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中油一建赛鸽
132 8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32)
我的养鸽感悟(19)
我的收藏文章(81)
我的赛鸽日记(0)
我的鸽圈动态(8)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环号是2010-
中信网友:2010-33-
中信网友:缘来是福,电话真
中信网友:红毛幼鸽怎么出售
9969: 中油赛鸽主要
中信网友:谢谢您……
中信网友:既然选择了就不要
9969:从新感受赛鸽乐趣
   我的好友
更多>>
   信息统计

中油一建赛鸽
地    区:河 南
文章总数:132篇
推荐篇数:1
留言数量:220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578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5-12-29


 

 


巴赛罗那所在的国度----西班牙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中油一建鸽舍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6-1-11 21:59:00  
 

    风很大,太阳很亮,很直。
    这是一片苍老、幻想、热烈和内敛混合的天地,孤独在每个山峰上飘荡,秘密在每个山谷深处隐藏。

    西班牙高原就是这样一个寂寞出奇而又充满谜语的红色土地,不断延伸、起伏,到最后,在南方山脉高处一下跌进大海,激烈地画上句号。
    一连几百年的刀光剑影、血火纷飞;中世纪骑士飞奔的千里疆场;幕后的宫廷阴谋;单枪匹马的浪迹天涯……——西班牙,不仅仅是很多人想象的终日歌舞阳光,西班牙也有,吉他。
    马德里Madrid:旧派南方都会
    马德里(Madrid)不是西班牙。在四百多年前,此地还比不过隔壁的小城Toledo托雷多,没有万众仰望的大教堂:没有出过大画家。
    马德里曾经是一个小镇,有一个古老的狭窄肚子,却负担了一个巨大的皇宫、花园,还有无边际伸展的近代城区,以及世纪初的街道、六七十年代的方块建筑、后现代的Oiffce大楼……

    如同巨大的拼贴地毯,马德里大部分是平地,无起伏、无惊心动魄,换了另一群人,很可能是彻底的无聊,但这里住了一群幻想激烈的西班牙人。16世纪就是世界帝国,横扫大西洋、太平洋……之后却直线没落、一路凋零,独裁到20世纪70年代,差点没赶上摩登欧洲的末班车……
    不过,即使这样,马德里还是让西方的摩登人群络绎不绝。
    马德里是从巴洛克开始的,不认识哥特年代。
    近代的辉煌直接造在古摩尔人的堡垒遗址上,占尽了全球唯一的开阔高地,却从不住国王。在高高的天空下面是一块巨大的,跟外人不大讲话的沉默,感伤起来谁都没法靠近。
    马德里,是一个十足的旧派南方都会,上流社会和大众隔开十万八千里。
    Ritz(丽池)就是一个城中之宫。

    饭店二楼的走廊上铺着老式厚地毯。在楼的拐角,一套三组高大的房门,半弧形地展开,在大窗帘外面有隐约的白色露台。浅红中带金色的客厅,蓝调的小房间,主卧室里布满绚丽情调:黄色和大红图案的手织地毯、褐红色的石头壁炉、古老的木头屏风、奶白色的丝绵长沙发……颜色配搭也显示出一种热烈、眩目的样子,不是帝王派头,却有着浓烈的西班牙感觉和高傲气质。

    这样的地方更像一个画家的大幅图画,可以惊叹,却很难把旅行箱子放进这个画面,在这里安静下来睡觉,如此的房间适合白天也想做梦的人。
    在Ritz饭店底楼的圆形门厅里,有点像30年代电影里的漂亮的旋梯上,跟它相对的上世纪初风格的沙龙门后面,后厅里的那些坐进去就马上可以睡着的宽大沙发里……到处可见彬彬有礼、举止缓慢的老年绅士和太太;打扮考究的上等本地人;或戴着大墨镜在人陪伴下,匆匆穿过大厅,去僻静私密包厢的客人。

    在马德里城,Ritz是高雅、隐秘的上流社会的代名词,其创建的初衷就是为了远离嘈杂的大众生活。光看地理位置就可以明白:这一带是安静的圆形广场,花园似乎比走路的行人还多。真正本城百姓的马德里,是在大道对面,往西一两公里外的人潮如涌的旧市区中心Solies广场,还有中世纪色彩的Mayer广场。
    但Ritz不需要这些,Ritz要给人看的是另一种阶段的生活,它希望提醒人们,西班牙曾经叱吒风云,在很多帝国之前就是西方的霸主。
    Ritz要的就是这样与众不同的奢侈感觉,来这里的客人当然也一样。几十年前,能进出这里的人,都是当地人眼里的非凡之辈。现在,里面的客人跟门外的马德里之间的距离有没有变化呢?

    城里任何一个中产阶级当然都可以付得起住一两个晚上的房钱,但他们还是不会进来,因为Ritz象征的生活不属于他们。这家大饭店似乎也很乐意保留这种高不可攀的隔绝,否则就不叫“Ritz”了。
    建于20世纪初的Ritz,说到底是为了回忆一个过去了的西班牙王朝而造的。此地的客房空间阔绰,豪华浴室里放有全套名贵浴液、香波、肤油、香水……虽然每天更换,但还坚持用考究精致的玻璃瓶子。这样老派的细节,今天走遍世界都很少见了。
    现在,Ritz大饭店的东家,是一个来自苏格兰的集团,但大饭店的员工还是原班人马,还在继续他们的西班牙方式。只是你看见他们列成一排站在门厅里的时候,也许会想:这个马德里的“帝国”大饭店应该早造两百年。1707年,那时的西班牙正是如日中天。

    Caf é Gijon开于1888年,比Ritz饭店还早了将近20年,在马德里的“左岸”。
    Pasco大道好比马德里的“塞纳河”,将城市一切为二,从火车站向北,笔直而宽阔像一条飞机的跑道,带着优美的林荫带伸向没完没了的城区,把马德里分成了“左岸”、“右岸”。
    Caf é Gijon当然是在“左岸”,这儿曾经是绝对的“作家天堂”,因为有那种烟雾弥漫、滋生灵感的气氛。当年西班牙出名的作家都在此地活动。不过,据说海明威来的时候,并不喜欢这店的老板,觉得他有点狡猾和故弄玄虚。现在还是不是,不知道。
    至少,名作家不可能再泡在里面写作了。

    也不可能再一个人了。
    这里的来去太多,太热闹了。
    然而,门旁卖书报、香烟和彩票的老头,还像旧时那般穿一件士林蓝的工作服,而且谁都认识。小辈跟他点点头,老辈摸摸他的头。还有客人请他上吧台,一起喝一口,别的客就代他收账。
    一进店门,就是很老式的电话声音、杯盘声音、咖啡炉声音,还有以前老式算帐机的键盘声音,经常比讲话声还要响。
    声音似乎都是20年代的,离开外面马路上的车声很远。特别是那些铜键盘的算账机声音,嗒、嗒、嗒、嗒,然后是一串齿轮声,就像老外婆的打字机在响。
    老马德里就隐藏在这声音后面,在某个街角,或者墙头上面,在人毫无准备的时候冒了出来。但是,如果你回头端详四面弯曲的街道,怎么也看不出,在这城里会藏了一千多家Cafe!
    这样的店,旧日是许多西班牙作家的“摇篮”,店都不大,单开间的房子,谁进来都一目了然。不过,还是有人觉得这里的水很深,住了一些大隐于市的奇客。
    可能,也可是幻想吧。

    西班牙不是以前的西班牙了,欧洲也不是以前欧洲了。
    托雷多Toledo:沧桑的童话
    位于伊比利半岛中心,砖红色古老城墙拱卫下的托雷多Toledo,三面为太加
(Tajo)河谷围绕,沿海拔五百米高的花岗岩壁建成。远远看去,城中老房子的屋顶层层叠立,中央两个最高点是宏伟的亚卡沙尔(Alcazar)古城堡塔楼和大教堂(Cathdral),四周则是密如蛛网、顺坡而下的中世纪街巷,仿如一座童话之城矗立在广阔的红色原野上。
    当西班牙的船队开始远征世界,拉开控序幕的时候,这个海洋帝国的首都还不是马德里城,而是在它西南七十多公里的这座屹立在陡峭的太加Tajo河谷之上的古城托雷多。
    罗马人、西哥特人、阿拉伯摩尔人、犹太人和西班牙基督徒,都曾经在此地生活,创造各自的文化高峰。几大文化在此冲撞,这座画卷般的山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弥漫着改朝换代的血和火。

    在参差的教堂和宫殿屋顶之间,迷宫般的中世纪街道令托雷多城今天仍充满了旧日的气氛。在弯曲的小巷里,古旧斑驳的西哥特式石头房子下面,有孩子在笑闹,有人开着大声的广播音乐,阿拉伯风格的高塔剪影下晾着刚洗完的彩色衣衫……在有些残破的旧式大门后面,收拾干净的、镶着年代久远的蓝花瓷砖的绿色庭院在闪着光彩。
    顺着城内不停上坡下坡的石子路面,一边是目不暇接的灿烂古迹,好像展开的中世纪画卷,另一边则是托雷多人今日的随意生活,构成眼花缭乱的街头场景。
    平常的日子里,一到傍晚,白天坐大巴的游客就像退潮一样全走了,把整个古城又还给了本地人。此刻,托雷多的浪漫气息不可阻挡地扑面而来,古街窄巷,一派暮色迷蒙。这样的画面,令人很难想象此地在古罗马时代,竟是一个堡垒森严,只有经过跨河的大桥、通过重重量门垒才能进城的要塞。

    古托雷多城的架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罗马人看中了托雷多依坡傍水,三面有河谷屏障的高坡地形,又正位于伊比里亚半岛中心,居高临下,可以掌控多方要道,于是在城内最高点上造起了城堡。6世纪起,在此称雄的西哥特人选中托雷多作为首都。公元589的教廷大会确认西哥特人的领袖地位,而西班牙也皈依了基督教信仰。可惜西哥人造的石头教堂无一幸存,这些石头后来又被用在别的建筑上了。
    8世纪的历史大战,西哥特人败给了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军队,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摩尔王朝。以后三百年里,托雷多只是摩尔王朝的边缘城市。直到1085年,基督教国王阿方索的军队攻进托雷多,由此展开了向摩尔王朝的反击。两年后,托雷多被选为基督教西班牙的首都,被称为托雷多“国王之城”。托雷多城的混合居民(犹太人、阿拉伯人、信基督教的西班牙人),让城市到15世纪都是繁荣、富有、非常重要、威风凛凛的都会。
    托雷多历来是西班牙犹太人密度最高的地方,12世纪大概就拥有1.2万犹太人,最盛时曾有十座华丽的犹太教堂。托雷多因为多族群共同生活的背景,在13、14世纪发展出了一种混合艺术风格:Mudejar,这是阿拉伯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为其他宗教建筑进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一种典型的西班牙多文化融合的结晶。

    最华丽、也最能体现Mudejar风格的犹太教堂,多用半圆形罗马风格的前端拱顶、有各色装饰图案的外墙、砖头代替了自然材料、左中右三路四方形带饰边的马蹄形拱梁的大堂架构,至于镶嵌在房顶上的,常常不是石头的圆拱,而是摩尔人风格的精致木雕的方块顶板……
    但无论怎样,托雷多在西班牙的荣耀岁月很短。到了1561年,国王菲利浦二世就觉得地势所限,不能再满足其对首都的愿望,于是选中了可广阔延伸的马德里做为新的首都,迁移了整个帝国的中心。此后,托雷多城的意义就仅仅表现在宗教上了。
    弹指一瞬间,两千年的沧桑,全成了过眼云烟,帝王将军来来去去,只留下托雷多城岿然不动,好像一个露天博物馆耸立在中央大平原的风景线上。
    阿布罕布拉Alhambra:摩尔人苍茫的美丽
    一个七百米高坡上安静、优美的阿拉伯宫殿,在西班牙南部Nevada山脉的白色雪峰背景下,叙述着一段古老年代的惊天动地,一段被欧洲帝王遮盖的故事。

    这里代表着摩尔人的黄金岁月,14世纪的西班牙的峰巅。
    在南方安达鲁西亚的高山脚下,古老的格林纳达(Granada)城曾是西班牙摩尔王朝的首都,在陡峭的Darro河谷上的阿尔罕布拉(Alhambra)山巅,屹立着俯瞰全城的绵延堡垒和古城墙,此地就是闻名世界的14世纪摩尔王朝的宫殿之城。
    含铁量很高的红色山地,映照着古老的Alhambra宫和远处起伏的群山,那便是西班牙最绚丽壮观的摩尔人古迹。
    公元8世纪,信奉回教的北非摩尔人大举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占领了由基督徒西哥特人统治的西班牙,阿拉伯军队一直冲到法国才被挡住,否则,今天的欧洲可能看上去就是完全另一个样子了。
    直到1492年,阿拉伯人最后失守格林纳达城为止,七百年的摩尔人王朝,伊比利亚半岛的战争烽火时起时伏,其间,格林达纳达城的Alhambra山始终是摩尔王朝的要地。
    山上朝向城市的Alhambra城堡是这里最早的建筑。公元1238年,住在这个城堡的摩尔贵族Muhammad Ben Nasr率军打败了对手,以格林纳达为首都建立了象征摩尔人最辉煌的Nasrite王朝。

    摩尔人代表的阿拉伯文明,远远超出当时还处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3世纪中开始,摩尔人国王Ben Nasr跟北部进逼的基督教国王达成和议,换来了一段长时间的和平繁荣,开始在Alhambra山上不断建造宫殿、城堡、穆斯林教堂、喷泉花园。从西面的堡垒Alcazaba,到东面城堡,整个山冈外围有三十个城堡和几公里的城墙。14世纪,摩尔王Yusuf一世纪和儿子完成了宫中的核心之作,风格华丽的
Alhambra宫。
    Alhambra宫(Palacios Nazaries),在阿拉伯语里也有“红色宫堡”的含义,虽然宫堡外墙今天看上去是褐红色的,但宫殿最初的外墙是刷成白色的,古代的时候,从很远看去,整个Alhambra山上一片明亮的白色宫殿城堡。这是西班牙摩尔人的登峰造极之作。
    细致惊人的雕刻长廊,壮观的石灰岩屋顶,富有神秘意味的庭院里,诗一样的绿色,画一样静谧的水池,光影的流动和空灵之感,北非大漠背景的摩尔人对水的运用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那时的欧洲大都还在中世纪的昏暗里,而Alhambra宫却征服了这里。
    很宿命的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还是被打败了。没人知道当年主人的最后踪迹消失在哪里,摩尔人的历史在欧洲总是一段神秘的往事。
    最终,只留下Alhambra宫让你惊奇,让你怅然。这里是一个王朝的顶点,也是它没落的深渊,充满了苍茫、悲凉之美,和一种悠远的玄秘感。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造就一羽冠军鸽的108个因素 (3074次) 2006-6-11 20:32:00
 ·鸽药使用之我见 (3295次) 2006-4-22 23:48:00
 ·第一次给赛鸽用“药” (3172次) 2006-4-22 23:46:00
 ·丁钰生的夺冠绝招—训练! (3397次) 2006-4-22 23:43:00
 ·06年石油春季“宇宙杯”300公里大奖赛名次 (3317次) 2006-3-28 22:11:0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