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 个人鸽舍网站 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海峰鸽舍
11 1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最新评论
信息统计
海峰鸽舍
地    区:河 北
文章总数:11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4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0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8-2-16


 蓝天上飞翔着一群中国军鸽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海峰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13-12-10 22:27:43  
 
来源:奥一论坛 >> 皇城根儿(北京) 作者: 发表时间:2007-6-10 19:24:27 浏览数:7673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鸽友社区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奉命去昆明参加总装组织的通讯装备技术会议。这是自79南疆反击战后我第一次回昆明,拿到机票,收拾好行装,十分兴奋的期待着明天的行程。
  电话铃声响起,是我的老首长——曾任总参某部参谋长的一位红字号老将军,他问我是不是要去昆明出差,得到肯定答复后,他说派车接我到他家吃顿饭。
  老首长住在西山脚下一座二层小楼,敬礼寒暄后,赫然发现,餐桌上摆着一瓶没开封的茅台酒。
  “老爷子,有啥事儿您下命令就是了,干吗还上茅台?您别吓着我。”我一面给老首长斟酒一面跟老首长逗闷子。
  “你小子,当年打几只麻雀就到我这儿蹭酒喝,我的好酒有一半都进了你的肚子里喽,今儿还学会假客气了。”
  哈哈,没错,老首长好打猎、吃野味,当年每逢星期天,我就拿着弹弓到车库、仓库去打麻雀,打上十几只,拎到老爷子家,准能勾得老爷子开酒柜,椒盐炸麻雀,喝几口小酒,乐哉美哉。
  酒过三巡,老爷子下话了:昆明军鸽队可能要裁掉,这次你去昆明,给我挑几对回来。
  “天哪!想吃鸽子您说呀,北京满大街都是,煎煮烹炸随便挑,还非得昆明的?。”我是明知故问的调侃。
  “放屁!焚琴煮鹤的缺德事儿也就你干得出来吧。我可要种鸽,品种要好,飞行记录要超过三千公里以上的,怎么样?办得了办不了?要不要我给你写个条子?”
  “看您老人家说的,跟您十几年,您见过我有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吗?”
  “别吹牛,你懂鸽子吗?”
  “嘿嘿,不懂,真不懂。我跟花鸟鱼虫没缘份,养个狗尾巴花我都能给他淹死喽。”
  “就知道你不懂!”由此开始,老首长开始大谈《鸽子经》。
  老首长出身于一个封建旧家族,据说祖上当过满清的将军,老首长少年时内则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外则驰马射击,花鸟鱼虫,爱好十分广泛,参加革命后戎马倥偬,无暇顾及,离休后只喜欢两样,书法和训鸽。西山上空飞翔的鸽群,大部分都是老首长的家养宠物。
  军鸽和军马、军犬一样,早从古代就被使用于战争,主要是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我军在红军时代就有训养军鸽的纪录,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军全盘苏军化,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各部队纷纷成立了军鸽队,大量欧洲名鸽家族被引进我国。但是,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军用动物逐渐被淘汰,尤其经过几次大裁军,到九十年代末,我军成建制的动物部队只剩了两支,一个是内蒙古军区骑兵师,他的前身是乌兰夫“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基干军事武装,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和民族政策,留了下来;另一个,就是成都军区的昆明军鸽队,这支队伍没有什么背景,能留下来,靠的是训练精良,战功赫赫。最著名的是六十年代参加核爆试验,他们用五十只军鸽穿越蘑菇云,四十五只完好飞回五十公里以外的罗布泊临时鸽巢,另五只在穿越蘑菇云后,飞过青藏高原、祁连山脉,行程五千余公里,飞回昆明基地,创造了至今未能打破的一项世界纪录,同时为人类留下了一道不解之谜:鸽子为什么能够丝毫无损的飞越核爆现场。
  但是,毕竟军鸽在现代战争中已无用武之地,昆明军鸽队的去留成为那年裁军会议上的争论焦点之一,老首长在顾问委员会里,是力挺军鸽队的“老顽固”。
  到昆明后,经过了解,当时军鸽队属成都军区昆明通信器材库,于是经过老同学时任成都军区通信三总站总工程师的胡大校,以昆明特色的昆虫宴和两瓶五粮液,宴请通信器材库主任杜上校。杜主任听明来意后,十分高兴地说:“已经听说军鸽队要裁撤,正在为那几百只鸽子发愁,既然是家境较好、懂鸽子、爱鸽子的老首长要,随便去挑,我们正求之不得呢。”
  第二天,驱车去军鸽队。远远的,碧水边,青山上,一大群矫健的军鸽在蓝天翱翔,时而俯冲,时而拉起,时而盘旋在白云下,时而穿梭在绿竹中,好美的昆明,好美的一群军鸽!
  杜主任叫来了有十几年驯养军鸽经验的士官孙班长,嘱咐他为我挑一对优秀的鸽子,我看到小孙眉间闪过一丝忧郁。于是,我以学习驯养经验为名,陪着小孙在鸽舍里劳动了两天,我们一同调制饲料,一同打扫鸽舍,毕竟都是吃过军粮的人,我们的沟通轻松愉快。小孙是一位湖南籍士兵,去年刚结婚,娶了一位美丽的湘妹子。俗话说湘女多情,小孙的太太为了能与小孙朝朝暮暮,辞去了家乡小学教师的工作,到昆明一家工厂打工。小孙在军鸽队服务已经十一年了,是优秀的老兵,对军鸽有着深厚的感情。打扫鸽舍时,同样穿着迷彩服,我走过的地方,军鸽们纷纷趋避,而小孙无论走到哪里,军鸽们都争先恐后的飞上他的肩头、头顶和怀中。
  每当晚霞在山头亮出它绚丽的身姿,我和小孙坐在鸽场的青石上,看着群鸽归巢,一对对鸽子落在鸽巢前的广场上嬉戏觅食。小孙让我看一对亮蓝色的鸽子,那是一对年轻的纯种雨田,曾从长沙、北京、马兰基地飞回昆明,最少的行程也在三千八百公里。虽然不懂鸽子,我也已看出它们在鸽群中那种鹤立鸡群的傲气和霸气,于是,就要它们了。
  小孙为我整理了这对雨田的档案,拿来一只小鸽笼,我还想要一点鸽食,以便途中喂养,小孙说不用,火车上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对这对鸽子来说没什么问题。
  通过铁路的军代表,拿到了军鸽准运证和车票,小孙一直把我和鸽子送到火车上,然后,带着一丝忧伤悄然离去。
  事情过去快十年了,我也早已离开了部队,走过国内外很多地方,不管在那里,只要见到空中飞过的鸽群,我就会想起美丽的昆明,想起翱翔在空中那群军鸽,牵挂着军鸽队是否保留了建制,小孙班长是在昆明,还是回到了家乡。
  2007年的春节,我在观看中央七台的军事栏目,突然发现栏目在介绍昆明军鸽队,由此得知,昆明军鸽队不但没有裁撤,为了给条件恶劣的边防连队驯养军鸽,还扩大了编制。虽然整个片子里没有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但我很兴奋,因为那里是我曾经心动的地方。
  老首长已经过世,那对雨田也不知现在怎么样,如果还在的话,它们早已是祖父母辈的鸽子了,我想,在北京的红墙绿瓦之上,一定飞翔着它们的子孙,而在昆明的青山碧水之间,更翱翔着一群傲岸的中国军鸽。

   2007年3月于滹沱河畔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 鸽子体重减轻的原因 (597次) 2013-12-10 22:30:27
 ·鸽子的故事 (734次) 2013-12-10 21:45:35
 ·选鸽出赛有绝窍 (671次) 2010-4-21 13:17:07
 ·赛鸽怎样调整高峰期 (1072次) 2010-4-21 13:12:43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