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赛鸽朴素的初衷,赛鸽赛什么?定向/聪颖能力,健康/耐翔能力,恋巢/亲和力。
聊聊鸽子的耐翔力,简单点,“好鸽子就是用来飞的”,每个鸽子都有自己的飞行实力,是不是很耳熟。仔细一想,这个结论是模糊的,简单的问题是可以延伸的。
“这个飞”必须考虑飞行持续性问题吧。现实竞翔中没有100公里的比赛,你会说大多数鸽子完成起来比较轻松,鸽子回来还要转上几圈,意犹未尽,完全看不到比赛的影子。可是细品一下,这其中,是不是饱含着鸽友热议的“爆发力”呢?(速度啊)有没有鸽友强调我的鸽子就适合飞这一赛程?(估计你也会笑趴下)你看这破风、翅膀、肌肉、体型等等不就是为飞百公里量身订做的?(不想理会)这家伙速度贼快,唯一缺点就是没脑子,一上300公里就没影了。(原来如此)运动会上都有短跑项目的,应该倡导百公里大赛,不然对鸽子不公平。(荒唐吗?但确实熟悉吧。)
于是要否认,赛鸽要把速度、定向和耐翔性结合起来,对不对?只有拉到足够的赛距,挑战出每一羽鸽子持续飞行之极限,才能满足人们基本“比赛观念”之需要。飞翔的本能促使鸽子努力寻找回家的路,在定向准确的前提下,因为耐翔性能的不同,会让部分鸽子落野掉队,会让部分鸽子胜出,这就是比赛,就是差距。这是正解吗?但现实是这么执行的吗?
“这个飞”的持续性能究竟应该如何把控呢?主流的资本牢牢控制着话语权。首先系列的公棚比赛会告诉你答案的,我们只关心撑到底的归巢率,而不是什么耐翔力!!如果公棚飞到300公里已经所剩无几,比赛还会持续吗?打打“愤怒的友谊赛”吧。只能说饲养水平已经烂到极点,基本健康难以保证,跟正常的耐翔能力没有关系。飞到500公里(可以缩水)是公棚的常态化,此赛距的归巢率是最符合资本需要的,是公棚衡量拍卖收益和饲养成本的“黄金底线”。归巢率的高低决定着鸽子持续飞行的空间和时间,“一赛定终身”只能说在资本限定的范围内部分展示了鸽子的耐翔能力。一切戛然而止,所谓的挑战赛,也不过是对迟归的“再利用”罢了。画上这个圈,鸽子要拍卖,形成定式,比赛是必须要给利益让路的!各方拿到属于自己的利益,还能掩盖饲喂不到位的缺憾,哪会考虑鸽子飞翔的极限,没有那个机会,对不对?
职业赛手的寄养棚异军突起,饲养训练到位,鸽子飞行能力在人为干预下大幅度提升。鸽子可以在500公里左右反复参赛,争金夺银,形成了耐翔能力的另类解读。定向能力限制在固定的空间里,联系着赛鸽人的调养手法和作息规律,阶段飞行持续性被放在突出的位置,是不是套用湾湾的比赛模式?(海翔更疯狂吧)人为因素的强制介入,耐翔力被精心雕刻成鸽子短时间内反复出战的体能恢复能力!!被资本/人为专业化的控制,相关的饲料、药品、矿土、辅助等都可以打包出售,职业赛手更是以此为生,号称业余赛鸽者的“收割机”也不为过吧。
事实结果并不是绝对的,高强度的训练比赛透支了部分鸽子的实际耐翔力,鸽子最终选择了“天落自由”;赛鸽为了维持体能恢复,需要持续的人为“刺激”,一旦停滞或“刺激失灵”则会原形毕露的。“用药太多,这冠军并不适合做种鸽”,这样解释原因是不是明了?固定的赛距更多是为了防范作弊而设定,投入那么大的资本,网络物流如此发达,必须努力堵死时间和空间上一切“意外”的可能性。比赛是工具,玩的是心跳,资本倡导的“主流”,谁不想分一杯羹呢?只是爱好和职业之间,头脑要清醒,隔着的可不止是一座“金山”!!这是被资本绑架的耐翔力考量,充满诱惑和陷阱,“不管你咋样洗呀它也是个脏东西”。
长三角的经典千公里比赛是一个传承,是把速度、定向和耐翔性结合起来的综合说明。赛距从500公里直接跳升,没有700公里的铺垫,定向能力的挑战是必须的。因为给足了空间,鸽子一天之内飞行的极限距离最终显示出来。空距800公里左右的徐州总是最先到鸽,擦着天黑归巢。年年积累的数据给了确定的结论(例外那个大风年度哦),隔日上午各地归巢鸽的急速报进,进一步证明鸽子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歇脚过夜的。也就是说,800公里的赛距可以将鸽子一天之内的持续飞行能力完全释放出来。这会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比赛主流呢?值得商榷。
鸽子的归巢路线不是直线的,聪明的鸽子会借助着气流飞,实际飞行距离可能远超直线空距;不同季节天黑时间是变化的,也会改变鸽子实际的飞行时间和距离。鸽子一天内是持续不间断飞行吗?也未必。举例:鸽子在持续飞行中如何做到及时补水的?超乎你的想象!鸽子像一颗炮弹下落,扑扇翅膀减速,近乎垂直“砸”在水面上,如鸭子一样随波静静漂浮片刻,然后水面直接起飞(没错),耗时不过1分钟的。这是所有赛鸽的本能,还是个体的特质?这是不是持续飞行所必须的技能?耐翔性的理解是不是要更细致的动态解读?
巴塞罗那赛事是西方国际性赛鸽经典,放下了我们的“赛鸽常识”,长时间压笼,中午放飞等操作是不是不可思议?如果你把耐翔力解释为测试鸽子的隔日/多日持续飞翔能力,是不是容易理解通透,很像国内的超远程。耐翔力表现为体能分配,持续飞翔,寻找补充,应对风险等系统综合考量。
有人说超远程是“拖拉机”,这是依据超远程实际归巢时间进行的人为“杜撰”,谁能保证鸽子第一天的飞行距离和持续时间一定比短程赛来得慢?拉长了时间维度,耐翔力需要鸽子必须战胜一夜休息带来的“舒适感”,在阶段飞行和疲劳歇息之间寻找平衡,是可以理解的逐日衰减过程,也是对鸽子本身的极限挑战。换句话说,定向好体质佳的“外血”鸽同样可以胜任超远程,不是所谓国血鸽的专利。如果燃烧体能不足以提供飞行动力,短赛不用考虑的觅食补水问题成了频繁的必修课。合群绕飞、美食诱惑、鹰隼抓捕、暗夜落脚等都必须面对的,这是耐翔能力拓展出来的生存能力的挑战,自然和人为风险因素急剧提升。漫漫长途,机警带着小心,不能有一丝失误,对高度紧张的鸽子来讲,归巢率低还奇怪么?生存,是每个鸽子都要面对的,是不是比赛的必选项目,又值得商榷。
果然啰里啰唆,竟然码了一堆文字,权当笑谈,一挥了之。