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合河联合鸽舍
10 15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信息统计
合河联合鸽舍
地    区:河 南
文章总数:10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19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5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12-8-1


幼鸽期不同赛程的饲喂调控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合河联合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5-8-28 17:20:33  
  饲养是贯穿于赛鸽运动365天的艰辛,正确的饲养是赛鸽成功的前提,每一位大师无不是精养赛鸽的专家。他们对食水的调整,饲养程序的制定,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对幼鸽依照生长周期的不同,分段饲喂不同成分和不同量的饲料,因赛制不同而对参赛鸽的食量,进行有的放矢地调控,是鸽主致胜的法宝,也是成功者的不言之秘。

下文是专栏作家胡刚先生的文章《幼鸽期不同赛程的饲喂调控》,讲述了幼鸽成长期和比赛期各阶段的喂食调控,希望对各位鸽友在准备秋赛过程中,有所帮助:

一、幼鸽成长期饲养的三段论

1.出壳到三月前为雏鸽期

此期间,由于雏鸽处于急速生长期,出壳一月余,体重就会增长几十倍,三十天基本成型;40天后又开始倒毛倒条。这三个月雏鸽对营养需求量巨大,应以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为主。断食后每天饲喂两顿,尽饱为止。

其比例为:豆类60%,杂食12%,包谷10%,带壳清除料10%,油料8%。这样喂出的雏鸽,会显得毛光水滑。



2.幼鸽期

出壳三个月后,进入幼鸽期,此时的喂法,为归涨期,时间一般40天左右。

归涨期的喂鸽方法如下:幼鸽每日只喂一顿食,早晨放出自由活动,不强制家飞。午后吹哨召回幼鸽,只喂一顿,尽饱。

归涨期的饲料配给发生重大变化,带壳清除饲料80%,包谷10%,豆类杂食5%,油料5%。

归涨的目的有二:

⑴ 建立赛鸽纪律,通过一天一次喂食,建立幼鸽对哨音召唤迅速进棚的本能反应。

⑵ 通过一顿清除饲料的供给,建立赛鸽进食的强制性,促使幼鸽健全强大的消化体系;并通过细致观察,淘汰部分消化功能差的弱鸽。

3.家飞和路训期

随着家飞期运动量的逐渐增大,赛鸽对营养和热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进入家飞期后,饲料调整为:3:3:3:1:带壳饲料30%,包谷30%,豆类30%,油料5%,剩余5%根据赛鸽身体情况进行微调。食量也随着赛飞和所要重点参赛的赛程,进入不同调控期。



二、各级别赛事,赛前10日饲料成分的调整

300公里:带壳饲料40%,包谷30%,豆杂类15%,油料5%,10%进行微调。
500公里:包谷45%,豆杂类30%,带壳饲料15%,油料5%,5%进行微调。
700公里:豆类50%,包谷30%,带壳饲5%,油料10%,5%留作微调。
1000公里:豆类60%,包谷20%,油料10%,带壳饲料5%,5%进行微调。

不同级别喂食成分和食量的变化,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之一。下面要略述的是,在以上赛程不同饲料搭配的原则基础上,又要因不同赛程的特殊要求,对赛鸽食量进行有效和必需的调控,做到营养成分和喂食量的双向调控。

以下行之有效的食量控制,以我积累多年的赛飞经验,容易记住,但不容易操作。我先把口诀列述如下,再作分别解释。

口诀:

300公里:七飞八不飞;
500公里:八飞九不飞;
700公里:九飞十不飞;
1000公里:十飞九不飞。

1.300公里七飞八不飞

300公里为经典的中短赛程,天好时,飞极速快,天坏时,体能消耗也未达到尽头。

由于赛程短,好天司放的机会多,比极速是300公里的显著特点。300公里快速鸽,多为三角形或梨状鸽,前身重而后身空,肌肉大,食量大,易产赘肉。极速飞翔的要求,绝不允许副油箱的存在,赛鸽身上过多的脂肪和水分,都是致败的原因。所以,临赛前应减食至七成,使近距离赛鸽有饥饿感,身轻而营养不亏。要做到这点很难,要求鸽主在喂七分食的时候,注意在水中添加补充营养,做到使赛鸽有饥饿感,可又通过水中营养、热量的补充,仍然保持赛鸽饱食时的体能水平。七分喂食的结果,会使赛鸽体壮而身轻,无重食之赘,易得大奖。



2.500公里八飞九不飞

500公里赛鸽,如同人类400-800米的竞赛,是难度最高的比赛。对赛鸽体能和营养的要求,常在毫厘之间。中距离赛鸽,经归涨期后,都必须控食到80%。

这样:一、可避免归涨期后赛鸽贪食伤身,造成身重而惰飞的现象;二、可避免饱食后教练无法指挥调训赛鸽的状态,鸟为食亡,以食控鸽,饱则失控,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鸽友常常做不到。常有鸽友吹破了哨子,鸽子也不进棚。人被鸽子所左右,饱食导致鸽主丧失了对赛鸽的指挥权。

其结果是致命的,赛鸽肥不家飞,饱不进棚。更有甚者,饱食会使鸽友采用的寡居制、鳏夫制、隔望制、巢箱制等各种更高级的饲养制度不能执行,毁于一旦,失去夺奖机会。

试想,喂得太饱,雄雌一同家飞时,身沉不飞、落别处去踩蛋;路训时,雄雌分别训放后,各不进棚,又在棚上玩耍踩蛋。这时你苦心建立的寡居制、鳏夫制将形同虚设,悲剧离你已不远了。

怎样实行八分食的调控方法呢:

(1) 家养期吃饱每羽鸽40克左右,家飞期吃饱每羽45克,放飞期吃饱每羽平均50克左右。以在棚鸽数乘以每只鸽的食量,减去20%的重量,即为八成喂食量。也可在每一期转换的第一天,让赛鸽吃饱一次,然后减掉总量的20%,就是所有赛鸽按80%喂食的总量。

(2) 喂食开始,见到四分之一鸽子离开食槽饮水,就可撤掉食槽。

(3) 每次喂食不超过15分钟,待赛鸽进食速度显然放慢时,即可撤掉食槽。

当然,以上三种方法,可以结合同时使用。细心的鸽友多在喂完食后,随机抓一到三羽赛鸽,摸摸嗉囊,来确定赛鸽的食量。微有不足时,就用玉米作为点心,加喂补充。( 调养好的赛鸽,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是玉米;调喂不好的赛鸽,最喜欢的食物是小食。) 用心的鸽友,爱鸽如子,会敏锐地观察到赛鸽食水和训练节奏密切关联的细节,用5%的食物去进行微调。莫怪詹森兄弟有名言:多喂一粒和少喂一粒同样是错误。



3.700公里九飞十不飞,1000公里十飞九不飞

700公里多为500公里归巢鸽,千公里多为300、500、700公里归巢鸽,多次训练和比赛后,水分、脂肪以至肌肉消耗,身量必轻,营养流失,急需补充。经两三日清除料喂养后,逐步转入重食。

700公里喂食九分的原因是,决赛如遇到好天时,速度超过每分钟1200公尺,或在11小时内高速归巢,则会因食饱身重,影响归巢速度。

1000公里不管天气好坏,前奖也多为隔日归巢鸽。若储存不够,艰难赛程必然导致赛鸽体弱力竭,无油可加,再好的种气也必败无疑。其所谓十飞九不飞是也。

十多年前,台湾鸽友一入大陆,300公里横扫千军,常常包揽前奖;500公里虽有大奖鸽,却归巢率降低,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气魄;一到700公里,不归少归,露出怯相;1000公里一赛,总被大陆鸽友脱了裤子,变成了白瞪眼。究其主因,不仅是台湾赛鸽的种源和种气不适应中长距离竞赛,而是当时台湾鸽友常年受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只飞300公里以内的赛程,多年形成了固定的,300公里快速鸽以清除饲料为主,七飞八不飞的饲养制度。他们将此饲养方法不经改良地,死套到大陆中远程的赛事上,食“短”不化,是他们致败的根本原因。

孩子都挺聪明,高中生选了不同的文科、理科的学习方向,必将会成长为不同领域的人才。不同赛事的不同喂法,也会导致赛鸽在不同比赛过程中,完全不同的赛绩,以至改变鸽主在鸽坛的地位,因赛施喂的方法,在战略上决定胜负,鸽友不可小觑。

真理往往就是这么简单。不懂得赛鸽成长期的分期喂法,不懂得不同赛程、不同赛制鸽子的不同喂法,就如同,要想看戏,你还在剧场之外,要想得奖,你离奖杯还有数尺之遥。我们的赛鸽喂食的口诀,是在人人都在实施,天天都在喂鸽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好像不是什么大事情,更不是什么秘密。但正是因为许多鸽友一贯采取自由采食的随意喂法,不去研究和采用赛鸽喂食的成功方法,不懂得通过合理的分期食量调控,才与胜利失之交臂。

一种赛程,一种赛制,必有一定规律可循的饲养方法,七飞八不飞、八飞九不飞、九飞十不飞、十飞九不飞,是我四十多年赛鸽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在每一赛程风行时,得过300、400、500、700、1000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老文新读:幼鸽作育到比赛的饲养过程(图 (211次) 2015-9-9 21:15:28
 ·邵中兴:幼鸽换毛最难受时期不要强训 (297次) 2015-9-9 21:03:40
 ·邵中兴:给新手建议在幼鸽训练前要做的事 (409次) 2015-9-9 20:57:01
 ·紫肌与黑舌现象 (284次) 2015-9-6 8:15:54
 ·秋赛经验 (353次) 2014-10-5 13:25:37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