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鸽舍 |
|
嘉禾鸽业传媒 李志 |
|
|
|
嘉禾鸽业传媒 李志
地 区:黑龙江 文章总数:53篇 推荐篇数: 9篇 留言数量:13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 1185 建立时间:2006-5-8
|
|
|
作者:翼龙鸽舍
来源:原创
阅读:次
分类:养鸽感悟
发布时间:2012-5-28 13:09:11
|
|
面对一群待选的幼鸽,究竟将其中的哪几羽送公棚呢?这历来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经济实力雄厚的鸽友懒得动这个心思,他们采取的是鸽海战术,所有适龄幼鸽“连锅端”,让大自然和命运去选择吧,输赢无所谓,反正不差钱。但绝大多数鸽友没有这么雄厚的经济实力,或者不愿意当引颈待戮的“冤大头”,他们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争取把自己满意的幼鸽送交公棚,尽可能地以最小的投入,博取最大的利益。我相信,这是绝大多数鸽友参加公棚赛的初衷。
虽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局限于目前人类对于信鸽的认知,无非也就那么几招。用眼底镜观察眼底视团,展开幼鸽的羽翅看它们的膀型,用手持握幼鸽感觉它们的骨骼和肌肉等等。以上几种方法是鸽友们预测幼鸽在公棚赛的未来表现的常用方法。不管哪种方法,有一条是都要考虑的,那就是备选幼鸽的父母血统,擅飞的距离和气象条件,赛线上的地形地貌以及备选幼鸽的同辈鸽在以往的公棚赛中所取得的成绩。这说明,鸽友们认识和分析问题越来越客观和全面,赛鸽取胜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其中也包含了“运气”成分,那种“单打一”式的鉴鸽方法容易受到鸽界的质疑。
我个人注重对备选幼鸽的肌肉选择,这也是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在参与公棚赛的实践中悟出的一点体会。我并不排斥对信鸽眼底和膀型的研究,也许它们也是信鸽取胜的综合因素之一。但我还是更看重肌肉的饱满和强健的程度。肌肉是信鸽竞翔的“电瓶”,是能量的来源,无论是速度赛还是耐力赛,信鸽都从肌肉中汲取能量。
肌肉选择从小看大
在雏鸽阶段已经可以感受到雏鸽之间肌肉的差别了,刚套上环的雏鸽,抓在手中有一种明显的沉甸甸的威觉,这是非常好的兆头。待雏鸽长到15天左右,当你从它的上方去捉它的时侯,你会感到除了沉甸甸的感觉以外,它的身躯在“宽度”上优于其它雏鸽,给你的感觉似乎这雏鸽的体形是“方”的。傍晚时捏一捏它的嗉囔,鼓鼓的,而且有一定的硬度,第二天早上再捏它的嗉囔已经空空如也,草巢周围一圈粪球,这显示它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强,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饱满强健的肌肉首先来自先天的遗传因素,其次来自后天的营养供给与吸收。
雏鸽长到25天左右就可以断乳,送入幼鸽棚或幼鸽笼练习吃食喝水。鸽友不必担心断乳的雏鸽会饿着了,古人说:“食、色性也”。意思是说,寻找食物和寻找配偶是动物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雏鸽离开父母至多只有一天的时间挨饿受渴,第二天就摹仿其它幼鸽吃食喝水了,第三天就可以把嗉囔吃得大大的,比它的父母鸽喂的还足。我采取的是幼鸽一餐制,每天上午供给幼鸽保健砂,它们吃的很勇跃,可以让你感到它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和常量元素、微量元素。饲料以普通豌豆为主,辅以少量黄玉米。这期间不喂小粒的幼鸽饲料,而且只在下午3点喂一顿,目的是撑大它们的嗉囔,强化它们的消化吸收能力。大量的豌豆保证了它们在肌肉和羽毛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的要求,而黄玉米中除了碳水化合物以外,还含有钙元素,利于骨骼强壮。
幼鸽至30日龄,已初步显出未来的雏形,这时可以初选了。血统等情况此时不做主要条件,因为对于一个置身于竞翔第一线的鸽友,没有谁再给那些不具备显赫家族历史的鸽子发放“生育指标”。现在选的是优秀个体。先通过目测,选那些体魄健壮并且反应机敏的,然后上手挑选,第一个感觉应是羽质不错,要有“绵”和“滑”的感觉,再有就是体型匀称,平衡感好。最重要的就是肌肉,通过肌肉可以推断出它的“马力”大小。此时左手握鸽,右手的大姆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插入幼鸽的双翅下,轻轻用力,感觉一下它的前胸两侧以及躯体前半部分的宽度,以及肌肉是否饱满充盈。然后改用双手正常握鸽,感受幼鸽腰部、腹部的肌肉。优秀幼鸽的腰部应是滚圆的;粗壮而有力,使你感觉好像是握住了一个圆圆的酒瓶,或是一个小炮弹。此时你要仔细感觉幼鸽的反应,它如果是挣扎不已,或者一开始表现顺从,而突然发力要挣脱,这是非常理想的表现。然后再用左右手轮流握鸽,拉开它的翅膀感受一下翅膀的力量,重点是用手捏一捏它的“肩头”部位,感觉一下翅膀根部的肌肉够不够厚,当然是厚的有力量。就像我们在公园划船一样,同样是木质船桨,形状和面积相同,你说是厚的有力量还是薄的有力量?
有人也许说:你怎么不强调骨架呢?难道骨架不重要吗?骨架当然重要。但我在养鸽实践中见过骨架硬朗而肌肉欠丰满的鸽子,即人们平常所说的“干巴瘦”。我没见过肌肉丰满而骨架单薄的鸽子。我想除了遗传因素之外,随着养鸽知识的普及,赛鸽发烧友们绝不会把自己的鸽子养至“缺钙”的水平,也绝不允许骨架不完美的鸽子在自己棚中“滥竽充数”,肌肉出色,骨架也绝不会差。
做为养鸽人,倾听别人的观点,借鉴别人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学无止境。我坚持“肌肉首选”的个人观点,但并不排斥其它观点,多探讨总是有益的。今年在幼鸽送公棚前,我也请使用眼底镜鉴鸽的高手帮忙鉴定了一下,也逐羽做了记录,待公棚决赛以后,拿出原始的记录,检验一下当初“预估”的准确性,这一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痴迷赛鸽,乐在谜中嘛!
|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
|
|
·一门特殊的艺术-赛鸽 (2701次) |
2012-10-2 22:06:35 |
·学问与艺术的结合 (1863次) |
2012-5-28 13:12:41 |
·赛前调整 (2146次) |
2012-5-22 20:47:06 |
·幼鸽比赛的策略 (2145次) |
2012-5-22 20:42:41 |
·近亲配对 (2253次) |
2012-5-22 20:40:2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