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首页 | 各地鸽舍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 会员区 | 帮助
   我的鸽舍
看看TA的鸽舍简介
华丰赛鸽
35 6
粉丝 文章 微动态
鸽舍首页 鸽舍简介
鸽舍赛绩 鸽舍相册
专题图库 在线留言
   我的文章分类
报料鸽闻快讯(1)
我的养鸽感悟(5)
我的收藏文章(29)
我的赛鸽日记(4)
我的鸽圈动态(6)
   最新评论
中信网友:我在海东路,,关
中信网友:初养赛鸽者体会不

华丰赛鸽
地    区:内蒙古
文章总数:35篇
推荐篇数:0
留言数量:5条
访问次数:
鸽舍积分:138 积分中心 积分能做什么?
建立时间:2007-5-6


 



叁×3(1)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内蒙古塔东鸽  来源:转载   阅读:  分类:收藏文章  发布时间:2008-6-3 10:08:00  
  第一章[日本竞翔讲座]
①赛鸽概论
■对赛鸽运动的基本观点
鸽子是“习惯动物”
在鸽子的饲育方面,仅凭有经验未必就能够进步,新人在技巧上超过老手的例子不胜枚举。有的人养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反而对许多细节从未留意过,似乎这样的人在养鸽者当中并非少数。
下面打算将赛鸽运动分为竞翔和育种两大项,再分别设些细目谈谈我的想法。当然我说的也未必都对,假如读者能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在赛鸽实践中参考一二,我将感到不胜荣幸。那么就先从竞翔谈起吧。
首先,谈谈我对操练鸽子的基本想法与做法。人们常说要对鸽子严格实行有规律的管理,事实也是这样,成绩好的鸽舍几乎无例外地对鸽子进行极有规律的调教。许多鸽舍就是靠加强管理、早晚定时家飞而提高成绩的。
因为鸽子是一种动物,其习惯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起不到调教的作用。只有常年累月重复同一个管理模式,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鸽子谙习主人的教授,最终将人的意志传递给鸽子——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人的调遣。在鸽舍的管理上一定得记住这个道理,抓抓停停毫无规律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养鸽者当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花在鸽子上的时间及管理工作的内容需因条件而异。可以根据本舍情况制定相应的程序,在可行的范围内对鸽子进行有规律的管理。常年坚持下去,鸽子本身的能力就会被发掘出来,有时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
要有计划性
对一个参赛鸽舍来说,计划性非常重要,漫无目标的话即便偶有发挥,也不可能持续地获得好成绩。养鸽者对自己、自己的鸽子和鸽舍的未来,至少应该往前看出三、五年,在鸽子的训练和使用上周密思考认真对策。重近亲交配是我鸽舍血统的特点。所以在育种上要考虑到十年之后。不往前看出三到五年,就不会在鸽赛中有大的作为。育种方面得设想五年、十年之后鸽子的样子,应赛方面得估计三、四年后的竞翔情况。不仅对育种和应赛,计划性对赛鸽运动的各个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
不但要有长远眼光,每一赛季的计划也很重要。我的鸽舍算是大型的,能出赛各种距离,而更多鸽舍的规模仅为我的几分之一,就不可能把重点放在所有的比赛上。虽说日本的赛事与比利时相比要少得多,但也有十多个,想让鸽子频繁出场就必须设定好重点赛项。首先考虑好第一个目标在什么距离,再决定都派哪些鸽子参加这个比赛。
当然瞄定了目标未必就能立即实现,有时候可能会在其后的比赛中获胜,这是因为主观目标与鸽子的实际状态有偏差。让目标与实际相符非常难,主要难在对时机和节奏的把握。
我认为瞄定的目标落空了也不要紧,看上某个奖项就能一举夺魁,那是名人的境界,通常是很难达到的。只要为着一个目标做了努力,迟早会见到成效,不是这站也许就是下站。
把握好峰谷规律
鸽赛是一百、二百公里逐站进行的,假如把重点放在最初的二、三百公里上,到七百、八百、九百公里时鸽子的状态总是会下降。现实中的确存在这样的波动,是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棒球运动员也是如此,极佳状态过后往往有一时不振。鸽子到了高峰期出了成绩,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久,接下来肯定是一条下降的曲线,这是动物的生理使然。
由于同时家飞同时饲喂,整棚鸽子的状态也会同起同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将成鸽和年轻鸽分开进行双重管理。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业余养鸽者来说是较难做到的。为了让鸽子的状态拉开些距离,也可以把成鸽的家飞的时间错开,推迟部分鸽子状态的上升。我以前就这样做过,从起站时就让成鸽与年轻鸽分别家飞,把年轻鸽的竞翔目标定在短、中程,成鸽定在远程,当比赛进行到相应阶段时再让它们一起家飞。外国的职业鸽舍都是让年轻鸽和成鸽分别家飞的,许多竞翔家甚至拥有短、中、长程专用鸽舍,分别饲养用于不同距离的鸽子。
有些人凭先入感认为,家飞的时候年轻鸽飞得好,成鸽不爱飞。其实只要扎扎实实地养成习惯,成鸽也一样飞得好。现在我把一切都交给管理人了,过去自己管理的时候,让年轻鸽与成鸽分别家飞,感觉成鸽更好飞,飞得也很棒。成鸽家飞难的说法是不对的,只要管理出色它们与年轻鸽同样好飞。对成鸽用不着下特殊的工夫,只要调教有方,四、五岁的鸽子也能飞得很好。
应该丢掉成鸽难放的成见,否则只说明你还不是一个称职的教练。我也相信过只有年轻鸽爱飞,可分别一放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成鸽环舍时左冲右突振翅疾飞的情景简直令人吃惊。
如果有五、六十羽成鸽同时达到最佳状态,那将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这个赛季的成绩肯定错不了。1988年我获得了东海联盟最优秀鸽舍奖,当时就是这种状态。由于鸽舍管理员生病,只剩下我一个人进行管理,因此并没有抱多大希望,结果成鸽发挥了潜力取得的成功尚可。从近来鸽赛的倾向看,参加远程赛前各站比赛的鸽子中满一岁的鸽增多了。我认为尽管地区环境会造成赛情的差异,但在远程赛上还是要靠成鸽来拿分。 
     赛鸽的快速性
什么是快速鸽
筛选鸽子的第一标准是什么?就是看其是否具有快速性。这一点绝对不容忽视,在追求快速的当代赛鸽运动中就更为重要。鸽子的快速性是与生俱来的,并非饲养者所赋予。要知道一羽鸽子的速度性能,只能通过它及其后代的竞翔表现来进行检验。
检验鸽子的快速性,我通常是让它们在“自然制”下参赛。当然有些鸽子需要特殊的管理和参赛技巧才飞得快,也有靠“鳏夫制”或“分离制”才出成绩的。我不否认它们也是快速鸽,因为不是快速鸽的话施以什么技巧也没用。说白了快速鸽就是快,所以我们的判断必须以竞翔成绩为基础。
鸽子是否出自名系本无所谓,要找的就是飞得快的“这一羽”。不要把目光仅仅停留在什么系上,更要明析该系里的那一路飞得快,甚至特定到某足环号的一羽鸽子,例如只重用某鸽的平辈或子代。赛场上的常胜鸽主自有其过人之能,最根本的是他善于发现自己棚里的快速鸽。竞翔中人的作用不过是“从”,而鸽子本身才是“主”。
对自己的鸽子要冷静分析
常听说某鸽舍以往成绩不错但近来状况不佳,有的辉煌几年后便一蹶不振了。这些鸽舍里选手鸽的层面通常不够厚,虽然饲养的仍是那一路鸽子,但选手鸽的速度性能下降了,而鸽主还没有察觉到鸽质的变化。饲养者为赛绩下滑而百思不得其解时,却不肯正视自己的鸽子出了毛病。
可以断定此时的鸽质已经相当低下了,在我多年的养鸽生涯里这种情况也曾有过。若干年后会猛然悟出某些年鸽子太差,或某一阵子赛场得意全凭了选手鸽的高素质。
例如1979年,我获得了地区N赛综合冠军、留萌国家大赛综合冠军及3、7、9、11名、R赛综合亚军和“川奖”等,是立棚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年。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可五年、十年之后回想起来才意识到,那一年不仅鸽质上佳而且群势雄厚。
当鸽舍陷入了低谷时,有的人能够坦言鸽质下降,但多数鸽友还是对自己的鸽子绝对信赖,认定只是暂时的不顺。可用尽各种解数就是不见起色,因为鸽质问题光靠管理上的改进是不能逆转的。必须痛下决心从育鸽做起,花几年时间重建自己的选手鸽群。
在同样的管理模式下使用同样的鸽系,选手鸽羽数的“量”也没变,但竞翔成绩大不如前,那就应考虑从“质”上找问题。比如尖子选手年龄大了或留种停赛,就会在两、三年的周期里造成鸽舍实力下降。虽然有子代孙代接续上阵,但能力未达到当初尖子选手的水平。
鸽质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选种配对有问题,繁育重点没有放在关键的快速鸽上,而是偏向了其他鸽子。鸽友容易犯主观的错误,认定某鸽好而决定了配对,后代表现平庸但还是坚信不移。不愿承认自己判断上的失误,总爱找管理和鸽子健康方面的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冷静分析,勇于给自己的鸽子打问号。
不能把获胜希望寄托在选手的一时发挥上,必须使鸽子具备真正的实力。为此需要认真思考反复摸索,逐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选手鸽阵容。我感到饲养者想法上的差异,使得鸽子这种动物有时是很难信赖的。
关于选手鸽的层面
在一个鸽舍里,令人满意的鸽子通常为数不多,高水准的选手能有一、两成就很不错了。这就是选手鸽的层面,假如快速鸽所占的比例高,在竞翔中就能够以少胜多。看好某种某路鸽子,点配繁育出一大群选手,但还必须飞出成绩才算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判断一个鸽舍的实力只能以赛绩为依据。想当然说自己棚里鸽才济济并无意义,因为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是相当不易的。
你的鸽舍规模也许为条件所限,但在选手鸽层面上还是要尽可能营造厚势。这种努力十分关键,绝对不要忽视。做为竞翔活动的参与者,人的思路非常重要,比赛成绩的一多半会受其左右。
我常对来访的年轻鸽友说,“在我这个年龄假如鸽子状态下降,就会将重振的目标定在三、五年之后来育鸽。可你们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大可不必着急,应该踏踏实实地稳步积累鸽舍的实力”。
有没有全能鸽
判断鸽子的快速性,需要看准它究竟是短程、中程还是长程快。例如六、七百公里快的鸽子,我不认为它在二百或千公里也能快,因为一羽鸽子一个鸽系总有其最擅长飞的距离。
凭我以往的参赛经验可以肯定地说,有些鸽子二、三百公里快,有的五、六、七百公里快,也有的八、九百、千公里快。不过远程快速系在短、中程赛上也有一定程度快的表现,说明快速系之“快”有其性能上的普遍性。二、三百公里快的鸽系按理说飞远程也应当快,但问题是它们很难从远程归巢。用二、三百公里的冠军鸽放五百,往往是有去无回。远程快速鸽在二、三百公里上尽管难拔头筹,速度上却也常有不俗表现。通观整个赛季的比赛,拥有远程鸽或许是明智的。但在二、三百公里上,远程鸽还是不敌专飞短程的鸽子,因此我认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能鸽”。国外鸽舍的做法也是将鸽子分开,对短、中、远程鸽分别进行管理的。
今年我对鸽舍管理员的要求是,“秋季起站时只上五百公里内可能飞得快的鸽子”。比赛结果难以预测,但我肯定不会靠它们去飞明年的远程赛。这些鸽子即使放千公里归了巢,再放二次也是要丢掉的。
鸽子的年龄与速度
鸽子通常在多大时速度最佳?其他鸽舍的情况不清楚,我棚里统计的结果是大龄鸽获奖的次数多,尤其是远程赛的获奖鸽多为三至五岁。当然,这与天候和赛线也有一定的关系。
从比利时的成绩公报看,各项竞翔记录都显示成鸽的赛绩好。那里通常以鳏夫制调教鸽子,使其在三至五岁时达到巅峰。也就是说,采用恰当的管理方法和参赛技巧,鸽子在这个年龄段非但速度不降而且还出成绩。
日本的情况则不同。我长年担任《爱鸽之友》杂志“鸽王”(champion)的评选委员长,所接触到的大量数据表明,日本赛鸽的成绩是从两岁开始逐年下降。看了一只鸽子头两年的成绩,就能估计它第三年要走下坡路,结果不出所料。鸽子头一年参赛时是一岁,第二年是两岁,也就是说三岁之前成绩很好,到四、五岁就不行了。究其原因,恐怕在于日本鸽友大多是采用自然制。
我棚里鸽子的年龄差不太突出,大龄鸽的成绩并无明显下降,鸽友们也说“岩田先生的鸽子到了三、四岁速度依然不减”。为什么岩田系鸽能如此,我也给不出明确的答案,估计不是应赛方法而是鸽系的特性使然。因为岩田系源鸽里大龄获奖的鸽子很多,或许是它们的素质得到了继承。
例如岩田系的基础鸽之一“47766”,在两岁时获得奈良尾八百公里赛的亚军,三岁时再次夺得同一赛事的冠军并获“农林杯”。另一羽“773”在出生当年并无建树,第二年开始飞出速度获得二百公里冠军,第三年再获二百公里冠军之后,又夺得下关“钻石杯”六百公里赛综合冠军。第四年,它在四岁时又一次夺得了二百公里冠军。近年的获奖鸽里有一羽“留萌王号”,在四岁时夺得了留萌G赛的综合冠军。岩田系鸽成年后速度不减的特质,大概就是由这些鸽子的血脉形成的。因此可以说,鸽子本身具有四、五岁时依然快速飞翔的能力。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报刊、广电、网站或个人博客如需转载或引用须取得本人许可!
 最近文章 >>更多 
 ·赛鸽飞行路线新发现以及训练方法 (3115次) 2010-12-26 10:24:11
 ·风驰电掣的红色长途列车--音布 (3136次) 2010-12-26 10:20:22
 ·六度奧林匹克冠軍:思基德的威廉吉爾特 (2921次) 2010-7-3 20:58:46
 ·话说名鸽之威廉吉尔特鸽系 (5406次) 2010-7-3 20:44:27
 ·鸽事谏言百句(上) (2470次) 2008-6-25 20:43:00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匿名:
内  容: *
 
微笑 疑问 献花 大哭 折磨 冷汗 害羞 惊讶
尴尬 发怒 调皮 大笑 呆萌 难过 鄙视 强悍


注:如果要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论,请先到各地鸽舍首页登录,已登录的鸽友可直接发表。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
以上信息由鸽舍自行提供,该鸽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www.chinaxinge.com 中信网各地鸽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