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内江蓝天鸽舍
  http://njlt.chinaxinge.cn 收藏本站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内江蓝天鸽舍
3007 699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博客类型: 名人博客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4330
推荐篇数: 3004
建立时间: 2010年
博客访问: 706.4万
鸽舍赛绩
在线留言
 
 
 
蓝天主人解读《詹森育种原理》(典藏版61—65)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内江蓝天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1-6-4 13:02:21  
                                 六一,赛绩与血统

    在赛鸽的育种上,明显存在意见不同的两大派别——赛绩论和血统论。

    赛绩论认为赛绩决定一切。赛鸽价值大小、是否优秀最根本甚至唯一的评判标准是它的实战成绩,而不在于它是谁的儿子或者女儿。一羽成绩出色并且稳定的鸽子,即使它的父母十分平庸,或者来路不明,也是价值连城的。持赛绩论观点的鸽友在挑选种鸽时会内定一个底线,比如1000羽比赛的冠军。换言之,在他们眼里没有取得过1000羽以上比赛冠军的鸽子根本没有做种鸽的资格,不管它是什么血统。

    血统论认为血统决定一切。赛鸽的“种养训赛”中“种”(优秀血缘)是第一位的,它是前提、是基础、是保证、是内因。没有优良高贵的血统,就没有取得成绩的保证;没有优良高贵的血统,其他都无从谈起。因为“养训赛”等环节都必须通过“种”这个内因才会起作用。一只“种”好的鸽子即使没有什么成绩,甚至身体有缺陷,都会把它优秀的基因传递给它后代,让它的后代在比赛中建功立业。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也都很具有代表性,但也都过于绝对。真是很难判断它们的是非,所以一直以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我们育种的目的并不是为那只作为种鸽的成绩好,而是要它的后代成绩好。赛绩好的鸽子一般都具有杂交特性,它们有很强的活力和强健的身体,但是由于血统来源复杂,致使在遗传上各种可能性太大,无法很好的加以把握。而且身体与遗传力往往互斥,所以育种经常失败。而血统优良纯正的鸽子,由于近亲作出、身体普通、活力一般、赛绩平庸。但是只要把它和另外一路同样近亲作出,身体普通、活力一般、赛绩平庸而血统优良纯正的鸽子交配,便能够作出令人难忘的鸽子来。情况是不是这样,用实践很容易就可以加以验证。

    这大概就是赛鸽和种鸽的区别吧。

                                  六二,马顿米歇尔

   凡圣.普利曼把最优秀的詹森系鸽和最优秀的列兹美特.马太依斯系鸽进行杂交,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绩。其实通过杂交育种走向辉煌与成功的远非普利曼一人,比利时赛鸽家马顿.米歇尔先生也是一个这样的典型。

    马顿.米歇尔先生出生在英国,孩提时期生活艰难。但是却酷爱赛鸽,十来岁的时候曾经在一棵大树上塔建鸽棚养鸽子。他起初通过经营女装进入了商界,后因做名牌汽车中介性质的生意而发迹,成为坐拥十几亿欧元的巨富。45岁时他的私人医生从他健康的角度考虑,建议他不要再继续工作。马顿先生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接此机会全心进行赛鸽。

    强大的经济后盾给马顿.米歇尔先生的赛鸽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他持巨资购近了大批名鸽,比如盖比、卡萨、林伯格、西弗.托依、速霸龙等的顶尖鸽子。他把这些鸽子进行杂交,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先前他在英国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2004年进入世界赛鸽的中心比利时,一共获得了14次全国赛冠军,11次半全国赛冠军,84次省赛冠军。2008年,马顿先生一举拿下南非太阳城100万美元大赛冠军,赢得汽车大奖,赛鸽生涯达到颠峰。

    表面看起来,马顿.米歇尔先生的成功并不困难,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因为有钱嘛,可以随便买鸽子,而有了好鸽子出成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不需要费很大力气。”然而,我们也都知道“冠军配冠军不等于冠军”,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手里一把好鸽子,可就弄不出个名堂,大把的钞票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因此,问题绝非如此简单。这也就是说,杂交虽然是不同血缘的鸽子交配育种,并不是无规律的“乱配乱交”。那种毫无章法的“杂交”实际是在撞运气,虽然有时也地区能够撞上,但是很难再次撞上。

    杂交育种的技巧比纯系育种更加不可捉摸,要加以理论话就难上加难。不过,透过大师们开出的血统书,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马顿先生就爱用特点相似的鸽子进行配对,比如,中长距离和中长距离,抗恶劣天气和抗恶劣天气。这一做法可能是形成马顿鸽子擅长中长距离和抗恶劣天气特点的根本原因。

    文到此处,想说点题外的话。2008年之后,马顿.米歇尔先生视力大幅下降,腿脚行动也很不方便。一代大师,几乎停赛了,另人感到十分遗憾。还好他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一个在比利时,一个在中国。在中国的那个女徒弟,名字叫高双。

                                  六三,我们的差距

    在正式进入本文主题之前,先说一个有些有趣而且令人深思的现象。养鸽的人中几乎没有不知道詹森这个名字的,然而,有些人却以为“詹森”就是一个人。有人也知道“詹森兄弟”,但是也没有想去分到底是哪几个人。也就是说,他们虽然知道是兄弟,但是内心里却把“詹森兄弟”当成了一个人。

    新一代的中国赛鸽强豪在赛鸽硬件、管理水平以及比赛成绩等方面都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世界上那些赛鸽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现在与它们的差距主要集中在理念和育种上。

    在我国,赛鸽一直被多数人看成为一种玩物丧志的东西,就是在我们的鸽友中都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是沾染上了不良嗜好。而欧洲那些国家的人们并不这么看,国家把赛鸽当成一种文化与产业加以保护与护持。信鸽的比赛、交流和交换等很自然地进行。不象许多中国鸽友一看见别人卖鸽子,就开口大骂“鸽贩子”。

    詹森系的先驱们以及当今比利时和荷兰那些知名赛鸽家都特别注意人与鸽子的关系,强调人鸽之间的和谐与融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亲和力,去达到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高度。作者参观过马顿.米歇尔先生的饲养,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躯进入鸽舍,却轻手轻脚,动作幅度非常之小,鸽舍里几乎没有引起响动,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爱创造一切,鸽子给予我们的其实也源自于我们对它的爱和付出,因此持久的兴趣十分重要。急功近利是使得我们不愿意下功夫去育种的原因,“买”成了现在不少人的法宝。总是想马上拿冠军,赢大奖。于是买来就用,不行再买。这种恶性循环不仅使我们摆脱不了总是买的命运,更是我们这个赛鸽大国走向赛鸽强国路上的一大绊脚石。

    武高平先生说:“凡能历久不衰的名家,是经过长期饲养观察,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海外父传子,子传孙,三代都是养鸽的人很多。”(第240页)受父亲的影响,詹氏五兄弟中艾德兰、路易士和查理自幼喜欢鸽子,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赛鸽家和育种家。詹森系鸽子世界公认的成功是他们三人,还包括家族中其他人(比如他们的父亲、妹夫等)共同努力的结果,难怪大家把“詹森兄弟”看成为一个人。在比利时和荷兰诸如什么“兄弟”、“父子”、“夫妇”、“家族”的鸽舍很多。而我们中国鸽友往往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家里人能够不反对就已经不错了,再奢望其他可能就不现实。偶尔也能够看见父子和兄弟在同一个城市里一起赛鸽,但也缺乏共同的探讨交流以及分工协作。这也许是因为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而造成我们与他们的又一种差距吧。

    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差距却不知道差距。

                               六四,大师也走眼

   谁能够称得上大师?在鸽界,荷兰的艾迪.夏拉肯可以担当这个头衔。他是詹森系先驱中集大成者,是世界著名的赛鸽家和育种家,是荷兰赛鸽历史上被公认的奥尔良比赛总体成绩最好的人,是赛鸽经典巨著《詹森兄弟传奇》的作者。他的成绩和文笔令全世界鸽友震撼,许多人因为得到他的签名而踌躇满志,许多人因为拥有他的鸽子而扬眉吐气。其名气并不在詹森兄弟之下,甚可以说那朴实的詹森兄弟的美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夏拉肯的写作而获得的。

    这么样的一个人称他为大师太不过分了!

    “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由于作家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得夏拉肯几乎熟知荷兰和比利时所有有实力的赛鸽家和育种家,同时对他们鸽子的来龙去脉基本一清二楚。可是就是夏拉肯在鉴鸽上也居然有很走眼的时候。

    事情是这样的。1992年夏拉肯和美国的盖诺斯到盖比鸽舍欲购其超级种鸽“娇小号”的子代。盖比的鸽子当时在比利时是贵出了名的,盖比虽然碍于夏拉肯和盖诺斯的巨大名气和声望,从内心想买他们的面子而降价,但是又不愿坏了自己长期以来的行情。于是就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即原价买,但是赠送一只母鸽。当夏拉肯手接这羽赠送的母鸽时,面带难色,因为这母鸽又小又瘦,长相也很丑,丝毫没有名贵的气息。盖比反问道:“你觉得它很丑吗?”言外之意,你若看不上不要就是。这样一问夏拉肯不敢说实说了,马上交钱赶快走人。

    夏拉肯得到这羽赠送的母鸽之后,并没有重用。潦潦草草出了两对,但是没有发挥,于是就转买给了日本人。但是两年后奇迹出现了,这羽“丑女”的子孙在日本大放异彩。夏拉肯又赶快用高价把它重新买了回来。尔后其子孙后代在世界各地赢得冠军无数。

    这只鸽子的名字是现在我们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的——超级金母“丝丝”,它形成了盖比第一主力鸽系,成就了盖比的辉煌。

    其实很多鸽友也都知道这件趣事,却没有丝毫影响我们对这位大师的尊重。所以本文并没有一点要想揭短夏拉肯的意思。只是感叹:鸽学太复杂、太博大精深了。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得吃透,我们终其一生能够悟出的可能仅是沧海一粟。

                                     六五,培养亲和力

    “亲和力”是我们鸽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常用词语,但是与国外的那些赛鸽家相比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做得也不够。不过这可能与中国赛鸽者往往是利用业余的有限时间来“单打独斗”这个具体国情有关,客观地说,主要问题不在鸽友自身。

    超人的成功来自超人的努力与付出,从来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尤其是在人和鸽子的“感情问题”上。那么那些国外的赛鸽家们是采取什么方法来建立人与鸽之间的亲和力的呢?

    亲和力的首要和核心问题是“要使得鸽子不怕人,要认得你是主人”(第240页)。美国詹森系专家盖诺斯(Mike Ganus 就是前文中说他和夏拉肯去盖比家买鸽子的那位)认为食物是人与鸽子交流的最好媒介。这当然是很有道理的,在我们中国也有“人为财死,鸟为食忘”的说法。

    具体地说,盖诺斯在把幼鸽和亲鸽(或者保姆鸽)分开之后,开始的两天不喂一点粮食,只提供添加了维他命的饮水。这看似有点不人道的做法,是盖诺斯良苦用心之所在——“天将降大任于斯鸽(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换言之,就是要让那小鸽子知道,谁是主人,听话的就喂东西给你吃,不听话的就没门。恶性一定要从小打掉,否则野性一起,就很难驯服得了了,还怎么奢望他去为主人摧城拔寨,获取荣誉呢?从第三天起盖诺斯只喂青豌豆,其目的有二:1,青豌豆蛋白质含量高帮助幼鸽骨骼发育;2,训练小鸽子啄食大颗粒的食物,不然的话,它们只挑小颗粒的粮食,今后会养成偏食的毛病,致使营养不均衡。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盖诺斯一般很少去打扰小鸽子,但是每天至少花半小时亲自用手给小鸽子喂食。这样可以与鸽子亲近培养感情。他不大动作的扑抓鸽子,只要能够让鸽子信任你,不怕人后抓鸽子就容易了。

    当然,没有必要完全照搬照抄他的做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甚至盖诺斯的做法中有些地方还值得商榷。不过,这些赛鸽家在培养、建立人与鸽之间的亲和力上的种种探索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赏的。那么,除盖诺斯之外,其他人又有些什么高明的方法呢?

    (——摘自中信网)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赏月(15) (9183次) 2014-10-27 1:04:23
 ·历史上最美丽的女鸽友 (14538次) 2014-10-20 23:31:12
 ·季羡林笔下的鸽子 (11147次) 2014-10-17 14:45:48
 ·赛鸽政治家 (9262次) 2014-10-15 12:39:31
 ·赛鸽与不犯罪 (10108次) 2014-10-15 10:31:3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