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鸽信息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爱鸽商城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最新评论
怡悦鸽苑:高手,好文章
中信网友:首先你得有好鸽子
雄风万里:好文章,很久没读
中信网友:披砂盖志是好鸽!
中信网友:自己夸自己?
中信网友:你该不是小日本的
中信网友:安徽亳州鸽友(群
中信网友:谁再吹日本人,滚
信息统计
itsme
地    区:广 东
文章总数:44篇
推荐篇数:5
留言数量:6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63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11-7-7


白衣天使与和平天使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itsme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1-10-13 9:49:40  

  白衣天使与和平天使

  ——追忆上海鸽界前辈潘家驹医生养鸽轶事尚海

  自李梅龄先生领航中国现代赛鸽运动起始,全国各地像他一样以行医为职业的白衣天使也被“温和、智慧、可爱”的和平天使所吸引,出现一道“医生爱鸽、医生训鸽、医生赛鸽”的靓丽风景线。在一连串医生与鸽为伍的名单中,就有上海鸽界前辈潘家驹医生的名字,同时也留下他与鸽同乐的印痕。

  一、1930年:少年时代

  潘家驹于1919年11月21日出生在江苏一个知书达礼、经济殷实的家庭,即由太平天国时期从苏州移居至宝应的乡绅家族。他生性忠厚、老实、但心灵深处里却蕴藏着一个梦想: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在蜜糖般的生活中,他逐渐长大。当他11岁(1930年)时,在那无忧无虑的读书黄金岁月中,突然被飞翔在蓝天白云下的鸽子所吸引。于是,他就在自家四合院的厢房边上搭起了一个“硕大”的鸽棚,装满了“点子”、“两头鸟”、“小青毛”,也有少数“松江灰”。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这里便是他和鸽子共同起舞的天堂:鸽子在充满阳光的天空中飞翔、兜圈、俯冲,而他却紧盯着鸽子飞翔的姿态,似乎沉浸在那欢乐的幻觉之中。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考入东南医学院那年。于是,他手拿着提箱,告别了心爱的伙伴,来到上海求学。从此结束了少年时代养鸽子的日子。

  二、1956年:青年时代

  潘家驹经历五年医学内科专业的艰苦攻读,毕业后成为一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解放后(1949年)即转入上海市第一纺织医院,成为一名年轻有为的内科医生。在他行医8-9年实践中,不仅救治了成百上千名患者,还组织了家庭,生育了两子一女,过着幸福美满和安定的生活。

  1956年的春天,37岁的他朝气蓬勃。在闲暇之时,他路过上海新城皇庙(连云港路一带)花鸟市场,即被鸟语花香所感染。他走进熙熙攘攘的人堆里,到处是“花鸟鱼虫”,到处都是千姿百态,但吸引他眼球的却是鸽子。他没有考虑后果,只是被唤醒的养鸽热情所牵引。于是,花了一元七角钱买了一对乳臭未干、略带黄毛的“小雨点”回家。

  他在家里找出了一只“肥皂箱”,用钉子与板条“速成”了简易的小棚,挂在一楼窗户上面。那时喂食、开家、放飞、成为他工作之余的最大乐趣。

  这种悠闲自得的日子过了半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风刮得窗子阵阵作响,窃贼也在爬窗偷鸽时发出凌乱的声响……第2天,他发现地上残留几根大条,鸽棚里显得空空荡荡,一阵懊恼袭上心头!而后,他也曾到附近养鸽人家找过,未见踪影。由于证据不足,那两只蓝色“小雨点”始终没有找到,因而只能再次中断养鸽。这一断,断了将近11年之久。

  三、1967年:中年时代

  众所周知,1967年是特殊年代中的一年。它既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也是上海“一月风暴”夺权的起始之年。那时,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市面上一片混乱。48岁的潘家驹已从上海纺织医院调至南翔医院,名为“支援基层”。每个礼拜天,他从市郊赶回市区家中休息,惊奇地发现停课在家的孩子在人民大道买了鸽子,正在搭建鸽棚呢!他出于对鸽子的热爱和为了防止孩子在外闯祸的动机,支持了自己孩子养鸽的行动,同时又一次遂了自己养鸽之愿。

  他十分热情地购买了鸽食,又亲自到人民大道选购了带足环的信鸽。什么雨点啦,绛鸽啦,麒麟啦,不断地买回家;鸽棚也由小变大,鸽棚也从一楼升至2楼。生活围着鸽子一切都在变,一切都显现出他与鸽子共同欢乐的景象。很难想像,在文革“动乱”中,竟然还会呈现人们追求快乐的轶事!

  在那段值得回味的日子里,一羽黄眼闪亮、鼻根紧扣、身体轻盈的“西翁绛”和另一羽圆头大眼、毛羽紧薄、身体健硕的“英国鲍尔雨点”,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们的子代,能在出壳一个月、头带黄毛时就从南翔飞回上海(约20公里),3-4个月的幼鸽,从无锡(约120公里)在三个小时内单飞归巢。

  由于潘医生鸽子名声远播,再次引起了窃贼的觊觎与光顾,他的2楼鸽棚于1971年和1973年两次被盗。第一次被盗时,由于发现得早,鸽子被偷了但梯子没来得及拿走,结果盗贼通过“中间人”,用鸽子换回梯子。第2次被盗,全棚窃得精光,那时,潘医生向谁去索要呢?这一断又断了13年的养鸽情份。

  四、1980年:老年时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吹醒了中国赛鸽运动。1980年,潘家驹已年过花甲,但他仍然被南翔医院作为专家所聘用;61岁的他幸运地分配到三楼两居室公房,另加一个朝南的阳台。1985年,他加入了上海市信鸽协会,这是他人生的一段幸福时光。

  他在阳台上请人搭建了两个鸽棚,左面一个2层木头棚;右面一个三层的水泥棚,并花费了不菲的资金引进“李鸟”、“西翁”、“吴淞”等名系,在这片小天地中最多时养了40-50羽种赛鸽。在放飞北路宿县、涡阳、徐州、洛阳、三门峡、北京(500-1000公里);以及放飞南路江山、厦门(400-828公里);甘肃天水(1500公里)西宁(1900公里)、清水(2140公里)超远程比赛中,都能高位入赏,有时甚至能进入前10名。这对于“老骥伏枥”的他,又是多大的安慰与激奋!他支援给鸽友的鸽蛋,孵出的鸽子也能从疏勒河(2424公里)、西宁(1900公里)、武威(1800公里),兰州(1700公里)等处顺利归巢。这是潘医生把医学知识运用到鉴鸽、选鸽之中,致使他育种水平颇高的具体体现。以至于他的种鸽在1984年第4次被窃后,它们的子代或后裔在南翔、嘉定乃至江苏常州一带广为传播,盛传着潘医生种鸽能出赛绩的佳言。

  1987年7月12日,不幸身患癌症的潘医生,经多次抢救无效,于凌晨2点12分不幸谢世,驾鹤西去。在他弥留人间之时,仍十分感慨地说道:“假如我这次病能治好的话,要养很多很多的鸽子”!在他弥留人间临终之际,虽然言语不清,却口口声声地重复着:“两个匣子”,“匣子”……双手还不停地比划着。在旁的子女猜其真意,原来是他选了两羽1000公里归巢鸽子参加疏勒河竞翔,询问是否回归,所以发出“匣子”之声。其实就是“鸽子”之意!可见,他临终前仍然满脑子惦念着鸽子。

  在追悼会上,诸多亲朋好友和同事邻居前来悼念,大家都在追忆他身着白大褂,那纯情、善良、富有爱心的形象。甚至出现病人及其家属长跪不起的动人景象,长呼“好人啊”!天使,意味着在人间或天空中飞翔,那白衣天使与和平天使的不解之缘不正是如此写照吗?

  笔者以祭奠的心态描述着潘医生作为信鸽爱好者的历程。如果潘家驹医生能活到今天,也是90有余的老人了。虽然他在23年前过早地离开了鸽界,但他那身着象征“纯洁、康宁”的白色服饰,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天职,被人们亲切称呼为白衣天使的医生形象,不仅在医疗事业,工作中奉献自己、爱岗敬业;而且还在“信鸽竞翔”运动中百折不挠、与鸽为伍,真正表现出白衣天使与和平天使热恋的人生境界。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二个帮手 三点名血 (3869次) 2012-8-2 15:52:32
 ·经历有鸽生活 (2319次) 2012-8-2 15:47:34
 ·相信梦想的人, 沉睡一生… (2484次) 2012-8-2 15:42:59
 ·《花前赏鸽》书法创作手记 (2785次) 2012-8-2 15:38:33
 ·记日本琦玉联盟掌门人荒井严 (6724次) 2012-8-2 15:15:45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