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宁夏鹏翥鸽舍
31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0)
我的养鸽感悟(2)
我的收藏文章(29)
我的赛鸽日记(2)
我的鸽圈动态(0)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lihai,ta
中信网友:朋友:你好、你的
中信网友:各位鸽→我有一只
中信网友:哈哈哈,我的空间
中信网友:他知道个球,这都
中信网友:我的邮箱4708
中信网友:w我的鸽子有摆头
中信网友:给自己的爱鸽多点
  信息统计

宁夏鹏翥鸽舍
地    区:宁 夏
文章总数:31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12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30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9-5-12


信鸽常见鴿病的防治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永久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9-6-9 9:55:44  
一、信鴿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在鴿友的一些鴿棚中信鴿常发生一种剧烈腹泻,两腿软瘫不能站立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经实验室检查诊断為信鴿巴氏杆菌病,也叫禽霍乱,其病原体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它的主要特征是表现為急性败血症,全身粘膜有小出血点,呈急性关节炎。发病快、传染快、发病率和残废率都很高,可造成鴿群的大批死亡,对信鴿危害极大。据初步调查,本病在甘肃的区一些鴿棚中发病率高达30-40%,致死率达100%。对部分鴿友的信鴿发展造成严重损失。

  一、流行病学调查

  鴿巴氏杆菌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流行,本病发生有时从外的传入,有时可自然发生,从外的购买的种鴿处在潜伏期的容易把本病传人。鴿巴氏杆菌病原体是一种条件性的病原茵,在健康鴿的呼吸道存在有该菌。当饲养管理不当,天气突然变化,鴿舍过热、过冷、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缺乏矿物质和蛋白质,长途运输等不利因素影响之下,鴿体抵抗力降低,细菌毒力增强时即可导致发病。在本的信鴿多见有孵蛋雌鴿、刚出窝的雏鴿,常发生此病。
  
  鴿巴氏杆菌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外伤。病鴿的粪便,分泌物和被污染的鴿舍、运动场、饲料、饮水、用具等是传染的主要媒介。尤其是鴿群密度过大,鴿舍通风不良、尘土飞扬,可加速本病的传播。

  二、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2—3天,最急性的往往几乎看不到任何症状突然死在孵蛋的窝里或栖架下,肥壮的信鴿容易发生最急性型的巴氏杆菌病,大多数病例為急性经过。病初主要表现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很快缩颈闭眼处昏睡状态,常有剧烈腹泻,粪便為灰白色或绿色,两腿软瘫、不能站立,病鴿运动时靠两翅附着的面艰难的滑行,体温升之43—44度,食欲废绝,喜欢饮水,腹部皮肤和爪颜色发纷,呼吸加快,口鼻分泌物增多,喉咙中有时发生吱吱或咯咯摩擦声,病程一般為1—3天。

  三、病理变化

  心外膜有小出血点,肝脏表面有时有少量针尖大小的灰黄色坏死点,皮下組织和腹腔中的脂肪、肠系膜、浆膜均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肠粘膜充血,有时有出血性病灶,尤其是十二指肠较严重,肝脏呈紫红色,稍肿大、质脆、肝表面有的有小点状出血,呼吸道和肺有充血、出血点、心外膜上有很多出血点,心包积液。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动物试验等综合诊断,确诊此病為信鴿的巴氏杆菌病。

  五、防治

  1、发现病鴿立即進行隔离。对鴿舍的面、墙壁、顶棚、运动场、料糟、饮水器皿、巢、栖架,用3%的来苏尔進行喷撒消毒,每日一次,连续一周。

  2、在信鴿浴盆中加入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以防有些鴿饮用洗澡水时造成病菌的感染。对发病的鴿群,全群胸肌注射“抗巴氏杆菌組织液(称抗組织液、由本所研制)每羽注射2毫升(并按每羽加入庆大霉素4000单位)。全群只注射一次抗組织液,第二天即可控制发病死亡。

  3、对表现有临床症状的急性病鴿,一般治愈较為困难。所以,防治此病主要在未出现症状的群体上下功夫,特别是在当的无抗巴氏杆菌組织液的情况下,可采用2%氟哌酸注射液每羽成年鴿每次肌注0.3毫升(6毫克);可用100万单位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每羽成年鴿每次肌注0。2毫升(2万单位);也可用氯霉素注射液每羽成年鴿每次肌注0.3毫升(3万单位)。上述三种针剂均為兽药,做胸肌注射,可交替使用,间隔6小时,连续使用三天。

  4、对病鴿粪便,分泌物用5%的来苏尔進行喷撤消毒,最后铲出同尸体一起深埋。严禁在鴿舍附近解剖或乱扔病死鴿尸体。

  5、凡抓过病鴿的手用0.1%新洁尔灭水中洗手消毒,否则不能接触健鴿,在本病发生的鴿舍门前应放置盛有石灰粉的木箱,供饲喂人员進出鴿舍时消毒鞋底用。

  6.為防治信鴿巴氏杆菌病、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歪脖子病和拉稀病),作者研制了治疗和预防这三种病的“抗組织液”,每羽成年鴿胸肌注射2毫升;“抗血清”用于治疗和短期预防,每羽成年鴿一次胸肌注射2毫升;“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二联苗”,用于预防,免疫期6个月,剂量:每羽成年鴿胸肌注射1毫升。
 
二、信鴿的寄生虫病

随着我国信鴿的蓬勃发展,饲养规模从原来的几十对分散饲养,发展到现在的数万对集约化,规模化的大型养鴿企业,大型赛鴿棚,种鴿场,由于饲养密度的提高,应激因素的增多為疫病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近年来,一些以往危害较轻的疫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鴿病已成為养鴿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鴿病的正确速治是有效防治鴿病,控制疫病流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环节,也是全国三十多万养鴿爱好者面临的主要任务。当今能对信鴿直接造成巨大危害的是各种病毒性的传染病,如鴿新城疫,鴿痘。其次是细菌性传染病,如禽沙门氏菌病;禽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禽霍乱。上述各病症的感染一旦形成常呈急性型,发病急死亡快,即使呈慢性也要使赛鴿体质大幅度下降,失去比赛的最佳机会。再其次乃就是本文所论述的各种寄生虫同样能使信鴿造成体质下降,经济受到严重损失,例如原虫病,球虫与毛滴虫、六鞭原虫病、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外寄生虫病等等。

  一原虫病

  1.是由原生动物寄生于家禽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是一种单细胞的动物,能由一个细胞進行和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原生动物寄生于动物的腔道、体液、組织和细胞内,可致病或不致病。有些原虫如球虫、毛滴虫、六鞭原虫病,对禽类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并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美国在1951—1960年因禽球虫病损失4700万美元,英国每年用于防治球虫的药费约280万英磅,美国已超过9000万美元,全世界将超过3亿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球虫病每年能造成36000万至1.2亿美元的损失,尽管现代在防治、营养、管理和遗传学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球虫病仍是最普遍的禽病之一。我国虽无精确的统计,但是随着与国际养鴿业的接轨,越来越多的养鴿者深深懂祩凃虫与毛滴虫对信鴿造成的危害性,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深入理解“赛鴿要创绩科技必先行”,每年有序的用各种方法驱灭信鴿体内的寄生虫,以使养育的信鴿获取体强膘肥的最佳体质。

  2.原虫的致病力可概括為三个方面:

  (1)原虫破坏鴿细胞和組织,在鴿体内迅速繁殖,消耗机体的大量营养,同时排出毒性物质。(2)使鴿的营养和代谢失调,如球虫寄生于鴿的小肠,上皮细胞大量破坏,引起小肠的消化和吸收不良。(3)引起鴿的抗损伤反应、对原虫的炎性反应,如细胞浸润,细胞增生与組织修复等,可形成肉芽肿、结节、疲痕及息肉等。

  3.防治

  原虫病的防治在国内外主要依赖于使用化学药物。由于对原虫生理生化的大量研究,在抗原虫的新药研制方面有较大的進展,使用的药物有化学合成的和抗生素两大类,在防治球虫方面从1936年首次出现专用抗球虫药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40余种,而国内广泛使用的国内外抗球虫药品,估计也有10余种,但是原虫对药物易产生耐药性,故需合理轮换或交替使用抗原虫药,同时尚需加强营养等辅助疗法。另外采用免疫接种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曾有资料报道,国外养鴿者曾有人定期使用各类药物周期法,每周中有一天使觽凃虫药,有一天使用抗毛滴虫药,定期再使用其他抗生素药,其余采纳各种营养辅助,使信鴿体内处于无有害细菌状态,尽管这种饲养费用代价高,但在激烈的赛场上这种养育法不乏也是一种颇具先進迎合潮流的管理法。

  4.毛滴虫对信鴿的作用

  毛滴虫病是由鞭毛原虫——禽毛滴虫引起的,它是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主要感染信鴿、小野鴿、鹌鹑、隼和鹰,有时也感染鸡和火鸡,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50%左右。

  (1)病原:禽毛滴虫属鞭毛亚门,动鞭毛纲,毛滴虫目,毛滴虫科,毛滴虫属,寄生于消化道。虫体呈梨形,移动迅速,长5—9LLm宽2—9lLm具有4根典型的起源于虫体前端毛基体的游离鞭毛,l根细长的轴刺常延伸至虫体后缘之外,波动膜起始于虫体的前端,终止于虫体的稍后方。

  (2)生活史:禽毛滴虫通过纵的二分裂進行繁殖。雏鴿是由于吞咽成年鴿的鴿乳而被垂直感染的,几乎所有的鴿子都是禽毛滴虫的带虫者。

  (3)症状:禽毛滴虫侵害口腔、鼻腔、咽、食道和凛囊的粘膜表层,因而病鴿闭口困难、食欲大减、精神萎靡;常作吞咽动作,并从口腔内流出气味难闻的液体。体重下降、消瘦,病鴿眼睛中有水汪汪的分泌物。在病鴿的口腔、咽、嗉囊、前胃和食道粘膜上有隆凸的白色结节或溃疡灶。病变組织上可复盖有气味难闻的乳酪样的伪膜或隆起的黄色“纽扣”。口腔粘膜的病变可扩大联成一片。由于干酪样物质的堆积,可部分或全部堵塞食道腔,最后这些病变可穿透組织并扩大到头部和颈部的其他区域,包括鼻咽部、眼眶和颈部软組织。肝的病变起初出2现在表面,而后可扩展到肝实质,呈现為硬质的,白色至黄色的圆3形或环形病灶。由于本病的症状和病变与念球菌病、鴿痘和维生.g素A缺乏症相类似,因而需要仔细D以鉴别诊断。

  (4)治疗:对付鴿毛滴虫通常以“硝乙脲噻唑”“氨硝噻唑”以及二甲硝咪唑,都是一些很好的水溶性药物。通常使用是以后者药物治疗最為有效,每羽鴿子每天用二甲哨咪唑0.066克溶于水中饮用,连用五-七天,病鴿即能痊愈。

  六原虫病是由火鸡六鞭原虫引起的。主要感染l一9周龄的幼火鸡、鸭、雉鸡、鹌鹑和鴿子。发病率高,如不進行及时治疗,死亡可达75%。

  (1)病原:六鞭原虫大小為6一12.4×2—5。

  有二个细胞核,均具有大的核内体,有4根前鞭毛2根前侧鞭毛和2根后鞭毛。4根前鞭毛向后弯曲.

  (2)症状:病鴿畏寒,腹泻呈水样多泡沫,精神沉郁,翅膀下垂。在病程的后期水泻呈黄色。晚期发生惊厥和昏迷状。病变包括卡他性肠炎、肠弛缓和继发性肠膨胀。在小肠上段尤為明显。肠道内容物呈水样,全肠段含有过量的粘液和气体。本病状应与传染性病毒性肠炎、沙门氏菌病和毛滴虫病作类症鉴别。临诊上可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十二指肠粘膜刮取物,可见大量六鞭原虫。该虫体小活动很快,具有突進式的动作。

  (3)治疗:可用金霉素0.0055%,痢特灵0.022%或二甲哨咪唑0.066克等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肠道寄生虫病

  分布在各类动物、禽类、包括人类体内,属于世界性的一种疾病。而禽类体内的寄生虫又大致分為吸虫、绦虫、线虫等三大门、纲、科、属,单以吸虫而言:大约有25个科100个属的400种以上的吸虫可作為禽类的寄生虫。而寄生于信鴿的种类有三大类,对信鴿直接有危害的如吸虫有4种、绦虫有3种、线虫有8种。

 

三、信鴿扭颈病



信鴿扭颈病,也有的鴿友称為“扭项病”、“旋转病”,是比较难治的鴿病之一。因本病的发生原因较复杂,如脑外伤、脊髓炎、脑血拴、鴿伤寒、I型付粘病毒等,都可能引发此病,所以,在对症用药上比较困难。

  1996年秋,我因工作原因,到本的的肉鸡养殖场去过几次,可能受到了鸡瘟病菌的传染,我的十多羽信鴿,有的出现了“扭颈病”、有的单侧翅膀施的、其中几羽幼鴿身子发抖,腿脚失灵,我按常规给病鴿加倍剂量喂服抗菌消炎药,不但不见好转,并有扩散传染的势态。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去向兽医请教,他听完我介绍情况后,建议我用“牛黄醒脑”1号、2号 (人用药)针剂混合胸肌注射,连注三至六天,每天一次,每次I号、2号各一支混合使用,(如混合后药液出现混浊则不可用)。用药期间,饮水中按比例加入消毒灭菌剂“奥威克”或“灭毒王”(兽药门市有售,可参照说明书使用),以便杀灭病菌、防止传染。我因工作忙,只给病鴿注射了三天,水中按比例加入“奥威克”,以后也没再管,也未把病鴿分开养。半月左右,病鴿陆续恢复健康,其他鴿也未传染。现在恢复后的鴿所育小鴿,发育正常,训放中未发现不良反映。

  為了证实以上方法防病治病的可靠性,我于1997年春节前,在鴿市买了四羽息患“扭项病”的信鴿和观赏鴿作试验,其中两羽用I;2号针剂加一支洁霉素针剂注射,当天死亡,注射处青紫。两羽未加洁霉京注射三天,半月左右病愈。

  虽然“扭颈病”能治愈,如果予防得当,可减少麻烦。我在供鴿饮水时,定时不定时的加人“奥威克”,定期用“奥威克”稀释水给鴿舍喷雾,对多种鴿病均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我的病鴿和试验用病鴿都是和鴿群混养的,其他的鴿子并没有被传染,我把此方法介绍给鴿友后,在他們处也起到了很好的防病作用。

  上述“扭颈病”的治疗方法和鴿病的预防方法,鴿友們不妨试用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影响鸽子飞翔成绩的几种因素 (2399次) 2012-3-29 11:29:03
 · 走近高手──鉴鸽篇㈢ (2397次) 2012-3-28 15:43:45
 · 供鉴鸽参考 (1624次) 2012-3-28 15:41:10
 ·学会领域 (1747次) 2012-1-18 0:03:11
 ·中国信鸽足环号对照表及城市经纬度座标 (5121次) 2009-9-3 10:58:58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