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赛程的赛鸽羽翼分析
江苏淮安金陵经典鸽舍 杨 淳
赛鸽运动已由过去简单的民间玩耍、民间竞技转变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之一。随着赛鸽商品化的发展,赛鸽的价值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赛鸽运动、赛制,快速与国际接轨,由二十世纪中期,远程、超远程竞赛,转变为当今的中、短程竞赛。赛鸽飞行靠翅膀,翅膀是赛鸽飞归的最根本的硬件,羽翼的宽窄与长短,主羽的大小及形状,与鸽子飞行中产生动力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羽翼结构能产生最理想的浮力和推力,减少赛鸽的飞行阻力,降低赛鸽在飞行中所消耗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应的飞行速度。因此,我们必须要运用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动力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大量的赛鸽竟翔实践去研究、探索不同赛程的赛鸽羽翼。
中国的赛鸽运动在长期推行的远程、超远程赛制的竞翔环境中,对赛鸽翼羽的形状结构,形成一种固定的喜好,具有长、宽羽翼形状的赛鸽成了鸽友们崇拜的翼型,尤其是对十根主翼中三根边羽翼更为重视,不但要求长需齐尾,而且要求羽翼幅宽头园,三根边羽一样齐。这样的标准一度形成了一种时尚,鉴鸽唯审翅膀,不论血统如何,能适应什么赛程,只要羽翅宽、长、齐,必定是一羽好鸽。加之一段时间内,有关信鸽的书刊,按宽、长、齐的标准列出典型的超远程获奖鸽的彩色羽翼图片,作为范例推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信鸽运动与国际赛制接轨,中西方赛鸽文化及海峡两岸赛鸽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和深入,一个多元化、大纵深、多角度的赛鸽运动正日异兴盛。西方、台湾的中、短程赛制也倍受大陆鸽友推行和喜爱。在诸多鸽友重视血统、追求肌肉、讲究羽质、注重结构的同时,已把羽翼的形状、结构作为制胜的重要参数进行研究。在经过反复对各赛程比赛以及不同品系在不同赛程中的获奖鸽所发挥的优势中总结发现,适应短、中、远程、超远程不同赛程的鸽子,它们羽翼形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具有长、宽羽冀的鸽子并不能超自然规律在短、中程比赛中夺魁。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本人多年的实践对不同赛程的赛鸽羽翼形状,作如下分析:
一、 中、短程赛鸽羽翼形状
中、短程是指500公里以内的赛程,除赛鸽的定向能力,归巢意识之外,主要比赛鸽子的爆发力。因这样赛程的比赛,获奖鸽正常气候条件下分速都要逾千米。一般300公里需4小时左右归巢,500公里需7小时左右即可归巢。归舍途中几小时不进水、食,要高频率扇翅,从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鸽子要增加飞行速度,就必须增加扇翅的频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在支付同样力的情况下,只有能产生最大动力的和最小阻力的羽翼,才能产生最高的飞行速度。因鸽子飞行扇翅的次数、速度与空气的磨擦系数成正比,而羽翅的形态、结构的合理参数与空气的阻力及磨擦系数成反比。比赛飞行中每向下、后扇动一次的前提是先向上、前伸举一次,长、宽的羽翼与空气的接触面大,磨擦系数高,所以阻力大,必然削减了鸽子扇翅的频率与扇速,随之将不可能产生高速飞行所需的推力,这样就必然降低了赛鸽的飞行速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短程赛鸽前三根边羽不宜过长、过宽。主羽前几根边羽均要有一定的弯曲度。长:不齐尾端黑线;宽:不小于副羽宽度;弯曲:以弧状排列,前稍为流线形,头尖则为上品。以减少羽翼的阻力,增加排风和搏风能力,减少相应的磨擦系数,阻力降低了,速度也随之提高了。
二、 远程赛鸽羽翼形状
远程是指在700公里至1000公里赛程,正常气候条件下赛鸽的飞行时间一天至一天半,700公里当日归,约需飞行9小时以上,千公里很难突破当日归。所以这类赛鸽,羽翼要适应较长时间的持续飞行。对羽翼的基本形状要求是:整个翅膀较中、短程赛鸽羽幅略宽、长一些,尤其是主羽不能象中、短程赛鸽那样趋窄、趋短,当拉开翅膀后,前四根主羽端头夹角较大,羽条端头略圆,第七至第九根呈弧形排列。这样的主翼羽形状,飞行浮力大,阻力小,不需加快扇动频率也能保持较高速度,同时节省了体力,有效减少了能量消耗,恰好适应了远程飞行的要求。对远程赛鸽的副羽要求,应是羽辐要有一定弯度,排列紧密,基础羽翼要有良好的硬度,遮盖完善,不漏空气,这样的羽翼结构,使得搏击的气流向后流动并产生向上的浮力和向前的推力,远程赛鸽的主羽切忌过长(齐尾),因为过长则扇动频率低、没有速度;同时也不能过短(不及尾端黑色部分),过短,扇击频率高,消耗能量过快,没有耐力。
三、 超远程赛鸽羽翼形状
所谓超远程,主要是指1500公里以上级别赛程。这种超远距离的飞行,对一羽鸽子来说可谓是长途拔涉,通常最少要3天以上的连续飞行才能归巢,需要几十小时甚至百余小时的连续飞翔,不但要身体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且更要求有一双合乎自然要求的双翼,它的基本要求是:“羽轴粗壮、羽幅宽长、排列慎密、前端圆齐”。羽轴粗壮:就是要发达粗壮,有韧性;羽幅宽长:即主羽中段明显比副羽宽,而且长要齐尾;排列慎密:就是一根紧贴一根排列,不留间隙,前三根边羽一样长,且羽端圆。还要求羽轴应有良好的弹性,羽脉勾结紧、实,不易分离,以适应长时间光照,雨霜风尘、朝露侵蚀。这种羽翼形状虽不能长时间、高频率扇动而产生爆发力,但是扇动中与空气接触的截面大,产生的浮力也大,便于滑翔飞行,能更有效地节省能量消耗。超远程赛鸽在归途中都是低空飞翔,这样可有效地利用地面上升的气流,匀速向前飞行,赛鸽站立时,副羽会盖满背部,其主翼羽齐尾或略长于尾。
总之,赛鸽快速飞归,是智力、体力、毅力、血统以及体型结构和羽翼结构等综合因素最佳发挥的集中体现,互为弥补,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将羽翼作为选育不同赛程的赛鸽重要参数之一去评审、鉴定,找出不同赛程的最佳羽翼形状,去参加短、中、远和超远程赛事,在不同赛程的赛事中摘金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