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精神乐园 一位鸽友的故事
记得刚刚养育的时候,以真诚的态度,独自的视角,深情的关怀来对待自己饲养的信鸽。获得成绩时让人惊喜,居然也能获奖,激励并自我感动。那时的养育纯粹是养育,娱乐为主似一弯清泉,缓缓流去自由自在。
养鸽实际上是爱鸽,爱是永恒的主题。经常听鸽友说“谁让咱喜欢鸽子呢”。这就是对信鸽最真诚的表白。鸽友爱鸽是信奉鸽子能给人带来欢乐。工作之余闲暇之时,打捞一下卫生,抚摸一下爱鸽,心情大不一样,这就是爱鸽人的业余生活,这就是最简单的陶冶情操。
去年十一假期间,我到了郊外,来到了小山下小河边的小村庄。这里很是清静,依山傍水,没有城市那灯光酒绿的气氛。接待我的是网络上认识的一个养育爱好者。他们祖辈信奉山水的清静和河水的流淌,世代生活在这片山林里。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扩大,他们与外界的活动与接触日益增多和频繁,外界环境对村民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这个年纪25的小伙子出外打工去了。这片山林似乎不再适合年青人的生活了。
我很好奇他的养鸽。因此约好到他的鸽舍参观一下。他的工作在山的南面,而家则在山的北面,简直是大对角。每月或者二、三个月回家一趟。家的鸽子由父母代养。他从小就喜欢鸽子,离家出外打工所牵挂就是他的鸽子。
到了他的村庄,蓝天上盘旋飞翔着好几群信鸽。原来,在这个世外桃园里,是另一番景致,养育信鸽者还真不少。经过询问后得知,上百户的村庄里,有几十户养鸽者。他们养育只是喜好,从来不打比赛。他是村里唯一的信鸽会员,也是从来不打比赛。他们养育就是喜欢和看着好玩,他也是其中之一的喜欢者和好玩者。
他说信鸽是和平的象征,我们热爱和平,我们养育和平。政府给了外出打工的政策和条件,尽管有人并不真的愿意离开这里。养育信鸽是不能搬走的,临时工是没有条件饲养的,因此爱好和喜欢信鸽就面临的新难题:工作在他方,养育在家乡。养育不是亲手养育,而是由亲人代养育。养鸽的情断不了。
他把鸽舍建筑在房顶上,很有点现代化的养育观。种鸽棚很是狭小,数羽好种鸽,飞鸽棚很是宽大,数十羽。饲料则是鸽市上最好的饲料,外加保健砂。他和他的家人虽然不是专业养育者,虽然不打比赛,但对于信鸽那是真诚的爱。爷爷和奶奶有时过来,这是他们一家人活生生的体验和对生活的真诚。他们对信鸽的本真都是认真地呈现一种生活、一种状态,一种精神乐园。
有时候,他也很矛盾。自己不能养育,而让父母代养,岂不是给他们增加负担。但他从小对信鸽的爱,父母是能够理解的。这种矛盾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无法解决,则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无奈和真诚的爱。他无法改变这种不能养育的环境,但他对信鸽根深蒂固的喜爱长期扎根在他们的心中,没了信鸽的牵挂似乎就没有了精神。他想摆脱生活现状却无法改变生活现实,想外出挣钱却却又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和村庄,留下信鸽,就是留下信念,这就是他的信鸽文化,不再受到花花世界的诱惑和影响。
当今社会,充满着传统与现代。传统与现代、精神与现实一直困惑着人们的选择。要么是传统,要么是现代,映射了人们的信仰,这是我们普遍遭遇的问题。我的这位朋友是最基层、最平凡、最真实的养鸽者。还有许多这样的网络朋友,如人在部队,心想家乡的鸽子;人在读博,却经常上网关心着鸽界的事情;人在外地打工,家属帮助代养,这些鸽友的故事太多太多。回顾他们所走过的路,不断看到前进圆满的结局,又不断具有新的挑战和希望,更多的是把更深的疑问和对未来的期待留下。当我问到别人能打比赛而他不能打比赛的心情时,他淡然地笑着说“没关系的。日子得过,鸽子得养。”简朴的回答没有抱怨也没有无奈。我在猜想,当鸽友们兴高采烈打比赛的时候,他会独自坐在电脑前关注赛事,为别人喝彩,他就是这样对未来充满着期待。我释然了,他那浅浅的微笑留下的绝不是无奈,更多的是心灵的释放和无尽的思考。
我在想,当追求物质上进步的时候,这位鸽友没有迷失自己;当现实的压力袭来的时候,他能坚守原本的自己。这样朴素的人让我意识到,我们缺乏的不是勇气而是坚持。不论我们怎样去追求,朝着精神家园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走在自我的路上。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