀粉燃料在飞行的前十分钟内完全用尽,为的是让信鸽加速。速度目的达到后,红纤维平稳地工作,使用附近的脂肪作燃料,继续完成余下的飞行。飞行的第一个小时,有大量的流动脂肪库存在身体不同的地方,如腹部、皮下、许多肌肉缝隙间,这些库存脂肪由血液流动经过肝后进入肌肉。调查显示,肌肉工作的第一个半小时消失脂肪数量在血液中增加18%,在肝内约2%,主胸肌约3%至4%,如此约减少脂肪库存几乎25%。当很多赛鸽无法坚持或需要不停地飞越14-15个小时以上时,那时储存的脂肪燃料已经消化尽了。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白纤维内储存的动物淀粉燃料始终会随时补充,也在分解成葡萄糖后经血液由肝脏输送给肌肉,为避免撞电线、电缆和遭受猎枪等伤害而可以做快速的闪躲(但它不能持续使用)。

  以上分析并不表明信鸽在飞行中不需要蛋白质,尤其是对修补肌肉和飞行状况差的恢复。但我们清楚地明白,喂食高蛋白质饲料是昂贵的,而且不是最好的方法,欧洲鸽友已经洞察这个事实许多年。饲料可以高碳水化合物,但不需要高脂肪(如小麦)。道理很简单,信鸽和我们人类一样,有能力转换食物中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但脂肪则会被储存。依据事实,脂肪是长时间飞行所需的燃料,猜想大部分上位入赏的鸽友使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多于蛋白质。

    肌肉鉴鸽法 

  肌肉——鸽体胸、腰腹和背部等肌肉的强弱决定其飞行速度的快慢,不同的肌肉类型又决定了鸽子的特定飞行能力,是爆发力强些还是耐力强些,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已知左右这些不同运动特性的是红、白纤维肌,以及它们在鸽体内存在比例的差别。体现在手感上的结果则可以用较硬、适中和柔软三种特征表示出来。较硬是白肌偏多,适中(不太硬也不太软)是红、白肌比例搭配适中,柔软是红肌偏多。谁能正确地鉴别出这三种肌肉类型,也就等于能较准确地区分出短、中、长三种飞行能力的鸽子。因此,学会以手指灵敏的触觉去分辨被握鸽肌肉的“类型”,也是一种快捷鉴别信鸽适飞能力的有效方法。

  1、柔软和弹性的概念

  通常,某种类型优秀信鸽的肌肉往往被要求或描述为“柔软而富有弹性”,事实上这个要求太高,普通的养鸽者一般很难遇到机会上手这类鸽子,也未必就明白到底哪类信鸽才能真正称之谓“柔软而富有弹性”。因此,一上来就给人灌输这个要求很高的概念,对多数鸽友来说是太模糊了。实际上,是否“柔软”和富有“弹性”是两种要求,也没有多少鸽子能真正达到这种良好的境地,或者长时间地保持这种状态,绝大部分信鸽的肌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际只能达到其中的一种状态,即柔软的状态,只有在其处于高峰期时肌肉才会变得富有弹性,但其弹性保持期是很有限的。

  2、较硬的肌肉

  这是一种不够柔软的肌肉。按理说,龙骨下附着的肌肉是很丰富的(有相当一段厚度),以手指按压被握鸽的肌肉,应该能压得很深才对。然而这类鸽的肌肉却只能压下少许(表层部分可以按动)或有按不动的感觉,这类鸽的肌肉就偏硬。具有这种类型肌肉的信鸽,相当于人类短跑运动员的肌肉能力,爆发力有过之而持久力太差,最佳的适飞距离在500公里内的中短程,超过这个飞行极限时,肌肉有拉伤的危险。没有赛历的长程鸽肌肉虽也是偏硬的,但其硬度没有这类鸽强。

  3、柔软的肌肉

  以手指下压这类鸽的肌肉,绝无任何硬度,有可以一按到底的感觉,这类鸽肌肉通常弹性还稍差些。具有这种类型肌肉的信鸽,相当于人类长跑运动员的肌肉能力,爆发力欠之而持久力很好,最易出成绩的适飞距离在800-1000公里。触摸这类鸽的肌肉时,会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这么软而缺乏弹性的肌肉可以飞吗?事实上,状态未加调整的千公里鸽就是这样,刚飞归的疲惫不堪的鸽子肌肉状态更是这样,只有那些状态接近或调整到高峰阶段的鸽子肌肉才会具有弹性。在相当多的机会里,我们能上手摸着的鸽子并非是即将参加比赛、状态良好的鸽子,而是些不参加比赛或才飞回来的鸽子,因此,柔软但缺乏弹性是千公里鸽很正常和最基本的特征。

  4、软硬适中的肌肉

  这种类型的肌肉给人的触觉无论是软硬度还是弹性,都介于前两种之间,可以压动,但按不到底,不是很软,却有一定的弹性,但通常与高峰期“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感觉还有一段距离。具有这种类型肌肉的信鸽,相当于人类中长跑运动员的肌肉能力,爆发力和持久力兼而有之,最易出成绩的适飞距离在600公里以上,有些难度的500公里内赛事也有能力争得高位名次,易飞的1000公里赛事仍然可以获奖。这种肌肉类型鸽中往往还会产生出一部分适合于多关和全程赛事的全能型赛鸽。

  超远程鸽的飞行能力并非特别强,只不过其肌肉恢复疲劳的能力和超负荷能力强于其它类型鸽。虽然它们的肌肉类型与短程鸽绝无相同,但与长程鸽无什么差别。因此,以手感区别信鸽适飞能力的方法,不适合于超远程鸽。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以手指的感觉鉴别信鸽肌肉类型的方法时,应先从短距离和长距离鸽摸起。首先学会分别掌握硬和软两种类型鸽的感觉,再去体会软硬适中肌肉类型鸽的感受,而后才去体验接近颠峰期备赛鸽肌肉的弹性特征,这样易于尽快掌握和找到感觉,少走弯路。

  以手指触摸被鉴鸽的肌肉时,应坚持使用同一只手去触摸,比如一般都是以右手握鸽,左手从鸽体下方用手指内侧感觉龙骨的形态,以四指指尖触摸、按压被握鸽肌肉。随意来回换手是找不到感觉的。再高明的鉴鸽大师,也是用其特定的那只手来鉴别肌肉类型和其优劣的。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参赛鸽高温天运送需注意 (1127次) 2020-6-10 11:30:15
 ·j做条的手法及关键 (1185次) 2020-6-9 15:45:11
 ·88条淘汰理由 (1019次) 2020-5-28 8:24:59
 ·观“粪”识鸽病 (1109次) 2020-5-21 10:46:47
 ·幼鸽饲养 (1085次) 2020-3-26 14:43:4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