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得闲,习惯性的打开了中信网“充饥”。精神粮食的及时补充,对于我这个信鸽痴迷者有着深远的意义,一向偏爱王伟克老师的文章。特别是其对于中国信鸽界育种的强烈呼吁、信鸽足环的改制以及博学的地理知识、严谨风趣的文风都深深吸引着我的关注。不想今日点文一见,伟克老师写的《李梅龄会不会育种》一文却受到很多人的拍砖,我很是不解。(对于李梅龄的认识,也仅限在由顾澄海先生主编的《李氏鸽经》一书。)重读数遍,也未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笔者对于“李文”不成熟的理解是:已仙逝多年的“李种”制造者李梅龄先生,在引进洋鸟后同洋鬼子进行比赛得胜之后,在上海名声大振、扬名中外。在竞翔实践中,发觉深羽色鸽飞得更远些。
于是,去劣存优,运用高超的保种手段巩固了有着李鸟独特风格的墨雨点。年复一年,一个伟大品系因此而诞生。伟克老师质疑李鸟评为“国产牌”鸽系的合理性和李鸟算不算的上是品系?作为中信网的又一个沸点; 又一篇人气文章,引起了网络上一片沸腾。对于鸽界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鲜话题和令鸽友深思观点的大胆阐述,笔者拍手叫好!伟克老师撰文的好意在于唤醒那些沉睡鸽友的苏醒。不要沉迷过去的、退出历史舞史的老国血。应与时俱进,培育出新的、国际鸽界认可的真正的中国牌信鸽!
而质疑李鸟的纯度则是希望鸽友们在艰难的育种路上,少点商人的商业运作在里面,这样在育种的思想里没有利益的杂念,培育出的国有品系快速鸽种才是纯粹的和干净的!我们暂且不去计较“李鸟”的真实和有效性。绕在这个话题上打圈圈是没有意思的。亟待我们做的是,改变自己的育种理念,确实的发扬爱国的精神,尽快培育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鸽系。而不是钻牛角尖!
而我们工薪阶层业余鸽友,在创育鸽系的操作上,又面临一道道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
1.引进世界一流名种名鸽,需要大量的金钱。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又无相关部门的扶持。
2.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定向培育适合现代赛制的快速、早熟信鸽。
3.遗传上的不稳定,提纯复壮的难度和外观、鸽性标准的的评定。
4.全世界信鸽组织和赛鸽爱好者普遍的认可和接受。
看来中国实现信鸽大国到信鸽强国的成功转型,还有很长很久很艰难的路要走!又或,世上本无系,你我好用也便成了系?
写到这里,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两个热门的国产牌鸽系。“黄金甲”和“小达摩”.随即,这仅有的一丝激动又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