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炳先生赞助的湖北正大杯“千公里幼鸽赛”历时九届,于2010年圆满结束。回顾这九年的千公里赛鸽历程,是襄阳市鸽友成长的过程,其中最大的收益者是襄阳市鸽友。在这九年中,襄阳市鸽友在冠亚军方面的历史,从无到有,进奖率也是逐年攀高。在这九年中,我们襄阳鸽友为了能取得更优秀的成绩,在育种方面摸索创新,培育并稳定了一批能飞千公里幼鸽的好种鸽,这批鸽子在三、五百公里的大赛中能进好名次,千公里级别的比赛中同样也能进更好的名次。能够取得如此具有历史性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鸽友们取得的骄人成绩作出以下分析:
一、 赛制决定赛鸽的动向
思路决定出路,在2001年底,省鸽协定下从2002年开始举办“正大杯” 幼鸽千公里大赛,这无疑在当时的鸽界引起了一次“地震”,在传统养鸽观念支配下的鸽友们各抒己见:有艺高人胆大的说能飞的,也有“保守派”人士说不能飞的。那么在这里,我想就以下的数据来表达我的看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通过努力,幼鸽千公里不是不可能!
第一届冠军:武汉市鸽友江洪、刘胜洲,江洪作育,刘洪洲(使翔)
第二届冠军:襄阳市鸽友刘统一
第三届冠军:襄阳市鸽友宋顺喜
第四届冠军:襄阳市鸽友郭军
第五届冠军:襄阳市鸽友刘爱斌
第六届冠军:丹江口市鸽友郭丹勇,亚军:襄阳市鸽友张伟东
第七届冠军:襄阳市鸽友赵运勤
第八届冠军:襄阳市鸽友李燕兵
第九届冠军:襄阳市鸽友张荣利
纵观九届的比赛成绩,八成的金杯尽收襄阳鸽友囊中。更为可喜的是在第七届至第九届的赛事中,前十名80%也为襄阳鸽友,前一百名的进奖比例中,襄阳鸽友更达到了80%.并且成鸽组的成绩同样也和幼鸽一样辉煌。这真是应验了“二八法则”--20%的鸽子掌握了80%的名次!
二、“古为今用,量体裁衣”育新苗
多年前,大家棚里的爱鸽大多是“李鸟”、“吴淞” 等“国血”鸽,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鸽子的老祖宗也都是养鸽前辈从国外引进的鸽子,通过多年的杂交、定向培育,复壮提纯等手法,培育了一批吃苦耐劳的好鸽,我国幅员辽阔,在短程赛之风盛行的今天,更加考验鸽子的千公里大赛仍不能被我们遗忘。
有人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然而,在襄阳这块风水宝地上养鸽,其实不存在这个问题,每到周末,鸽友们都会在鸽市上相互交流经验。犹如棋逢对手,酒遇知己。总有说不完的故事。02年至10年,我们很多襄阳鸽友“卧薪尝胆”,潜心钻研针关于如何能让赛鸽在长距离的比赛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围绕这一“命题”,鸽友们开展了“种、养、训。”这其中有实力的鸽友先后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引进了外血名鸽和自己棚中的“老底子”杂交,并积极的配合工薪鸽友的养鸽高手,大家相互拆借“育种”、“育雏”,还把“育雏”的“新品鸽子”无偿的支援给养鸽新手打比赛。正是由于有我们这些具有“大局观”的鸽友们的无私援助。再加上鸽友们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尝试,最终形成了如今“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和谐局面。
三、属于中国的“巴塞罗那”能走多远?
“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上,是历史成就了我们。”诚然,有人说:“千公里赛是中国的巴塞罗那,千公里幼鸽赛更是超越了巴塞罗那的赛事。”可是在市场经济主导社会的今天,我们却几乎痛失了这一“黄金”赛制。不过好在有我们襄阳市信鸽协会的领导高瞻远瞩,为了保持和发扬本市会员幼鸽千公里的积极性,不辞辛劳地联络了鄂西北各市、县的信鸽协会。组织了第一届“鄂西北幼鸽千公里赛”.虽然,没有“正大杯”名气大,但在现有的条件下,这一举措对襄阳鸽友千公里保种还是十分有利的。
工业革命推动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经济全球化造就了当今的时代潮流;改革30年强大了我们富饶的祖国。当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一种成功制度的诞生往往能够成就一个时代的辉煌!那么在最后我想说:在当今鸽界,一种天气也许会造就一个冠军,但一种赛制一定能成就一路鸽子!我们需要以理论为舵,实践作帆,放飞心情,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