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宜宾汉安鸽舍
45 0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11)
我的养鸽感悟(3)
我的收藏文章(31)
我的赛鸽日记(5)
我的鸽圈动态(0)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我也喜欢白信鸽
中信网友:怎么联系啊我的Q
中信网友:2010-22-
中信网友:1128944是
中信网友:个人保持有上海市
攀枝花鸽:我的手机号码是:
中信网友:杨老师你好!请问
中信网友:锡坤白系”支持你

宜宾汉安鸽舍
地    区:四 川
文章总数:45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16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0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8-1-16


 



川鸽本色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宜宾汉安鸽舍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8-1-31 15:41:00  
  书民屡见说鸽子有避水飞行的特性,鲜见讲述遇山飞行的话题。从理论上说,赛鸽是从岩鸽演化而来,本不该惧山。细观野鸽,其实那只是生存需要,在山坡上走走停停,寻觅食水。事实上鸽友会从实际观察中发现,家养的赛鸽在飞行中遇有高于飞行平面的障碍物,绝不肯轻易拔高飞越。所以可以推论,攀高决不是鸽子的本性。众所周知,生物的多样性是自然进化与物竞天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后者又起着决定作用。当千百年来已被驯化的赛鸽在向山飞行时的心理恐惧可能一点也不会亚于向水飞行。因为鸽友都知道,山区和平原是两个不同概念的比赛,其归巢率和飞速就是说明。就山地对赛鸽归巢的影响来说,全国没有一条赛线会超过四川。特殊的环境和残酷的赛制,造就了极富地方特色的川鸽。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条别无选择的赛线。四川盆地西倚“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公尺以上青藏高原,地理受到极大限制;南接云贵高原,地理和交通条件不具备,距离也没有前途;东临长江中下游平原,但被大巴山、巫山横阻,且交通十分不便。只有北向黄土高原,中间虽然有大巴山、秦岭,但交通相对便利,赛距有空间,就成为了川鸽放飞的唯一选择。细观全国地形图,赛鸽运动发达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地区的赛线,虽然也会受山地的影响,但都不能与四川相比。绵延横阻在川,陕,鄂交界上的大巴山脉、秦岭山脉,平均海拔约2000—3000公尺。秦岭山脉是切割中国南北之分的分水岭,顺青藏高原盘桓而下,东连巫山山脉,主峰海拔3767公尺。海拔高、纵深大,赛鸽飞越秦岭是全国最富有独具特色和最艰难的比赛。

川内的地理和气候决定了川鸽素质有别于其它。四川地理,西部为川西高原,一般海拔 3000公尺以上;东部为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外流盆地。因盆地中多紫红色砂,又名“红色盆地”。盆地内北高南低,海拔300— 600公尺,平原约占7%,丘陵约占52%,山区约占41%。由于地形的显著不同,盆地内气候也有很大差异。有南方地区天气共同的冬暖、春早、夏热、无霜期长的特点,更兼有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低、日照少。感受这些独特的特点,就象亲身不来四川就不知道四川的正宗麻辣一样,体会不到与字画表面意义背后的深记得内涵。地处温湿地区,地表江河密布沟渠纵横,天上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达 1000毫米,2001年9月前后成都曾有过近40天连续降雨的记录。因阴雨天多,有成语“蜀犬吠日”,年日照仅有800—11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即使是晴天,太阳也象浴室里的灯光一样,享受艳阳天是四川人生活中的一种奢望。盆地气候,使川鸽还具备有抗低能见度、抗高湿度、抗阴雨天气的特性。

特殊的赛线造就了川鸽的高超性能。川鸽主要是沿着宝成铁路放飞,超过100公里外就进入山区,放飞300公里以上就必须翻越崇山峻岭。以成都700公里放飞线路为例,近几年先后放飞过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海拔400公尺左右)的渭南、华山,关中平原北缘的铜川、韩城,陕北高原的宜君等地(海拔 800—1200公尺),从放飞地起飞后,飞至宝鸡、咸阳一线开始爬山,横越秦岭和大巴山脉,过略阳走广元一线后才进入浅山、丘陵地带,再飞至绵阳进入川西平原到成都。经历由平原向山、攀越突兀耸立的秦岭山脉、穿行连绵不断的高山、深谷、盆地、平原四个阶段,山地飞行占总飞行距离的70%左右,艰苦卓绝可想而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把川鸽磨练成具有高超的定向能力、坚忍不拔的归巢毅力、超强持续飞行耐力的超级鸽族,在全国鸽界中的扮演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在各种比赛中, 500公里级能大面积归巢,分速也不逊色他人;翻山赛,700公里级能当日快速集群归巢; 1000公里级归巢率稳定在10%以上;已经成功征服了2000公里和3000公里。

面对死亡之路的反复冲击,形成了川鸽独有的特点。谁都不否认,川鸽离不了中国赛鸽先进地区支持和影响,川鸽放飞也脱离不了时代的轨迹。然而川鸽的形成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川人鸽友执着和四川的斯山斯水。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川鸽就开始年复一年的冲击。30多年的“精卫填海”,已经把翻山强化为鸽友养鸽的目标与观念,放飞的鸽子不能翻山,等于不会养,当年翻山成绩不好,等于学生考试不及格,羞于启齿。经年累月的千筛万选,川鸽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了适应翻山,体型呈圆筒状,个头中偏小,自重轻;毛色中偏深,有天然保护功能;肌肉适中,羽翼宽大,极具飞行耐力;头鼻为李种、赛阳或吴淞的改良型,塌鼻凹嘴,聪明机警;鸽眼不论色度深浅要色彩丰富,砂型或凸或凹立体感强颗粒饱满,底砂亮、油层厚是翻山鸽的重要特征。巴蜀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和几十年不断放飞实践,四川鸽友在选鸽和观赏时特别重视鸽眼,并有独特的标准和心得,外国的、外地的、书上的理论是非,在这里都不一定管用。在四川养鸽,有着以眼鉴鸽的浓烈氛围。因为事实告诉我们,选鸽只要重鸽眼而忽视其它条件肯定不对,但不看鸽眼肯定也是不行的。

能翻山才是川鸽的本色。人们看问题有从众心理,但川鸽决不能与他鸽同论,前述已经说明了其中的不可比性。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川鸽在比赛中受到比别人苛刻得多的考验,要经历多得多的磨难。如果牵扯强附会把根本不同难度的比赛用一个尺度比较,显然有失去公允。以距离说,不科学。虽然貌似同样的飞行距离,川鸽不能与它鸽比较,川鸽归巢途中弯弯绕绕、上上下下的实际飞行距离,只有老天和鸽子自己知道。以飞速说,不公平。道理明摆着,以分速论英雄会辱没川鸽的实力。以品评条件说,不合实际。国家这么大,地理条件相差悬殊,山区飞行的鸽子自有特殊的外形要求,且此山非彼山,川鸽翻山越岭的性能肯定更高一筹。以鸽王赛制说,不现实。鸽王赛要求一只鸽子多次参赛多次高位获奖。川鸽一次翻山成功都如此艰难,命悬一线,想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它连续表现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老天是公平的,给了四川鸽友一条别人没有的赛线,正如歌中唱的“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这是我们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有些无奈。以前连四川本地鸽友都自觉不自觉地把放飞距离当作衡量鸽子能力的标尺,外地的朋友更不可能深切理解川鸽的艰辛。其实用比赛飞行距离来表示鸽子能力,绝对不足以代表川鸽的特点。在四川,只有翻山才堪称之为经典赛事,才是川鸽的金字招牌,才能更确切地反映出川鸽的英雄本色。川鸽的表现已经让世人都知道,川鸽——就是能翻山的鸽子。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锡坤白系成功繁育者杨兆强先生 (11630次) 2008-12-21 21:36:51
 ·引 种 指 南 (2600次) 2008-10-18 13:52:59
 ·中长距离高手—摩里斯.卡萨父子 (2818次) 2008-10-3 12:43:00
 ·快速鸽的体貌特征 (2817次) 2008-7-20 21:06:00
 ·汪顺兴谈养鸽16字诀 (4012次) 2008-2-16 3:42:0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