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华丰赛鸽
35 6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1)
我的养鸽感悟(5)
我的收藏文章(29)
我的赛鸽日记(4)
我的鸽圈动态(6)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我在海东路,,关
中信网友:初养赛鸽者体会不

华丰赛鸽
地    区:内蒙古
文章总数:35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5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138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7-5-6


 



叁×3(8)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内蒙古塔东鸽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8-6-3 10:30:00  
  在繁育鸽子的时候我常常想到或许这些鸽子将比自己活得更长久。尽管如此,仍在不断继续着关于育种的思考,因为丝毫的松懈和疏忽都将使鸽子的性能发生变化。我知道即使目前鸽群状况很好,但由于引进不当而形成颓势后便难以东山再起了。我打算通过掺入桑切斯鸽实现本系鸽性能的升级,然后再用飞出成绩的鸽子进行回交。现在还处在对异血进行放飞验证的阶段,不过有些当初默默无闻的鸽子已开始显露头角。例如获得总理大臣奖的鸽子是在两岁时出成绩的,其父鸽是95年引进的“莱特?汤姆”平辈之子,母鸽是我棚里“白色之星”的平辈。这一配对还有个值得分析的现象,即雄鸽体型硕大、雌鸽体型偏小,获总理大臣奖的是它们生出的小体型子代,说明桑切斯鸽的使用也会因交配对象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桑切斯系的黄金配对
我之所以看中桑切斯系是由于它与其他鸽系相比速度更快、成绩更佳。还有一个原因是该系中每一路出成绩的鸽子都含有“6080” X “8022”的血脉,即使隔代父母的其中一方也总是与这一黄金对沾亲。我感觉这种重叠近交血统很适宜用作本系鸽的异血。对于遗传学理论我知之不多,就是凭着一种预感,觉得采用两个完全不同、分别以多重近交育成的优秀血统进行杂交可能会出现一加一等于三或四的结果。基于这种想法我不断地探索实践并幸运地取得了目前的成绩,后来曾向来访的并河靖请教,他也说这是最理想的育鸽模式。
过去我曾用近交的奥佩尔系与相对近交的西翁系杂交获得成功。这次发现桑切斯快速系是以“6080” X “8022” 为基础历经多年近交育成的。通过对该系血统的分析能感受到培育者对这黄金对的充分信赖,坚定了我用本系鸽与之杂交必将有所收获的信念。在93年到95年初步尝试理出头绪之后,我从96年开始起用了更多后代,表现突出的桑切斯鸽与本系鸽杂交,把岩田系X桑切斯系育出选手的比例提高到选手鸽总数的三分之一。
我鸽舍重新组合的选手鸽队包括三大部分:纯岩田系鸽占三分之一。通过赫伯特引进的詹森、罗森斯、“魔术之星”等十多种血统的鸽子占三分之一。岩田系X桑切斯系鸽占三分之一。由于鸽舍规模大、羽数多,我从95年开始按血统给小鸽分别戴上不同颜色的私环,这样便能对不同血统选手鸽的归巢情况一目了然。确认的结果表明,桑切斯系与其他血系的选手鸽在归巢比例上没有差异。我还挑选岩田系与桑切斯系杂交的子代与纯系桑切斯鸽交配并在96年、97年进行了放飞试验,在98年春已经有满两岁的回交鸽参赛,结果这些鸽子都飞出了超乎预想的好成绩。
岩田鸽与比利时的鸽子相比体型偏小力量不足,尽管比例和肌肉差强人意但长年近交造成的差距不容否认。从这个意义上说,桑切斯系、詹森系以及通过赫伯特引进的各种血系使岩田系的体型大为改观。现在鸽身整体及腰部都更为紧凑有力,甚至连“头脸”都发生了变化。但也使我感到哭笑不得,因为原本希望至少能够保留些岩田系的外部特征。由于纯岩田系种鸽大多处于高龄,必须注意留种以便随时可以进行回交,我已经把98年进入前十名的纯岩田系选手送入种鸽舍并为其订做了回交鸽专用私环。
鸽舍构造与鸽子的归巢性
以鸽为本的鸽舍构造
桑切斯系异血的引进使我原来的种鸽舍显得拥挤,而且原来的鸽舍已经很旧了。于是我在92年建造了一个新鸽舍。从93年开始我把鸽子移入新鸽舍后开始实行雌雄分离,这样的W制或半W制管理可以对雌鸽产卵进行调控,避免因竞翔日程改变而影响雌鸽参赛,其他选手鸽的状态也更加易于调整和保持。
我认为鸽舍的建造应当以鸽为本,为鸽子提供一个颐然栖息之所比建筑本身豪华更重要。鸽舍及栖架的高度都应以容易捉住鸽子为准。鸽舍建得很高会在捉鸽时使鸽子受到惊吓,时间久了便影响到鸽子与人的亲和。让鸽子感到无处可遁它们才会安稳老实,反之拼命挣逃的习惯会使鸽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夏季多刮南风,鸽舍应座北朝南以便在炎热季节形成由南向北的通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饲养者进入鸽舍的门的设置应当是从亮处通向暗处,例如可以设在降落台的同侧。如果设在鸽舍侧面,人一进鸽舍鸽子就朝另一侧逃避,久而久之会使鸽子形成见人就躲的习惯。门的位置应能使鸽子易于判断人进入鸽舍后的行动,使鸽子能放心地呆在巢房中,而不是惶恐不安总想移动到更安全的位置。
另外,我对选手鸽实行分离的时间比较长,鸽舍是按照雌雄并不完全分离、能够时常见面的半W制要求设计的。我从六十年代就开始进行W制的尝试,经常苦于鸽子的发情难以抑制,而且日本的地形气候条件十分严酷,多数选手鸽在不到三岁、尚未完全适应W制时便已飞失。我现在的做法是从200公里开始将雌雄分离,如果有一只雌鸽产卵便从150公里开始分离。用铁丝网将并列的雌雄鸽舍隔开,两个鸽舍背靠背的栖架之间可以用木板遮蔽,能根据不同时期鸽子的兴奋状态进行调整,使成对的雌雄彼此看到或看不到并随时意识到对方的存在。
分离和抱卵参赛法的分别使用
98年我对所有选手鸽实行分离直到700公里赛结束。在1000公里时对年轻鸽及没有配偶的鸽子继续实行分离,让已成对的鸽子在抱卵若干天时参加后来的比赛。以抱卵法参赛可以借助鸽子对巢和卵的眷恋增强其归巢欲,但不宜采用此法让年轻鸽参加远距离比赛,因为它们可能因急于归巢造成定向错误而迷失在途中。抱卵法通常是让两岁以上的鸽子在集鸽时抱卵一周左右,让三、四岁的鸽子抱卵七至十二天。
由于预定参加GN赛的鸽子曾在前一年参赛,我从500公里开始便将其停赛并实行分离,在GN赛集鸽前十八天让雌雄同居并占据巢房。我家附近常有鹰隼出没,所以在集鸽前一天是不让参赛选手出舍家飞的。我通常在这天清晨给鸽子喂足饲料,然后让分离的雌雄相聚并共同度过一天一夜,也有时是在集鸽当日让雌雄相见。总之,与W制只让雌雄相聚数小时的做法相比,我更倾向于让鸽子在吃饱喝足、兴奋消退之后上笼。采用这种方法的要点是平时偶尔让雌雄相见,为后来的抱卵或赛前团聚打下情感基础。
我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妥当,不过从竞翔成绩看效果还不错。使鸽子在分离中得到充分的休息、通过雌雄相聚刺激其归巢欲,也是提高归巢率的手段之一。不过,如果将参赛目标锁定于综合冠军且势在必得,还必须采取其他手段加强对选手鸽的刺激,例如增加抱卵天数或采用自然制管理。采用自然制可以将五对左右三、四岁的选手鸽集中施以严谨细致的管理,抱第一窝卵的时间不要超过十天并保证到集鸽时鸽子不发胖。
我的鸽舍所处位置不利,必须领先其他鸽舍五、六分钟才有可能获得综合冠军。今年获得地区N赛冠军是由于选手鸽队整体的状态极佳,而以往在仅有数秒之差的比赛中我总是负于他人,前几次获得综合冠军时都是领先其他鸽舍半小时至一小时。“日本海号”为我赢得第一个综合冠军时还是年轻鸽,是在抱卵第九天参赛的。雄鸽在抱卵五、六天后会再次开始叮雌,身体出现一定程度消瘦但食量增加,这种状态正适宜参加比赛。此后随着抱卵天数的增多体重也会迅速增大,如不采取周密细致的管理手段鸽子便会胖得不宜参赛。对抱卵的鸽子必须强制性地让雌雄更替出舍家飞,此时鸽子可以飞得很好,而正在叮雌或发情中的独身鸽往往有厌飞现象。
79年我的“GN女王号”获得GN赛综合冠军,其他鸽子获得GN赛亚军、CH赛综合3、4、5名、地区N赛综合冠军等,那个赛季参加远距离比赛的选手都是以抱卵法应赛的。不过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78年的1000公里赛中有65羽归巢,使选手鸽队的层面得到增强。赛鸽赛的是成功率,无论“本垒打”或“安打”都必须有实力雄厚的选手队伍作为后盾。我觉得左右远距离比赛成绩的因素中,人为管理的作用只占一成,其余九成是选手鸽队的实力。
  幼鸽训放及状态调整
在鸽子成长过程中,一岁以内的训练是基础,上路之初遭遇挫折会给赛鸽未来的性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无论季节和距离远近,我都选择好天气进行幼鸽训放,有时还在鸽群中掺入两岁左右的成鸽作为向导。我的鸽舍位于河流纵横稻田遍布的长野平原,在秋季每逢寒流到来,气温与水温之差很容易形成雾气,为了避开雾天我总是将幼鸽训放的开始时间推迟一个月。由于只在好天放飞,我的鸽子经过十多次私训几乎不掉,随后参加鸽会集中训放时幼鸽的损失率只是其他鸽舍的一半。
拥有了层面雄厚的选手鸽群,还必须随时对鸽子的状态进行观察和调整。去年500公里赛事结束到700公里赛事集鸽相隔十二天,我先把鸽舍关闭让归巢选手静养五天,然后让它们水浴、家飞并仔细观察其状态。当时鸽子显得十分疲劳,鸽舍管理人认为从家飞状况看后面的比赛希望不大了。但是到700公里集鸽前几天,鸽子已经能够持续家飞一个小时左右,而且上手查看发现鸽子大多偏瘦,我感到加大投饵量三、四天之后鸽子将达到良好的应赛状态。这个预想是把鸽子在运往放飞地途中的休息时间估计在内,并基于放飞日将遇到晴好天气的判断。结果不出所料,这些选手在700公里地区N赛中飞出了十分理想的成绩。
1994年春季,有一位京都鸽友在500公里集鸽时来给我帮忙,他持握了将要上笼的选手后说“鸽子可够瘦的”,结果我的“瘦”鸽不但归巢良好而且夺得了综合亚军和第三名。这些经历使我体会到,参加300公里至600公里左右的比赛时,可以将鸽子调整得略轻略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手之鸽无饱食”。当然,投饵量的调整也不应做得过于偏激急剧。我的鸽子在千公里比赛时要跋涉于艰难的赛线,因此参赛选手非胸凸体满则难以坚持到底,应对这样的比赛我会让鸽子饱食增重以储存足够的能量。
采用分离方法对选手鸽进行管理时,在相同条件下雌鸽爱飞易于调整、雄鸽厌飞易生赘肉。这种现象也是我们评价雌雄之短长的基本点,在今年的千公里比赛中我鸽舍里就是雄鸽表现突出。雌鸽家飞的时间较长,如果出现不肯水浴的现象就是运动过量了,这种状态绝对不适宜参加远距离比赛。而此时如果让其抱卵使脂肪迅速积累,若干天后参赛却往往飞出意外的好成绩。
在半个多世纪的养鸽生涯中我遭逢了种种喜悦与失望,平均五到十年便经历一次重大挫折。然而不间断的观察与分析也使自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应对方法。总之,最基本的做法是经常上手查看鸽子的羽毛、肌肉等,依据本鸽舍具体情况随时对鸽子的状态进行调整。
饲料的调整
我平时只使用标准混合饲料,除鸽子换羽季节外不对饲料进行重大调整。在混合饲料之外我只准备了玉米、麻籽和大麦,在换羽时将种鸽饲料中的大麦控制在两成、选手鸽的控制在一成。换羽对体能的消耗很大,鸽子容易生病,此时我会尽量让鸽子吃饱吃好。我不太重视秋季的400公里幼鸽赛,因此不对投饵量进行刻意调整,只是在鸽子偏瘦时掺入玉米和麻籽以增加饲料中的脂肪成分。
饵量的调整不应机械地定为日粮多少克,而要考虑到鸽子状态、家飞状况、鸽舍环境等诸多因素而定。要通过经常上手检查逐渐地把握本舍鸽子的特点、明确调整的目标。虽然有些鸽子容易发胖而有些容易消瘦,但养鸽人的意识中应当有一个大致标准,例如到集鸽前三天要使鸽群整体达到某种体况及状态。我的基本做法是应赛短、中距离时使鸽子保持较轻体重,应赛长距离时使鸽子肌肉盈实体重增大。出于对营养比例的考虑,我一般尽量控制大麦的使用,只在选手归巢后数天内适当投喂并减少总饵量。一旦判断鸽子已经消除疲劳便恢复使用标准饲料,每逢赛事便大幅度改变饲料的量和质是不妥的。稳健的调整或许不能使选手状态迅速提升,但为了鸽群整体的归巢率我还是避免采取偏激的做法。鸽子体内的脂肪储存主要通过观察脂粉来判断,不过我家鸽子的身上通常脂粉不多,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它们的家飞运动相当不错。
目标的实现
我鸽舍里有一羽赛绩鸽“773”(71KP0773),曾在200、300、500、600公里比赛中夺冠并十多次进入前五名。为了让其再立新功我对它尝试了抱卵应赛方法,结果却飞得一塌糊涂。这个例子说明,分离制或自然制的功效会因鸽子的系统、性能及个体而异,雌雄关系、父爱母爱等并不能使所有的鸽子提高归巢速度。西佛?托依有一羽获得巴塞罗那赛七名的鸽子,他告诉我赛前仅对此W制四岁雄鸽略施小计,用一位新太太替换了它的糟糠之妻。
1998年我鸽舍的选手阵容整齐实力雄厚,便把夺取皇冠奖定为当年的参赛目标。我的主攻方向是地区N赛和CH赛,但由于GN赛的参赛鸽只有一、二百羽,只有获得冠、亚军才能增加点数,于是便决定把有经验的老鸽投入GN赛。结果我在这一年获得了皇冠奖、日本最优秀鸽舍奖、总理大臣奖全国冠军等三大头衔,出色地实现了目标。赛后总结,我感到成功的原因在于天气、运气、恰当的管理以及选手鸽的布阵。
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二战后岩田孝七再次从欧美引种时,我们对战前使用外血鸽无功而返的教训记忆犹新,所以从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为能飞600、700公里、归巢性能稳定的远程鸽。从后来岩田系形成发展的过程看,当初孝七的引进方针是正确的。我们用奥佩尔、阿卡迪、西翁、斯达莎等系鸽进行杂交,幸运地获得了777 ×619的黄金配对。
我一直很重视赛绩鸽以及本鸽舍培育的种鸽。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对种鸽的要求过于苛刻。例如“余市王”曾在千公里赛上夺冠,但由于缺乏其他成绩的佐证而未受我重用,后来才发现它与其他综合冠军有着血缘关系。所幸那个时期我鸽舍里有不少出色的综合冠军,用这些鸽子及其平辈进行育种倒也殊途同归。“淑女号”含有四羽综合冠军的血脉,其平辈也十分活跃,我便放心地以其为主线繁衍这路鸽子。在成功与失败交错的过程中,我一直奉行“赛绩主义”并坚信这是正确的育种之路。每当自己认定的种鸽生出了优秀的后代,便会为之浮想联翩怦然心动。
我从孩提时代开始养鸽并毕生热衷此道,是觉得自己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和才能。敏锐的观察力虽然不能以数字体现却对于养鸽人至为重要,如果不能通过鸽子有所感悟,则无论鸽子、鸽舍或养鸽人都将碌碌无成。鸽子入舍时你能否听到其钻进撞门声音的不同?一羽选手归巢时你是否会联想到其平辈的表现?持握鸽子时你能否感觉到其身心状况及内脏功能?这些理解、感知上的细微差异都将导致训养方法的不同。所以,不同鸽友从我这里引进岩田系所繁育后代的鸽质及性能存在很大差异。我与孝七的基础种鸽相同但训养方法各异,也导致在竞翔成绩上哥哥逊于弟弟的结果。赛鸽运动对于养鸽人有着独特的魅力,但我们除了爱好之外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观察思考的综合能力。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本鸽舍的具体特点发现并克服鸽子的弱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赛鸽运动中有所建树。(全文完)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赛鸽飞行路线新发现以及训练方法 (3115次) 2010-12-26 10:24:11
 ·风驰电掣的红色长途列车--音布 (3135次) 2010-12-26 10:20:22
 ·六度奧林匹克冠軍:思基德的威廉吉爾特 (2921次) 2010-7-3 20:58:46
 ·话说名鸽之威廉吉尔特鸽系 (5406次) 2010-7-3 20:44:27
 ·鸽事谏言百句(上) (2470次) 2008-6-25 20:43:0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